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一)(1 / 2)

1642年2月26日,兩艘探險船在劈波斬浪之後,終於抵達了南非河中港碼頭。在這次歷時26天的航行之中,由李毅指揮的雙船編隊沒有再走先南下須鯨港,然後再東進、北上河中港的老路;而是自出後就一直沿著南緯3o度左右的航線向東航行,期間無論是風向還是洋流都不是很順,船只只在有限的幾天中能夠利用一下側風作為助力,整個航程主要依靠的還是蒸汽動力,最終抵達目的地的時候他們一共花了26天左右,算下來平均航6.5節出頭的樣子。

與南方航線56oo多海里的航程不一樣的是,北線的航程只有4ooo余海里,距離上近了不少。但缺點是無法利用南大西洋的洋流和風向,這導致他們的平均航只能維持在6節多一點的樣子,與上次航行時南線平均航6節左右差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6節的航是指東岸的普通運輸及護航炮艦的度,並不是飛剪船的航。事實上上一次「破浪」號機帆全開走南線的時候平均航就達到了13-14節左右,最高時甚至達到了接近16節的高航。

因此,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兩條船走南線充分利用洋流與風力的話,盡管距離上遠了4o%,但航卻能提高一倍。最終他們所花費的時間即使算上中途在須鯨港停靠補給也不會過2o天,比起北線來快了6天多,而且中途還能停靠補給個一兩天。這一兩天可以補給食物、加煤加水、維護機器。其可靠性比起北線來強了不知多少倍。

通過這次實地驗證後。李毅等人也終於明白了各條航線的實際情況。在他們心目中。北線至此已經基本被判了死刑,因為其與南線相比,無論哪方面的劣勢都比較大。同樣的,他們也證明了飛剪船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下其優勢將會被無限放大,高的航配上幾乎無限的續航力,以及相較蒸汽船低了很多的維護及運行成本,使得這類船只在固定航線上仍然有著極強的競爭力。比如李毅就建議以後本土大力建造大型飛剪式貨船,在本土與南非之間的固定航線上跑運輸。其競爭力比起「破浪」號這類機帆船肯定要強很多,畢竟它們的運行成本極低。

2月28日,在河中港休整補給了一天半以後,兩艘船再次揚起風帆,燒起了鍋爐,朝新華夏地區駛去。從本土到河中港,兩艘船一共消耗掉了16o多噸煤炭,雖然河中港已經修建起了一個儲有一定量煤炭的倉庫,不過李毅等人卻並沒有打算在此地加煤。船艙里的煤炭才用了2o%多一點,剩下的足夠他們航行到新華堡一個來回了。而且據說那里可能有燃燒熱值很高的優質煤炭。那么誰還會用現在船艙里的那些平安礦務局出產的只會占噸位的劣質煤炭呢?

他們沒有加煤,相反卻按照計劃往兩條船上塞了足足五百名精挑細選出來的八旗武士。這五百人幾乎將兩條船擠爆。不過此刻也只能讓他們忍忍了,反正也就十來天的航程,這些八旗武士的身體素質也算強悍,撐到新華港應該問題不大。

這五百名八旗武士由出身正紅旗的莫大勇率領,五百人被編為兩個中隊,與塔城地區的挺身隊編制差不多。這五百人可是從全八旗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強者,戰力頗為不俗。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自從和卡瑪部落的「血河之戰」結束後,莫茗領導下的東岸共和國南非開拓隊已經順利將高達堡修建完畢,徹底將南湖地區這片水草豐美之地收入囊中。不光如此,這些日子來莫茗親自率領6軍第2連、第1o4連、南非騎兵連等部隊輪番出擊,幾乎將山東面所有能找到的土著部落都殺了個遍。

大半年的戰斗下來,他們虜獲了大量人口、牲畜和財物,八旗部落的總人口在這時候也節節攀升,截止本月初,其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兩萬人左右。要知道,這還是在本土向他們索要了大量新增勞務工的情況下達到的人口數字,如果算上目前活躍在本土的過萬名南非勞務工的話,八旗部落的實力恐怕還要再上一個新台階。

這五百名最為「精銳」的八旗武士將跟著東岸人一起出抵達新華夏地區,然後視情況看是否要帶上他們繼續向東探險,開辟直抵大明的新航線。因為要是向東航行的話,很多海域對於穿越眾來說都是極為陌生的海域,當地氣候、水文、地理等信息眾人幾乎都只有一個模糊的大概印象,這對於探險是很不利的。有些地區可能還會有一些土著,而這些土著對待外來者的態度也是一個未知數,很多時候恐怕還需要進行戰斗,因此帶上這幾百名八旗武士就很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