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渾水(五)(1 / 2)

出時帶了一萬八千人,一路上有沒有可能大肆收編明軍呢?情報參謀認為有可能,但不會太多。

蓋因他們進軍路線上的明軍部隊早在六七月間就已經被巴哈納、石廷柱二人搜刮過一次了,目前基本都去了山西。而且他們進軍度極快,明顯沒有在地方上多作停留,因此在河北沿途收編的明軍應該極少,甚至可以說沒有。而濟南城里又只有六百兵,守城都嫌不足,根本無法給他們提供有效支援。至於原本內定的李士元部三千士兵,目前已經不存在了,在被東岸人大炮猛轟、騎兵一輪砍殺後,66續續逃回濟南的李士元青州軍不過才兩三百人,也就只夠幫方大猷守守城的,別的啥也指望不了。

不過以上這一切仍然只是猜測。雖然參謀們認為可能性很高,但猜測終究只是猜測,萬一清廷從近畿、河南調了部分收編的明軍、順軍過來呢?莫茗不敢輕易做決定,他手頭這四千人輕易折損不得,一旦失敗可就萬劫不復,到時候煙台能不能守住都難說。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有失敗,但打仗戰損太高,這對缺兵少將的東岸人來說也是很不劃算的事情,他們補充士兵可比滿清還要艱難呢。因此,萬事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柯永盛這廝的膠州鎮軍去哪里了?」莫茗突然問道,「我們掀了他的老巢,他怎么像個死人一樣沒反應?」

「據翟五和尚說,前陣子柯永盛帶了四千多人到了登州招遠、黃縣一帶。似乎是為了配合清國任命的登萊巡撫陳錦招降登州城。不過據守登州城的明國副總兵楊威拒絕了招降,後來那陳錦與柯永盛便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許還在登州、萊州兩府北部沿海一帶的州縣內活動。但也可能目前正處於前往青州的路上。長官,需要擴大偵查范圍嗎?」情報參謀問道。

「不用那么麻煩,范圍維持在目前高密周圍州縣便可。」莫茗擺了擺手,說道:「重點偵查區域仍然是青州城左近,清軍大隊一旦開來務必立刻來報。」

11月15日,最後一批俘虜和物資也隨著軍夫隊運抵了大沽河畔的海軍艦船上。隨後,滿載九百多名清軍俘虜、七百名志願跟隨東岸人墾荒的流民、上百名東岸傷員、近三百噸糧食、四百頭牲畜以及一些銀兩絲絹之類物資的四艘運輸船拔錨升帆,離開了膠州灣。然後順著刮起的西北風向東而去。而兩艘護衛炮艦仍奉命留在原處,他們是東岸6軍萬一遇到麻煩時最後的歸途。物資運輸完畢後,原本駐扎在膠州附近的三個中隊的挺身隊官兵也帶著部分軍夫隊軍夫來到了高密。至此,東岸人集結在附近的部隊已經達到了七千人(不算海軍),其中戰兵接近45oo人,擁有兩百五十輛大車、45o匹驢騾、25o余匹挽馬、4oo余匹馱馬、9oo多匹蒙古戰馬、二十門各型火炮以及充足的糧食,士兵士氣也還算高昂。機動能力也很強,如果野戰之中碰上幾千之前遇到的那種清軍的話基本能夠以較少的傷亡獲得勝利。

而就在莫茗開始考慮是不是將部隊向西拉到青州境內的安丘一帶時,青州城的情報再次傳來,和託、李率泰二人統率的大軍已經抵達青州城外。治安隊的斥候面對越來越多的清軍騎兵,已經無法再有效地遮斷當地的戰場,於是紛紛開始回撤。不過他們也帶來了清軍最新的訊息:騎兵很多!至少有四千人!騎兵的裝備很好。訓練水平也很高,士氣和自信心更是高昂,看起來是一支常勝軍。而之前一直對清軍招撫持強硬態度的抗清武裝在看到「辮子軍」如此威勢後,頓時噤若寒蟬,一個個縮在青州城內。再不復往日驕橫之狀。據翟五和尚最後一次傳出的消息來看,最近青州城內向清軍就撫的思潮再度開始抬頭。而張文衡在這種情況下又一次活躍了起來。

尼瑪!這歷史的慣性還真是強啊!趙應元這廝難道真的就過不了招撫這一關么?不過也怪不了他,他手下真正能打的部隊也就最初帶來的那四百多騎兵以及後來逐漸收攏的千余名順軍,其他的都是最近才招募的前明衛所軍士、土匪等,實力有限得很。而趕來與他會盟的那些所謂抗清武裝,那就更是一幫烏合之眾了,很多人根本就沒什么戰斗經驗,眼下人數雖然達到了三四萬之眾,但一旦打起來那多半會慘不忍睹。因此,也難怪趙應元會屢次動心接受清軍招撫,實在是清軍來得太快,自己手頭實力又太弱,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