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1 / 2)

1648年1o月1日,梅林縣梅林港。[][]..[]

阿涅利剛剛給一名來自東方明國的婦女補完鍋底,如今,他准備收拾東西登船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鎮海縣河口鄉,與先期返回的高進忠匯合。他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做補鍋匠這行了,因為這行比較辛苦,賺得也不多,現在他想到高進忠這個老戰友那里去碰碰運氣,和他一起做機制面粉的生意,也許就能財了呢?

不過在臨走之前,他不介意去鄉里面拜訪一下自己的一位老熟人——一個曾經和自己一起走四方的小商販。這位小商販來自東方的明國,原本據說就是一家小型絲綢商鋪的雇員,移民來到東岸後,根本不會種地的他放棄了農民身份(可以擁有耕地),轉而申請了商販牌照,做起了走四方的小商販生意。

他的活動范圍一開始僅僅局限在梅林港內。在那個創業的艱難時刻,他曾經能夠一天只吃一頓飯,然後提著一個破破爛爛的小籃子,走街串巷地做生意。他出售的商品不多而且數量有限,但這並妨礙他憑借著熱情、誠實和真摯的態度贏得周圍街坊們的贊譽。當時阿涅利也在梅林港一帶做生意,那時候這里還叫做梅林堡呢,他們兩人互相幫助,交情還算不錯。

當1641年初梅林港正式成立時,這個家伙的「裝備」已經從一個小籃子變成了一個大包袱;而等到梅林港撤堡設鎮,步入加展的通道時,他的「裝備」再次升級成了一匹駑馬和三四個包袱。

1644年。奇山鄉成立時。阿涅利又再次見過他一回。彼時他已經有了一輛小型馬拉貨車,生意規模也再上一個新台階。而等到1647年1月份梅林縣正式成立時,這個家伙已經是附近小有名氣的商人了,他應縣里的一些老主顧的要求,開始在縣城內開設了一家專營各色上等貨(染色布、印花布、優質呢絨、高級皮毛、進口酒類、鯨油制品等)的商店,專門供應城里的中產階級(東岸現在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富人)家庭里的女眷們使用。

幾年前,阿涅利曾經有幸見過一位資深的布匹商販公開對過去照顧自己生意的客戶們表示感謝,然後宣布自己不再趕集或走四方銷售了。轉而將在縣城內開設固定的商店,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雲雲。他的朋友如今也走上了這條路,說實話,阿涅利還是比較羨慕的。

扯遠了。阿涅利朋友的這家商店正好與主營廉價日用品的國營商店錯開了競爭,因此生意還算不錯。畢竟國營商店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它還承擔了很多政府職能,即平抑物價等等,每年會承擔一些政策性虧損,出售的也多是普通棉布、咸魚、油鹽醬醋之類的日用品,兩者之間基本不存在競爭。

說到這里不得不多說一句。自從火車開通、國營商店出現以後,梅林港附近的小販數量就開始銳減。就連原本定期形成的集市都蕭條了許多,農民們更願意到價廉物美的國營商店里去購買東西,也不願意到集市上從小販們手里買一些二手商品。如今也就在一些偏遠鄉村還存在著流動小販,不過隨著國內交通基建事業的大展,這些小販最終都將被市場無情地淘汰,就和阿涅利當年被火車驅趕著從一個地方流浪到另一個地方一樣。東岸的展,實在是太快了!社會的轉型也實在是太令人目不暇接了!

而鄉村或城鎮集市的解體也直接催生了大量專業性市場的成立。阿涅利隱隱約約聽人說起,在都東方縣和北方工業中心的平安縣,都已經出現了一種名為「百貨商店」的大型商店,凡是在一些私人小商店(大多是手工業者私人開辦的)能夠買到的東西,到那些百貨商店里一趟就能買全,非常方便快捷。

而且,據說現在去百貨商店購物,也是一種非常時髦和出風頭的事情。這些商店往往雇佣了幾十個店員——很多都是破產小商販——熱情招待每一個顧客,他們各種貨物一應俱全,購買十元錢商品的人和購買一元錢商品的人是受到同樣招待的。特別是都東方縣的國營第一百貨商店,據說出售數百種商品,全國甚至整個新大6都沒有一家商店能與之相媲美。

專業或綜合性商店(百貨商店)的出現取代了跑四方的商販們的職能,也改變著人們固有的消費習慣。鐵路、公路、運河的不斷修建和完善,則對這種趨勢起著無與倫比的加作用,甚至於,在沿海六縣的縣城內,如今很多人的衣著都已經不再在家里縫制了,他們轉而從專業性或綜合性的商店定制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