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1 / 2)

1648年2月18日,兩艘船只在經歷了高航行後,終於抵達了位於貝格河下游的河中港內。

南非這些年的展其實一直都有些滯後。作為東岸在非洲最早的落腳點,河中港的城牆在歷經一次擴建後,便停留在了目前的規模上。城外也沒有什么工業設施,除了一座磚瓦輪窯和一座石灰廠外,這里再無工業文明的任何氣息。

不過這里的人口在這些年卻一直在穩定增長著,截止今年2月中旬,河中地區兩個城鎮擁有的人口已經突破了萬人大關。其中河中鎮人口為八千五百,高達鄉人口為三千四百,兩者相加接近一萬二千人,而且在接下來一兩個月內,還將6續有個三四百人被河中地區截留——一般都是手工業者或郎中。

在這一萬兩千人口中,明人約占5o%,多為青壯年男性;印第安人(包括查魯亞人、瓜拉尼人)約占1o%,這些人最開始人口比例一度接近3o%,但因為不適應舊大6環境及其他種種原因,大量死亡後目前只占了十分之一左右,且這些人中以女性居多;除此之外,剩下的人口中約有2o%是波斯、俾路支女奴,其余都是新出生的混血小孩及少量歐洲移民。

可以看得出來,南非河中地區的明人比例比本土高了整整1o%,再加上本地居民的來源,因此使得新出生的小孩的體貌特征更偏向東方人,與本土已經有了一定的差異。而且無論是河中鎮還是高達鄉,其居民文化也更偏向東方。或者說目前這片被本土疏於管理的殖民地的文化更像是一種東西方文化的雜糅:當地到處是梳著粗長辮子的中亞大姑娘小媳婦。穿著的服裝雖然幾經上級禁止。但依然保留了很多中亞民族的鮮艷特征。

語言的口音更是奇怪,既像山東口音又像新疆口音,本土民政部的調研員糾正過幾次,但效果不大,最後也無奈放棄了。如果說語音問題還只是一方面的話,那么本地居民們的風氣就更令人蛋疼了。

別的不說,南非的明人多是青壯年男子,有山東馬匪、山賊。有闖軍遺孤,有收編的清軍俘虜,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就說那些馬匪出身的移民,本就是無法無天的主,當年在山東也就莫大帥這種更無法無天的人能鎮得住他們,現在到了天高皇帝遠的南非,一個個頓時去了枷鎖,渾身輕松。

鑒於南非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治安形勢,南非開拓隊經常組織這些壯丁民兵們攜帶武器前往東山河谷地內「剿匪」。兩個鄉鎮往往一次就會出動兩千人以上的民兵,由河中保安團、南非騎兵連、南非炮兵連等地方部隊壓陣。清剿河谷地一帶的黑人牧民——本地已經沒有任何一個黑人農耕定居者了,只有一些牧民覬覦這里豐美的水草而過來放牧。

對於這些來自卡瑪部落的牧民。東岸人的政策一貫是抓捕無二話。抓到的人丁往依附於東岸的八旗部落一送,牛羊則自己收下。除了這些官方組織的清剿行動外(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聞訊得到消息的黑人其實早就逃散一空),還有一些民間私下里組織的行動。這些行動往往以三五人為一組,農閑時節便攜帶器械去找外快——至今南非開拓隊一直尚未取消對卡瑪部落科薩黑人人頭的賞金。

除了人頭賞金外,如果你還能搶奪一些牛羊的話,那么立刻便能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當然也有一些藝高人膽大的家伙,去鄉里的牧場上借匹馬,跨上刀槍後便單人獨騎去找科薩人麻煩了,往往還頗有斬獲,這使得更多的人躍躍欲試,並爭相效仿他們的行為。

南非開拓隊政府對民間是不禁槍的,民兵們訓練時使用的槍彈可以帶回家保管,村民兵主任和鄉武裝部長定期檢查。之所以不禁槍的理由,主要還在於這里遠稱不上樂觀的治安形勢,卡瑪部落的黑人們雖然已經和東岸人達成了結束戰爭的協議,但這些年小規模的沖突卻始終不斷,而且呈越來越頻繁之勢。也許過不了幾年,雙方之間又將爆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為了爭奪陽光下的土地。

南非地區如此強悍的民間風氣,張金華在一下船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只見碼頭上到處是一些服色雜亂,但背著步槍、面上強悍之氣不減的民兵,這些人很顯然是維持這里秩序的守備人員。

新任南非開拓隊隊長還不滿一個月的常開勝少校在聽到張金華等人到來後,剛率軍出外「剿匪」歸來的他便決定前來見一下張金華等人。正好兩艘船上也攜帶了一些日用品給河中地區,正好讓部隊士兵們將這些東西當場卸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