第133章 加封親眷(1 / 2)

宗轍說著暫時歇了一口氣。

在場無不都是久居高位之人,基本的城府都是有的。

縱然心中有另外的看法,也都願意聽宗轍把話說完,所以沒出言打斷。

「若僅僅此一大功便罷了,便以勤王救駕之功論而已。

然而,泰安之困解後,二皇子病重無法理事。

此時山東尚有十萬災民,又剛鬧過民變,若是朝廷處置不當,後果必定不堪設想。

幸得二皇子殿下當機立斷,以大毅力開創大玄賑災之先河,臨時設立賑災使一職,統領境內文武官階,全權處置賑災事宜。

並賜天子劍,鎮壓境內所有心懷叵測之人。

從此,也可看出二皇子殿下才學優長,胸中自有韜略」

宗轍說到這里,終於有人忍不住開口了:「宗大人未免太過於偏頗,言功不言過了。縱然二皇子殿下身為欽差,也沒有權利將陛下欽賜的天子劍轉賜他人

再則,泰安災民暴亂,造成上萬死傷,這些事宗大人如何避而不談」

「劉大人此言大謬

將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

二皇子因時、因勢,做出最明智的決定,為的不辱肩上的使命,為朝廷解決山東之患。

劉大人如此迂腐不知變通,只怕非朝廷社稷之福。」

宗轍義正辭嚴的道。

禮部尚書劉文載自然不受這樣的評價,立馬就要反駁。

王維仁察覺龍椅之上的景泰帝面露不悅,立馬道:「兩位大人先不必爭執,二皇子殿下的事,自有陛下聖裁,我們還是先議賑撫使賈寶玉的功過吧。」

宗轍一聽首輔王維仁口中也稱「賑撫使」,便知王維仁也是認同二皇子此舉的。

心中也更有定論,便接著先前的話道:

「二皇子初入山東,又遭奸人暗算,身邊無甚得用信任之人。或許是賈寶玉與他朝夕相處,他深知賈寶玉的才學,也或許是看在賈寶玉之前在商陵處置災民之事時,沉穩謹慎,所以,才將大任交付,任命賈寶玉為賑撫使。

至於賈寶玉擔任賑撫使之後的事,送往通政司的上百封折子上面記載的十分詳細,相信諸位大人都已經清楚,我就不再贅言重復。

總之,能短短不到三個月,將整個山東十萬災民全數安置妥當,而無一人是因為得不到賑濟而餓死,就憑這一份功績,朝廷便不能,也不敢視而不見。」

眾人聽了,大多點頭。

確實,其他的事可以爭議,但是擺在明面上的功績,誰也無法抹殺。

賑災本來就是大事,而這次山東的災情又是如此之大,賈寶玉臨危受命,主導賑災事宜,如今已靖全功,不論如何,朝廷都當賞。

劉文載道:「賈寶玉有功,這無可否認,但是,有多大,這一點仍需仔細商榷。

況且,賈寶玉年紀尚小,若是在場諸公給與太高的評價,到時候朝廷該如何封賞

我曾在上書房授過課,也見過賈寶玉,對他這樣的少年人也頗為欣賞。

但是我還是認為,其功不可議的太大。

山東賑災之事,朝廷早有部署,二皇子一行都只是執行者。

當時,便是隨便任命一位有德之人擔當大任,也未必不能做好。」

宗轍領著刑部的差事,對於賞罰分明有著嚴格的定義,自然無法苟同劉文載的看法。

「劉大人話說的沒錯,但都是廢話。

任何一場大戰,在沒開始之前,選派主帥,都有可能戰勝或者戰敗。

所以我不否定劉大人的話。

但是,我且問劉大人,當是時也,你敢換將嗎

十萬災民,若是處置不當,便是傾天的禍事。如今已經平息,劉大人自然可以毫無壓力的說這句話,但若是換在當時,你敢換人嗎

若是沒做好,激起民眾造反,罪責,劉大人敢擔嗎

劉大人剛才那番話要是傳出去,不知會令天下多少為朝廷殫精竭慮之功臣心寒。

因為,不論差事做的多么好,最後朝廷都可以以一句換了別人也可以做好,來把功勞抹殺,以後誰還願意把差事做好

功便是功,有功,就得賞。

賞罰分明,才是為上治國之道。

這是蒙童課本里就要學的道理,劉大人若是還不清楚,不妨回去再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