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錢荒與票據(三)(2 / 2)

勝捷堡的官員們從未想到。這么快便有人一下子搞了這么多銀行承兌匯票(四千多元),到他們這個窮鄉僻壤的新辟之地來購買東西,這簡直匪夷所思。那個叫朱衡的商人真是做的一筆好買賣,他用手頭的銀行承兌匯票來換取玉米。然後通過出售糧食獲得匯票的農民很快又拿著這些匯票要求將其換成肉牛。

鄉政府的官員們在看到這種情況後也有些傻眼,國家絞盡腦汁行出去以緩解錢荒、增加流通環節貨幣存量的一年期銀行承兌匯票,竟然在行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又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回到了政府的手里。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行的「紙幣」以出預計的度閃電般回到了自己手里,兩名投機商人卻似乎了筆大財(利潤總額在六百元以上,利潤率15%)。

不過本著維護國家權威的考慮,勝捷堡的官員們對於農民們拿來的銀行承兌匯票卻不能不承認其有效性,因此很快就賣出去了六百頭牛,收獲了四千二百余元的匯票。但他們心里顯而易見地也對那一大一小兩名投機商人很是不滿,因此,剛才有一名官員在碼頭上時已經在直截了當地詢問姜南齊是否可以以「投機倒把罪」將這兩名商人審判下獄?

姜南齊理所當然地否決了這名官員的提議,並且以嚴厲的口吻警告這些腦子一根筋的官員:國家目前正經歷著嚴重的錢荒,市場上的流通貨幣不足已經極大地影響到了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而在財政部也極端缺少金銀等貴金屬的情況下,維持經濟正常運轉所需要的貨幣看來只能靠行紙幣來補充了。而國家當下出面推行的一年期銀行承兌匯票,很顯然就是為行紙幣所進行的的前奏和預熱,也許等過個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當大眾都開始對紙幣有一定的接受程度後,東岸政府便可以全面推行紙幣作為國內唯一合法流通的貨幣。至於金銀么,可以當做商品來進行買賣,總之是不能再作為貨幣存在了。

姜南齊也委婉地告訴勝捷堡的官員們,他們不但不能以種種理由拿下朱衡、利群二人,相反還得大大宣傳這兩人的事跡,從側面宣傳銀行承兌匯票的合法性和權威性。畢竟,他們二人目前正在做的,其實對於銀行承兌匯票的推行及流通是存在積極意義的。世界上能夠長時間穩定流通的任何一種紙幣,從來沒有只不收的,若是這種紙幣行機構無法回收而只能在民間流通,那么其一定會反復貶值並最終被所有人厭惡而徹底退出流通領域。東岸政府行的一年期銀行承兌匯票當然不是什么只不收的軍票性質的掠奪工具,因此,這種「紙幣」鄉政府必須認、也必須收!

朱衡、利群這兩個膽大包天的投機商人最終一共在勝捷堡收到了將近兩百噸的玉米,足夠那兩艘35噸級內河運輸船運三個來回了。這兩百噸玉米的收購價在21元/噸左右,不過在運到羅洽港後,賣給荷蘭人可得26-27元/噸的價格。如果再去掉一些人工、運輸、稅收之類的費用,每噸玉米賺個3-4元不成問題,純利潤當在15%左右,相當不錯了。而如果大家了解到這兩人手里持有的大量銀行承兌匯票,其實都是他們在各個定居點以低於票面價值七折、八折的價格收購來的話,恐怕還要吐血吐得更厲害。

不過這其實基本也算是一錘子買賣了,機會就此一次。等到銀行承兌匯票在國內市場上的流通情況越來越明朗,其價值和權威性也必將得到人們的認可,那么那時候誰還會將自己手頭的所謂「紙片」廉價賣給他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做完這票後,朱衡二人也不准備再繼續搞這種小把戲了。他們決定將出售糧食給荷蘭人而換回的大量資金再投入到拉普拉塔而去,從那里的克蘭迪人以及高喬人手里收購他們搶掠而來的西班牙人的牲畜,然後再想辦法運回國進行出售。如今國內對牲畜的需求量如此火爆,即便買不到足夠的肉牛,光從那些克蘭迪人手里收購一些山羊、綿羊回國內出售那也一樣會大財的!畢竟,推廣三茬輪作制度所產生的巨量牲畜缺口已經很清楚地向大家表明了,做牲畜貿易是決對不會虧本的。

而在打完勝捷堡的部分官員們後,姜南齊也帶著隨從們進入了自己的辦公室,然後將帶過來的卷宗一一打開,開始分析、處理案子。

ps:兄弟十一路上堵了七小時才回到家,然後去親戚家吃訂婚酒,接下來還要試衣服、拍婚紗照,老婆過生日,事情一大堆。最近幾天都沒碼字,接下來熬夜抽空碼吧,盡量維持不斷更,大家見諒,若有斷更以後會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