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南方戰區(三)(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定海縣城南,天高雲淡。※%頂※%點※%小※%說,.

乘坐「加的斯岩石」號機帆戰艦抵達寧波府的魏博秋已經在此逗留快一個星期了。在這一個星期內,他走遍了慈溪、定海、鄞縣三縣沿海各鹽場,好好考察了一下此地的海鹽生產情況。總的來說,情況很不好,不但制鹽技法落後(仍是煎煮法),鹽場的產量因為戰亂也連年下降。等到東岸人控制這里後,由於局勢持續動盪,產量更是下降到了歷史最低,工人也大量逃散。

就魏博秋走訪慈溪縣鳴鶴鹽課司;定海縣清泉鹽課司、長山場鹽課司、穿山場鹽課司、龍頭場鹽課司;鄞縣大嵩場鹽課司等地情況來看,慈溪、鄞縣兩地的鹽場基本上是廢掉了,產量因為各種原因低得可憐,要想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來看,就定海縣的鹽場還在頑強堅持著,尤其是其產量最高的清泉鹽課司和穿山場鹽課司,鹽的年產量加起來大概仍有五千引零左右,大概是以前的一半。

肩負邵樹德振興經濟囑托的魏博秋,在考察了三縣沿海各鹽場一圈後,心里基本已經有了譜,那就是放棄慈溪、鄞縣兩地的鹽場生產,將未逃走的鹽工全部都集中到定海縣沿海的兩個鹽場,先恢復了這兩個鹽場再說。同時還將往此地引入成本較低的板曬或灘曬制鹽技術,取代落後的柴薪煎煮之法,提高食鹽產量的同時也大幅度降低成本。

如今東岸人對食鹽的需求量之大,是一般人所很難理解的。隨著大馬哈魚、秋刀魚、遠東擬沙丁魚三種主要漁獲捕撈量的日益擴大,生產咸魚罐頭的大泊罐頭食品廠的產量也日益擴大。這就造成了對食鹽的巨量需求。目前東岸人的食鹽補充部分來自剛剛恢復生產的登州鹽場。部分來自庫頁島煮鹽。說實話還是很緊張的。而一旦控制了寧波府的鹽場並恢復正常生產,那么東岸人的食鹽需求將完全得到滿足,咸魚生產的規模也可以繼續擴大。

考察完了鹽場,魏博秋便在隨從的簇擁之下返回了定海縣城,很默契地不去黃儀坐鎮的鄞縣府城。而剛剛回到縣衙後,駐扎城內的軍夫隊(隨魏博秋一同南下,共兩千人)朝鮮籍軍夫頭頭便來報告:鄞縣方向發來棉花五船,目前已在鄞江碼頭卸貨;剛打發完這人。又有軍夫頭頭前來報告:有余姚織戶及家屬千余人乘船抵達鄞江碼頭,連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織機若干。

聽著連續兩人報告,魏博秋這才省起甬道另一頭的紹興府余姚縣是浙江著名的棉花種植地區,集棉花種植、采摘、加工、紡紗、織布於一體,所產棉布行銷周邊地區。雖然清軍南下後局勢動盪,這些產業受到沖擊,但大量織戶仍在頑強組織著生產,以供應周邊地區。

此番東岸大軍西征,一戰擊破了清寧波總兵張傑所部兩三千人,占領余姚縣。初戰告捷後。劉海洋留下少數人馬鎮壓地方兼搜羅手工業者,所搜集到的物資和人員立刻順著姚江-慈溪水系往後方運。這些棉花、織機和織戶便是成果之一。

反正自從清軍下江南以後,中國的對外貿易就銳減,無論是生絲、瓷器、茶葉、棉布、糖還是別的什么,幾乎都銳減了七成以上,很多東西如生絲、瓷器、茶葉、棉布貿易更是銳減九成以上——生絲的出口更是幾乎斷絕,一直到1750年之前,中國廣州口岸每年對外出口的生絲數量一直沒能突破1000擔(1擔約100公斤)——這個數字甚至只有當時波斯年出口量的幾分之一。

因此,既然對外貿易斷絕,那么將一些衣食無著的手工業者(繅絲工人、織戶、染工等)搜羅到東岸人的控制區,然後組織他們進行恢復性生產,商品就近出口至黑水地區,甚至就連與東岸保持著商貿聯系的朝鮮王國也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對象——這個國家雖然窮,但對布匹、絲綢、茶葉什么的消費品還是有一定需求的,足夠養活一個規模不大的產業了。

現在的黑水(庫頁島、阿穆爾河四寨、濟州島、煙台以及釧路港)地區已經有了十余萬人口——當然其中有消費能力的定居人口並不多,大部分是待運移民,屬於無產階級——這些人的日常消費品這些年來一直處於一個緊張的供應狀態。實行軍管、戰爭不斷的黑水地區也實在無力發展民生,因此急需一個能夠提供大量消費品的生產基地。特別是絲綢、棉布、食鹽、糖、谷物甚至南方水果之類的消費品,這些年來的需求一直相當旺盛,如果寧波地區能夠承擔起這個生產任務的話,那么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