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戰爭歲月(二)(2 / 2)

無語的化學眾們只能自己研究,幸好高中化學老師出身的宋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回憶了一下自己所學的關於阿司匹林的知識。只不過他當時教學生做實驗時都是現成的水楊酸、乙酸酐等原材料,至於這些原材料怎么來的可就頗費周折了。因為現代葯物生產包括原料基本都是人工合成的,但穿越眾目前顯然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從自然界中尋找替代物就成了必然的選擇,而此時王遼這個半吊子醫生提過的柳樹皮就進入了大家的眼簾。

合成水楊酸的過程是在無數次的失敗試驗後才最終成功的。先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缺少合格的玻璃試驗器皿,後來河南玻璃廠的試驗器皿質量合格後,大家才開始了正兒八經的研究,這就已經浪費了一兩年的時間了。接下來從柳樹皮中分離、辨識、提純水楊苷也花費了很多時間,在這之後還有如何使水楊苷水解、氧化成水楊酸的問題,這里面往往一個小細節就能卡住大家好幾個月乃至一年的時間。

成功從柳樹皮中提純水楊苷繼而制得水楊酸後,大家又開始了制備另一種重要原料乙酸酐的漫漫征程,而這又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大家先從煤焦油中制得乙酸(即醋酸),然後使其高溫分解脫水形成乙烯酮,至於這里面溫度的掌控、必要的反應條件更是讓大家欲仙欲死地耗費了無數時間,最後才得到了大家想要的東西。

制得乙烯酮後,然後便是其與乙酸在濃硫酸的催化下反應形成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這個過程說得輕松,但其中蘊含了相當多的難點和注意點,只要任何一個地方出差錯都可能導致試驗失敗。大家的試驗記錄足足堆滿了一整個箱子,可見其過程的困難。

阿司匹林最終於前年制成了第一批樣品,歷時六年多。第一批葯品出來後,當時就曾經找了一些瓜拉尼人做人體試驗,最終現這種葯物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之後大家又花費兩年多時間不斷改進葯物制備過程,在其間也不斷地找瓜拉尼人做人體試驗,到了今年8月份,才最終使得這種葯物達到了很高的療效。

此時化學所和衛生部的人將邵元義等醫生召集過來,就是為了讓他們將這種實驗室制備出來的葯物帶回去進行長期的臨床試驗,以最終確認其效果。如果反響很好的話,那么北方制葯廠就可以開始關於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技術攻關了——事實上他們早就開始這樣做了。

邵元義最終在中午時分來到了化學所內,在與衛生部內的幾名相熟的官員寒暄一番後,邵元義被領到了實驗室內。一名年輕的高材生(高中生)交給了他一批裝在木盒內的葯物,並為他詳細講解了這種葯物的特性和用途,然後讓他帶回去進行臨床試驗並詳細記錄過程。

而邵元義對此自然點頭稱是。事實上他本人對這種葯物也是極為感興趣的,竟然療效這么顯著,還能治療這么多的病痛,他還真想立刻趕回去找一些病人來試試呢。要是真有效的話,這可是了不得的功德啊,也是個吸金利器,敞開來賣的話,說不定比紡織品還掙錢。

當然了,敞開來賣說不定又是一樁禍事,這都是很難說的事情。樹大招風啊,東岸人已經這么顯眼了,已經有這么多賺錢的路子了,若是還能靠賣葯瘋狂摟錢,那不是逼歐洲人集體來搶你嘛。

在和衛生部的官員們告別後,邵元義又匆匆返回了碼頭,准備乘船返回牧草嶺鄉。如今正值戰爭歲月,家里還有很多事要忙呢,可不能在外面耽擱太久。

ps:感謝書友蛋疼的茸茸提供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