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三)(1 / 2)

12月的東岸草原已經進入初夏時節了。長山堡地區的氣溫此時只有18攝氏度左右,迎著河面上吹來的帶著河水腥味的涼風,邵樹德只覺心曠神怡。

五艘內河淺水運輸船組成的船隊已經離開伊河轉向朝北,進入了連接鐵礦區與伊河之間的人工運河。當初邵樹德率隊疏浚完伊河河道後,又向執委會申請,趁著冬季調集人手,在這片河汊縱橫的沼澤地中一邊開挖河道,一邊將積水都排入低窪地並修建人工水庫。經過一個冬天的奮斗,這條連接鐵礦區與伊河大動脈的人工運河終於全線貫通了。

以如今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後勤運輸水平,在內6地區如果離了河道的話將寸步難行。實際上這個時代的運輸能力普遍低下,在蒸汽火車沒有被明之前,內6地區的運輸如果不依靠水運的話,那么成本將大得驚人,尤其是在東岸這種千里荒無人煙的蠻荒之地更是如此。

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各個節點之間目前基本靠海運或河運連通,從最南邊的羅洽到最北邊平安鎮,從最東邊的東方港到最西邊的長山堡,無一不是靠水運連接各處。

水運的廉價與高效在這個時代是無與倫比的。在政務院新一年的工作計劃中,就有著一條雄心勃勃的「大運河計劃」——在米林湖南端延伸出來的丘伊河、內格羅澙湖之間的半沼澤地帶修建水庫、開挖運河,同時,這條運河最終將向南延伸至大魚湖。將目前全國的菁華地帶東方港與各個內6節點串聯起來。

這條運河一旦完工。目前全國境內所有水系——伊河、米林湖、兩湖運河、鴨子湖、鴨子河、煤河、平安河以及南邊的丘伊河、大運河、內格羅湖、大魚湖、大魚河將全線貫通。徹底解決目前太過依賴沿海海運的情況。對於改善國內的運輸狀況,以及戰爭期間的交通安全都有著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

運河與伊河交接處有一個小型的烽火台。它也是最近才修建起來的,駐扎有十一名民兵。烽火台頗為堅固,里面儲存了一定量的食物與燃料,可供民兵們短期堅守。

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伊河兩岸的馬匪漸漸多了起來,開始頻頻騷擾長山堡鐵礦區以及下游的下伊河堡地區。這些馬匪們人人有馬,很多人甚至一人雙馬;裝備也較為精良。馬刀、火槍一樣不缺,有些人甚至還隨身攜帶著並不便宜的燧手槍。這些人越過西嶺山脈,在廣闊的丘陵與草原之間縱橫馳騁,頻頻襲擊騷擾東岸共和國的據點。

執委會和政務院在獲悉後,將騎兵營緊急擴編後調了三個哨過來,對那些馬匪們在草原上展開了針鋒相對的廝殺。只是草原廣闊無比,騎兵營又兵力有限,雙方大多數時候是碰不著面的,因此馬匪的襲擊行為還是頻繁生。

為了對付他們,邵樹德絞盡腦汁。用了一切可用的手段。比如建烽火台、拉鐵絲網、清理附近查魯亞部落(斷絕馬匪可能的補給)、深溝高壘等等。與此同時,他還請求執委會動用外交手段。要求拉普拉塔的西班牙人嚴厲約束境內的高喬牧民,嚴禁他們越境進入東岸共和國的領土之內。

當然,這種程度的外交抗議是毫無效果的。甚至,西班牙駐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督辦還派出使節來到東方港,向外交部抗議華夏東岸共和國縱容支持秘魯總督轄區內的阿勞坎人反抗軍,並通過隱秘渠道向他們支援武器。

由此可見,雙方之間的矛盾與不信任已經積累到了很深的程度。

邵樹德站在船頭,看到烽火台上高高飄揚的國旗與正揮舞著手臂致意的駐守民兵們,暗暗松了一口氣:烽火台還在,那這段時間內應該沒出什么大事。

底艙的水手們喊著號子,齊心協力地劃著槳,帶動著船只劈開水面,往前行去。每逢遇到逆流或著無風的情況下,就需要這些槳手們出力了。度慢不說,持久力也很成問題。每到這個時候,邵樹德就無比渴望想要個機器動力的船只,就算柴油機不行,至少也要來個蒸汽動力的吧。

可惜啊,邵樹德嘆了口氣,穿越眾缺人才啊。幾年了,整出來的小小的蒸汽鍋爐都能爆炸,這還有什么可指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