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巴塔哥尼亞(五)(1 / 2)

小維森特剛剛從黑山煤礦上下來,東岸人已經在那里試著開采煤炭了。那片面積廣闊的露天煤礦產量巨大,黑乎乎的「石頭」被從地表挖出來後,經過簡單的洗選,烘干後就能丟進爐膛內燒火了,比他們每日長途跋涉去遠方砍柴方便多了。而且這種黑色的燃料也一點都不貴,現在城里面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花錢購買了。什么?你說他們花的錢是什么錢?那當然是華夏東岸共和國第一造幣廠制造的各類硬幣了。

如今阿勞坎自由市面積是越來越大,智利南部起伏的山脈已經漸漸限制不住他們了。而且隨著新加入的阿勞坎人越來越多,目前手下軍民數量已不下一萬的小維森特也開始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下令自己麾下的士兵帶著帳篷、趕著羊群向北進。這些阿勞坎游擊隊的士兵們翻越重重山嶺,穿過遍布針葉林(主要是冷杉、智利柏等樹木)的谷地,將阿勞坎尼亞王國的旗幟插到了更北方的遼闊土地上。

而一旦他們找到水草豐美的土地並定居下來後,就會開始大肆招募願意前來開墾的居民。阿勞坎尼亞王國新任的大執政(自稱,東岸與西班牙官面上只承認面積不大的阿勞坎自由市)小維森特將這些土地都冊封給了他們,因此他們若是想將土地上的財富變現,那么先需要招募大量的人口過來耕種土地、開采資源。

但阿勞坎人的人手也不是很充足啊。如今阿勞坎尼亞王國一萬人口中的六七成都居住在阿勞坎自由市內,他們也都是王國腦小維森特的直屬人口。至於最早「從龍」的那數百游擊隊戰士(如今都成了一方領主)手下能掌握的人力,那就少得可憐了。但他們對人口的需求又是極其巨大的。為此。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與東岸共和國的南鐵公司達成了協議,由南鐵公司為他們從遠東引入人口。

這些引入的人口據說主要來自「西面」的明國,他們吃苦耐勞而又堅韌不拔,對於土地拓荒異乎尋常地精通,非常適合阿勞坎尼亞王國諸位領主們的要求。這些明人被引進後,他們的國籍將落在東岸,然後算是僑居在阿勞坎尼亞王國境內工作。當然了,這樣一來他們的管轄權便也落到了東岸政府手上。當阿勞坎人與東岸人生糾紛時,他們將適用東岸的法律。阿勞坎游擊隊的戰士們不認為這有多大的問題,因此便很爽快地答應了。

其實對於明人,他們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了解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境內大部分的男人不就是明人么?而且他們確實與西班牙人有很大不同,比如他們從不食用西班牙人常吃的面包,也很少喝牛奶,他們飼養母牛僅僅只是為了繁殖仔畜;他們土地耕作也要比阿勞坎人或西班牙人更加精細,他們在畦田里耕作,夏天的時候鋤好些遍的雜草。因此收成普遍比撒播的阿勞坎人要高很多;他們喂養牲畜幾乎都用豆餅或禾稈,很少用干草。他們割下的干草僅僅只是為了出售。嗯,按照東岸人的說法,那就是農耕文明和漁獵采集文明的差別。

小維森特部下們的人勞力不足,但他本人直轄的阿勞坎自由市內卻存在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這座處在干旱貧瘠的海岸邊的港口城市,依照阿勞坎人落後的生產力,其實是無法養活六七千人口的,因此這些貧窮的阿勞坎人便紛紛接受東岸人雇佣,然後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賺取一些養家糊口的財貨。

他們主要的工作場所有兩處,一是東岸人購買的阿勞坎港碼頭,其次便是修築從碼頭到東邊台地上的路基(台地與碼頭間的地勢存在落差,不整修一番無法通公路或鐵路),這兩項都是長期工程,因此這些阿勞坎人倒也不虞失業。

當然了,在黑山煤礦(即里奧圖爾維奧煤礦,因開采出的煤炭堆積如山而得名)開始進入試開采階段後,前往該處做一名煤礦工人就成了很多搶不到工地工作的阿勞坎人的新選擇。其實想想也諷刺,當年他們為了逃避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無窮盡的盤剝而逃離了西班牙統治區,但如今到了阿勞坎自由市卻依然要為了吃飽飯去出賣體力,仿佛生活給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似的。不過其實他們的生活還是有了很多改善的了,比如煤礦的工作強度遠不如西班牙人的礦山,而且還會給他們支付工資,他們拿這些工資在支付完食品開支後還能略有剩余,這便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更何況,他們在法律意義上還是完全自由的,煤礦工作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提前打招呼走人,也沒人會攔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