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非洲航線(續四)(2 / 2)

出前他們在莫桑比克島上雇佣了兩個葡萄牙向導,這兩人對莫桑比克海峽附近的海域相當熟悉,也有很豐富的航海經驗,其中一人甚至遠航去過印度。雇佣他們能夠極大地加快東岸人對航線的探索進度,你所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點微不足道的金錢。

海面上的風浪不是很大,五天後,即1638年1o月7日,華夏東岸共和國探索艦隊穿過不過一千多米寬的入海水道,開進了風平浪靜的安齊拉納納灣。整個安齊拉納納灣內幾乎全是天然深水區,船隊沿著南側海岸緩慢航行著。岸上極目所能望見之處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林,樹林間點綴著不少水塘、微型湖泊,水鳥在其中飛來飛去,景色美不勝收。

不過這樣的情景在郭子離看來卻很是令人感到憂慮。沒別的原因,這個地方可是熱帶雨林氣候啊。氣候潮濕不說,岸上還這么多水塘湖泊,這不是天然滋生蚊蟲的場所么?要知道,在這個地方被蚊子咬上一口,你就有可能感染瘧疾。在缺乏特效葯的年代,這種凶惡的疾病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人在病過程中也很痛苦。

瘧疾這個疾病對於這個年代的歐洲殖民者來說絕對是令他們談之色變的恐怖疾病。比如葡萄牙人殖民的安哥拉地區,早期的葡萄牙殖民者多有死於瘟疫的記載,其實這瘟疫就是指瘧疾。此時的歐洲人只知道瘧疾的厲害,但是他們不知道這種病主要的傳播媒介就是蚊子,他們甚至以為得這種病是因為呼吸了帶病菌的空氣而導致,這就和古時候中國人所說的「瘴氣」說法有點類似。

可以說這種疾病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歐洲人殖民全球的進程,他們往往不敢深入一些環境較為原始的內6地區,因為那里多半是蚊蟲肆虐之地。千萬不要懷疑這種病的威力,這種病在21世紀每年仍然要奪走數百萬人的性命。由此可見在缺醫少葯的17世紀,得了這種病的人是多么的痛苦與危險。

關於如何治療這個病,除了此時的東岸人之外,大概就只有秘魯的一些西班牙人及印第安土著知曉了。他們將金雞納樹的樹皮磨成粉,然後口服,對治療瘧疾這種病很有效果。當地人相約不准泄露這個秘密,違反者將會被吊死。

當然,對於穿越者來說他們對這種病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治療有一個相對清晰的概念。至少他們知道這種病的傳播媒介是蚊子,那么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好預防;而且這種多生在熱帶和亞熱帶濕熱地區,因此去這些地方時就需要格外小心;最後,他們還知道奎寧對治療這種病有特效。

郭子離的船長室內此刻就放了幾包珍貴的金雞納樹樹皮粉。金雞納樹的樹皮內就含有抗瘧特效成分奎寧,不過穿越眾目前缺乏分離、提煉奎寧的知識,因此只能和那些印第安人一樣全部服用了。可惜一棵金雞納樹的長成至少需要六年,本土平安鎮一帶氣候相對溫暖,當初從安第斯山區帶回的那批金雞納樹樹苗與種子就種在那里。一直到目前為止這些珍貴的樹仍未長成,沒長成就不能定期采摘樹皮制作葯物,而他們又不會人工合成奎寧的技術,那這就很令人感到惋惜了。

郭子離手中掌握著的這些金雞納樹樹皮粉還是執委會花費巨大代價,輾轉從智利的阿勞坎反抗軍手里弄到的。幾乎每一袋粉末都價值一門8磅炮的價格,只能說這種葯物的貴重程度堪比黃金。

看著這片充滿原始、蠻荒氣息的土地,郭子離久久不語。這樣一片地方,即使我們預作准備,再有著部分治療葯物,真要開起來的話人員死亡率恐怕仍然會高得驚人啊。而現在東岸最缺的就是人口了,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經不起隨意消耗,把大量寶貴的人命填到這么一個遠離本土的飛地上來,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港口確實是一座天然的優良深水港,而且地理位置極佳,從軍事角度來說作為軍港最合適不過了。難怪後世的法國人會看中這里,並將其作為自己的海軍基地,確實其本身條件太優越了。只是這里是熱帶雨林氣候啊,不比環境涼爽、干燥的本土以及南非,這里的氣候相當濕熱,而且年降水量很大。以華夏東岸共和國現有的醫療衛生水平來說,怕是還駕馭不了環境如此惡劣的地區。如果你要強行開的話,那么對不起,就請你做好人員大量死亡的心理准備吧。而這,恰恰是東岸共和國如今所無法承受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