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1 / 2)

和法國人的談判進行得並沒有想象中那么艱難。

以高摩為的外交部、貿易部聯合談判代表團從一開始就嚴正聲明機器紡織廠是東岸共和國的「核心利益」,不會允許任何外人參觀,也不會考慮與外國合資建廠等事宜。

事實上這個態度並未出乎法國人的意料,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爭辯了一番無果之後,果斷放棄繼續糾纏這個問題,開始在價格及貨物銷售、付款方式上與東岸共和國談判代表團進行激烈的爭奪。

按照法國人的意見,東岸共和國將棉布賒銷給他們,雙方約定一個價格,比如6蘇(約1.5元),法國人銷售完畢後再將這些貨款支付給東岸共和國。

高摩等人對銷售方式沒有太大的異議,畢竟他們在法國毫無基礎,一切還是得靠當地人。不過他們要求法國人在提貨時需要支付貨物價值三分之一的期付款,余款可以在銷售完畢後再行支付。對於銷售價格,貿易部的代表強烈要求提高到每匹棉布8蘇(2元),而法國人則爭鋒相對,寸步不讓。

在爭執了一個下午之後,到了傍晚時分,雙方終於各讓一步,約定棉布采購價格為每匹7蘇(1.75元)。雙方每年重新議一次價,法國人保證法屬聖多明各及法屬加勒比島嶼上的棉花種植園定期定量向東岸共和國供應足夠生產的優質棉花原料,而東岸共和國則需保證第一年棉布產量不得低於五萬匹,以後逐年遞增兩萬匹。

此外,東岸共和國談判代表還特別要求在法國出售的所有棉布價格每匹售價最高不得過1o蘇(2.5元)。如遇特殊情況,比如遇到競爭對手的價格戰,法國人可要求東岸共和國重新調整棉布價格。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協議。東岸共和國為自己的棉布打開了巨大的市場,而這些來自加斯科涅的法國人則找到了一個可以穩定賺取高額利潤的金飯碗,這個雙方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合作關系看起來還是相當牢固的。

協議達成後,法國人沒有耽擱。他們卸下帶來的貨物後,又從東方港采購了約5ooo張高級皮毛(前陣子私掠行動中繳獲後剩余的),少量燧步槍、燧手槍、軍刀和鎧甲,以及約6oo噸的土豆。

得益於東岸地區肥沃的土壤、規范高效的農業生產技術以及高產的作物,經過連續兩年的大豐收,東岸共和國似乎在一夜之間解決了吃飯問題。糧食庫存成幾何級增長,糧食作物收購價一跌再跌,目前全國土豆庫存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7ooo噸,足夠全國所有人吃三年的了。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此時歐洲正處於持續多年的飢荒之中,糧食價格在短短十多年中已經上漲了好幾倍。東岸地區出產的土豆雖然並不符合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但是架不住價格便宜啊,每噸售價才3o元,而且營養豐富,填飽肚子不成問題。因此,這群頗有商業意識的法國人趁機收購了6oo噸,准備運回法國進行出售。

協議達成、貨物采購完畢後,法國人便揚帆起航,離開了東方港,返回波爾多,他們也需要回去做前期准備。

法國人走後,在政務院總理「馬大炮」的強力推行下,工商部便緊急成立了下屬的紡織工業總局,專門負責紡織工業的展,局長由東岸公司下屬機器紡織廠副廠長陶晨曦擔任。紡織工業局成立後,第一件事就是投資興建一座擁有5o台紡紗機、5o台織布機和一些軋棉機的大型紡織工廠。在設備到位、工人培訓完畢後,該廠正常生產起來理論上能夠年產棉布九萬匹,足夠滿足和法國人第一年的協議了。

由於大魚河水流流較緩,再加上這附近工廠林立,已經沒有足夠的地方用來安置這么多的紡織機器。因此,經政務院和工商部批准,紡織工業局將這間新工廠的地址選定在了緊靠平安堡的格拉瓦塔伊河兩岸。所需要的工人小部分由東岸公司借調,其余大部分就近重新招募。

設備的生產度很快,十月中旬,批二十台機器(1o台紡紗機、1o台織布機)就已經運至已經正式定名為「平安河」的原格拉瓦塔伊河河畔,正式開始了設備的組裝、調試。與此同時,平安堡的城牆在修建完畢不到兩個月的情況下再次進行了擴建。新建的城牆直跨平安河兩岸,將紡織廠完全覆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