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長江之役(六)(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1652年6月24日,在連續攻破了丹陽、句容兩座縣城後,老於軍事的劉國昌也沒敢在當地多耽擱,只草草搜羅了一些物資,然後便押著大批劉海洋點名需要的說書人、手工業者、底層讀書人、郎中等職業者,抓緊時間撤回了西津古渡。

而在此期間,南京方向沒有任何清軍過來,也許是劉國昌攻打句容的舉動迷惑了他們,以為黃衣賊要大舉進犯南京,因此一個個都在家里嚴陣以待呢。可誰成想東岸人只是虛晃一槍,然後便率軍帶著戰利品撤回了長江邊的西津渡,清軍在內地兵力的空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以至於盟軍上下都在猜測清廷會不會從江西、杭州方向抽調兵力入援江南,但這種顧頭不顧腚的做法其實意義不大,江西戰場此刻面臨著郭升(五萬余人)、王得仁二部的壓力,杭州方面同樣要對寧波及溫台地區保持壓力,這兩處兵力一抽調,後果委實不可預測。

也許只能從湖廣戰場抽調精兵強將東調江西,然後把江西的人馬調到江南?可問題是這不就是東岸人的戰略目的嗎?他們此番出征,最大的戰略目的可不就是為了減輕湖廣、四川戰場上大順和大西政權的壓力么?大西政權太遠不去管他,中部地區的湖廣戰場上,雲集了十七八萬較為精銳的清軍,目前在和大順的戰爭中雖占據著上風,可一旦被抽調數萬人東進,這股氣勢怕是就泄了,大順政權說不定就能穩住戰線,而這顯然也是清軍難以容忍的。

很麻煩,很難辦啊!看起來清軍怎么選擇都很艱難,因為江南不比其他,是清廷必保之地,不能不救!否則一旦這里打爛了,政治影響先不去說它,經濟上的負面影響就足夠讓清廷難受許久了。

而清廷的煩惱很顯然就是東岸人的快樂,正在西津古渡邊熱火朝天地搬運物資的盟軍士兵們臉上都喜洋洋的。跟著東朝劉總兵打仗就是爽利,每每繳獲甚多,都快來不及運了;有的人更是誇張地想著,崇明沙上面的倉庫怕不是都已經堆滿了吧?

從6月13日登陸的第一天起,到今天的6月24日,東岸人在一千五百余艘大小船只的幫助下,足足花了十幾天的時間才終於將鎮江之戰繳獲的各類物資及人員送回了崇明沙。而在崇明沙碼頭上,東岸人甚至連海軍戰艦都動員了起來,用盡最大力量往寧波府裝運物資,此番出戰繳獲之豐由此可見一斑。

在這十來天的時間內,從蘇州、南京兩地趕來的清軍陸續「收復」了句容、丹陽、丹徒(即鎮江府城)等縣,然後匯集兵馬,壓向了西津渡。東岸人對此夷然不懼,他們依托古渡的城牆及部分修築的臨時營寨,與大量清軍相持。城外的清軍以騎兵居多,既有滿蒙八旗,也有漢軍馬隊,總數幾有六七千人。但這又如何?騎兵有本事來攻城啊,大爺的刀早就**難耐了。

在相持期間,劉海洋還派奧觀海的重甲步兵營及補充連、炮兵連出戰,清軍騎兵既沖不動陣,又被火炮大量殺傷,只能怏怏而退。而在退卻之前,有清軍將領不忿地罵道「自古只有馬上的皇帝,沒船上的皇帝」,聞聽此言的東岸諸將轟然大笑,劉海洋更是暗笑另一個時空1840年時可不就有一個「船上的皇帝」殺過來了么,當時「馬上的皇帝」是怎么應對的?

不理城外清軍無力的叫囂,東岸人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行事。6月27日,全軍在西津古渡內外足足休整了三天,然後在發現城外的清軍數量稍多了一些後,劉海洋決定全軍可以拔錨起航朝下一個目標前進了。這幾天江南的日頭漸漸毒辣了起來,氣溫升高得很快,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下數萬清軍在野外被東岸人調動來調動去,劉海洋想想都替對方難過,再這么搞幾次,清軍的非戰斗減員數目大概會大大增加吧,士氣也會跌落到谷底。

至於下一步作戰的目標嘛,劉海洋在和諸將商議後也有了定計了,那就是位於江寧府更上游的太平府、池州府乃至稍遠一些的廬州府和安慶府。這些同屬於江南省的府縣雖然沒東南五府那么富裕和繁華,但在古代,也是難得的魚米之鄉了,加上兵力空虛、防守薄弱,正是劉海洋手頭這數萬盟軍發揮的絕好場所。

而在出發前,劉海洋等人決定再耍一個小花招,即派遣阮進、洪習山二人率領數千水師官兵順江而下,到蘇州府、常州府一帶江岸邊晃盪,做出要登陸的架勢。劉海洋囑咐他們動作一定要慢,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清軍「發現」他們,以便能吸引、調動部分清軍兵力,並借此掩蓋盟軍真正的作戰意圖。

反正這二人的部隊以水師為主,本就不甚耐戰,真正上陣的時候也派不上太大用場,因此還不如讓他們去迷惑清軍,給劉海洋等人率領的主力船隊創造良好的突襲機會呢。

而組織三四萬大軍的作戰行動是頗為繁雜的,對物資的消耗也不是個小數目。好在大軍日常所需的糧米菜蔬可以就地籌集——事實上他們在前陣子的作戰中繳獲頗多,很多糧米吃不完都已經轉運回崇明沙暫時存放——肉食(脂肪的補充)部分就地籌集,部分靠後方輸送;至於蛋白質的補充嘛,這就只能靠崇明沙大量轉運而來的桶裝咸魚了。

這些魚以太平洋褶柔魚、秋刀魚、沙丁魚和大馬哈魚為主,乃是黑水地區歷年的積存,這次長江作戰行動,四萬大軍連續作戰了幾個月,消耗極為巨大。若不是黑水地區的捕魚船隊規模每年也都在快速擴大,也許明年開始黑水、大泊兩地冰窖內的咸魚存量就會降低到一個很危險的警戒線了。

除了這些食品外,作戰大量消耗的火葯、鉛子、炮彈、箭矢、燃煤也都由崇明沙轉運而來。東岸人手頭的運輸船日夜不停地從煙台、寧波、濟州等地運輸各類物資到崇明沙,然後再由部分海軍艦船(武裝運輸艦、笛型船總計6艘)並阮進、洪習山的水師轉運到前線。當然了,隨著戰斗日趨向上游地帶蔓延,劉海洋也在考慮把尚停在定海港的最後4艘炮艇也調過來,與已經隨軍出戰的8艘炮艇一起,利用其較快的航速,一邊轉運物資(每艘去掉必備的燃煤和補給品,可額外裝運物資50噸以上),一邊順道巡視江面,打擊可能出現的清軍小船。

就這樣,在大部分物資都就位後,6月28日,阮進、洪習山二人帶領部分小船(約五百余艘)順江而下,准備到蘇州、常州一帶迷惑清軍;而盟軍主力(戰輔兵合計3萬余人)則搭乘海軍戰艦、部分機帆運輸船以及千余艘近海小船,在28日夜間順著從海上吹來的東南風,逆著長江水流而上,悄無聲息地朝第一個目標——太平府當塗縣殺去。

7月6日,數量多達三萬的盟軍士兵冒著蒙蒙細雨在江邊登陸,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插當塗城下。當塗縣作為太平府的首縣,本來也是有數千人馬駐守的,只可惜上個月黃衣賊在鎮江一帶肆虐,本地兵馬都在更上游的蕪湖營參將的帶領下,星夜入援南京去了。可誰成想這幫黃衣賊如此狡猾,竟然虛晃一槍殺到了太平府境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