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戰爭與和平(三)(1 / 2)

1647年11月11日,西湖鎮。()

鴨子湖以西平原上一望無際的碧綠麥苗令以鄭斌為的一干農業部官員們看得心曠神怡,乘坐著四輪馬車行駛在鄉村砂石公路上的鄭斌甚至讓車停了下來,然後不顧隨從們的勸阻執意要從田間走路到下一個村子。

已經被內定為第一任西湖縣縣長的農業部官員王新遠也從車子上走了下來,一邊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在明年1月1日即將成為他治下的縣份鄉村,一邊緊緊跟著鄭斌鄭大部長。他們走的這條砂石公路並不寬,頂多三四米的樣子,路面的砂石也因為下雨天長期被載重貨車擠壓而變得坑坑窪窪——其實這也是鄭斌從車上下來的原因所在,無他,實在是在車里住得不舒服啊。

東西向的砂石公路北側修著一條寬約一米的水渠,水渠上面蓋著蓋板以防蒸。上一次來時水渠兩岸的斜坡上長滿的雜草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農民們種下的芋頭,此時芋頭剛剛出牙沒多久,細小的萌芽剛剛從泥土里鑽出來,看起來十分可人。

水渠的再北面就是大片的農田了。此時正是仲春季節,越了冬的麥苗綠油油的,看著就讓人感到舒心。地里已經有很多農人在忙活了,鄭斌定睛望去,這些人是在施肥。肥料是上頭下來的鯨骨粉,這種肥料富含氮、磷,易吸收、見效快,是一種優良的肥料,只可惜產量太小了。每個村才有這么一點點配額銷售。真的不夠用。

西湖鎮的農田是嚴格執行三茬輪作制度的地區。在這個鄉鎮約五千成年農業人口中,人均擁有耕地面積已經觸及到了國家規定的上限三十畝。也就是說,平均每戶家庭(男女兩個勞動力)擁有耕地達6o畝,就是牛的數量少了些,人均才5頭,每年產生的糞便只夠給一半多點耕地上肥的,完全不敷農業需要。

不過這事也是急不來的,君不見東岸拉普拉塔遠征軍已經從西班牙人那里弄來了七萬多頭牛了——按市價算已經過一百萬元——這些牛對於東岸完成農業「現代化」至關重要。至少在傳統農業區。東岸農民們因為這場戰爭而將人均牛擁有量從o.8頭一下子暴增到了2.4頭,接下來東岸農牧業大展幾乎全賴於此。

真是人無橫財不富啊!想到這里,鄭斌搖了搖頭有些感慨。戰斗進行了一年多,東岸人別的不說,已經從拉普拉塔搞回了七萬余頭牛(還有更多的牛尚在運輸途中)、二萬多只羊、兩千匹馬以及其他一些牲畜,此外還有七八千噸小麥、一萬多根原木、三萬張皮革以及數量過了一百二十萬元的各類金銀幣,這些東西如果全部折合成現金的話,差不多也有三百二十多萬元了,幾乎是46年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1.6倍。

從這里可以看出,東岸人打了一年多的仗。至少從經濟層面來說並沒有虧,相反還賺了很多。不過這些所謂的「收入」都是建立在掠奪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地區百年殖民財富積累上面的。說白了這些都是一次性的收入,並不是每年都有的。要想致富、要想維持國家繼續進行消耗巨大的戰爭,還是得靠扎扎實實的展生產啊,而農業顯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此次鄭斌代表農業部來到耕地面積占到了全國57%的西湖縣視察,顯然是對48年夏收的糧食產量極為關心。因為現在下面有很多鄉鎮反應,戰爭對農業生產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因為9o%以上的民兵都來自農村,這就已經是五六千名壯勞力了。這還不算,還有相當數量的壯丁被抽調到各個碼頭、車站甚至前線兵站給軍隊運輸物資,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就這樣大量流失,導致很多農田水利、公路房屋建設項目都極其缺人手。

農業部在開了多次閉門會議後擔心,明年的糧食夏收產量會不會出現一個不小的下滑。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從明年年初開始一直到年中,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大量移民來到東岸各個港口,其數量很可能在2萬到2.5萬之間,這些人的吃飯問題絕對是個大麻煩。不說別的,第一年幾乎是白養他們,這就至少也需要五六千噸小麥了,幾乎相當於如今存儲在各個國家、縣直屬庫內的糧食數量總和;而且這還沒完,一般來說第二年他們仍然做不到糧食自給,那些新定居點仍然需要國家輸血,一直到第三年差不多才能剛剛達到平衡,這糧食壓力不是一般地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