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東線無戰事(一)(2 / 2)

利群嫌他們矮小,直接一把奪過雨傘自己打了起來,那土人被朵了雨傘也不惱怒,依舊笑嘻嘻地說著什么,一邊說一邊指著他腰間的挎籃,那里裝著一些賣相不是很好看的熱帶水果,看樣子是想向利群這種土豪兜售。

利群沒理他,邁開大步向前走。雨後的砂石公路軟化得很厲害,路面上到處是積滿了污水的水坑,利群定睛看去,這些水坑基本都是被載重貨車壓出來的車轍印。進入雨季後便積滿了水。偶爾還會有一只蛤蟆從水坑里跳出。然後出一聲難聽的鳴叫。

路兩旁雜草叢生,綠油油的生命力看起來很旺盛,公路邊緣的一小片地帶已經漸漸被這些雜草侵蝕掉了,看樣子如果不定期清除的話,這些雜草多半能長到路中間來。砂石公路兩側還各修建了一條排水溝,此時排水溝里也積滿了水,正嘩嘩地往下游。排水溝外側則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青翠欲滴的玉米秧子在雨水的澆灌下顯得更加嬌嫩。

魏鎮長告訴眾人。這些玉米都是新來的明國、希臘移民種植的,一年能熟三季,能打不少糧食。現在他們這里一些年紀較大的歐洲海盜或者海盜後裔們,也已經在農技站的幫助下開始種植玉米、紅薯這些高產作物,以提高糧食產量。不過島上的少數土人卻並不怎么願意種植這些東西,他們還是堅持種植傳統的水稻,也不管種植水稻可能會增加蚊子的繁殖從而導致瘧疾的大規模傳播。

穿透密不透風的雨幕,大家來到了一處小山坡上。從山坡上往下望去,那里是遠遠延伸到天邊的大片平原。平原被整整齊齊地分割成了許多正方形小塊,正方形有大有小。被一圈細小的灌木叢隔離了開來。

「這里就是種植園了。」公路到這里已經延伸到了盡頭,魏鎮長一邊囑咐大家小心不要滑跌到山坡下。一邊小心翼翼地說道:「總共32家種植園,現在空出了6家,我們已經置換過了,這6家都位於種植園區的邊緣地帶。將來大家若是想擴大種植園規模的話,那么只管往邊緣燒荒擴展就是,當然了,前提是要得到政府的許可。」說到這里,魏鎮長不由得挺了挺胸,因為他就是這里的「政府」——雖然批准擴大種植園面積的權力並不在鎮一級的手里。

「這里種的全都是劍麻?」利群踩著吸飽了水的松軟草地,定神地看著遠處一望無際的種植園。劍麻的長勢很喜人,差不多再有個不到三年就能收割了,按照如今國內外市場的行情,這里面的利潤極為客觀,而且非常穩定。

無論是漁網、纜繩、紡織(特殊高強度布料),還是造紙(高級紙張)對劍麻都有極大的需求,按照先前的資料來看,若有一片中等規模的劍麻種植園,一年五百元以上的收入是妥妥的。而且這還只是針對沒有運銷渠道的單純劍麻種植戶而言,若是像朱衡朱老爺這些背景深厚的商人,那么這個利潤也許還要打上幾個滾——畢竟中間環節的大量利潤也落到了他們的手里。

利群在上面看了會後,便按捺不住地從一旁修砌好的石質台階上走了下去。下面就是種植園區了,利群仔細地到6個空缺的種植園內觀察了起來,瓢潑的大雨借著風勢幾乎把他渾身都打濕了,不過他卻一點都不介意,仍舊在那仔細觀察著。種植園區內也有一些種植戶——都是來自大明的移民,一些小孩牽著狗在旁邊好奇地看著利群這個外來人;種植園內,許多馬來雇工正在冒雨排水。

兩個小時後,利群又回到了台階上,看得出來他比較滿意。只聽他很直白地朝於科長、魏鎮長說道:「兩位,我已經看完了,總的來說我個人比較滿意。至於最終拍板,還得回到新華港與朱先生商議之後才行。對了,這里平常會有海盜襲擊嗎?或者會有西班牙人的船只出現在這里嗎?」

海盜?眾人面面相覷,這個島不就是歸順的海盜的聚集地么,他們自己就是海盜或者海盜後裔啊。因此,魏鎮長尷尬地說道:「當然沒有海盜襲擊了,華葡聯合艦隊會定期巡邏的。至於你說的西班牙人,那絕對沒有,西班牙人已經有上百年時間沒出現過這里了,這里安全得很,也不會出現任何與西班牙人的戰事,放心吧。」

「是啊,沒有西班牙人的地方就是好地方,我們可以安靜地生活。」利群笑了笑,轉頭朝眾人說道。嗯,既然此地沒有什么戰爭風險,那么等於就給大伙兒來這里投資種植園的「冒險」行為更上了一把安全鎖。

現在唯一的不確定因素恐怕就是這里的環境以及勞動力來源的問題了。環境沒辦法解決,熱帶就這樣,而且聖瑪麗島又是所謂的落後地區,想要改善衛生狀況需要時間。而勞動力問題確實也很令人頭疼,到哪里去弄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