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非海岸 一(2 / 2)

這些科摩羅人與東非海岸的那些斯瓦西里人一樣,基本都是混血人種。早期是阿拉伯人與黑人混血,後來又加入了許多波斯人,當然也有些印度人但數量極少。這些混血人種多數篤信伊斯蘭。有些人——比如新華夏島東南部的那些土人——甚至會使用阿拉伯文字,境內經商風氣還算不錯,文明水平也要超出那些純血班圖人不止一籌。

不過文明水平比班圖人高又咋樣?在東岸人看來,這些科摩羅人和班圖人都是一個鳥樣,都只能拿來當奴隸,在種植園內干起碼五年以上的重活。然後運氣好活下來的被送到南非加入黑八旗,從此成為黑八旗自由民,過上有地、有牛羊的安定生活。

這次他們出擊科摩羅島,前後耗時半個月,突擊了多處地點,共捕獲了大約三千多科摩羅人,暫時將統一寄存在棉河港,由當地的島嶼八旗土兵負責看守,等他們從東非海岸干幾票大的生意回來後再統一處理發賣,部分送回本土修路,部分由新華夏島種植園「消化」——話說自從史欽傑去職後,新華夏島禁止使用黑人或斯瓦西里人奴工的政策已名存實亡,馬萬鵬這廝葷素不忌,並不介意使用黑人拓荒,他甚至曾經揚言「若害怕這些奴隸今後染黑新華夏島,那么不妨閹割了他們好了」,一時令人為之側目。

「藍長官,這幾年棉花行情普遍看好,大慶盆地這一片興起了很多此類種植園,勞動力需求極大啊。棉河港這里就有很多政府投資的國營農場,此外還有本土各縣組團投資的,闖記投資公司、熱那亞銀行團等外來投資的種植園,總之是一堆啊。」馬萬鵬秘書出身的棉河港鎮長兼警備司令劉萬全滿臉堆笑地說道,「以前捕獲科摩羅人的行動一直有人在做,但都是翟小山那伙殺才小規模的行為,且多發賣回了本土,似藍長官這種一次捕獲幾千人的大手筆可真是少見呢。還萬望給我們這邊留點,不多,只要八百到一千人即可,最近打算修一些水庫和灌溉水渠,城區建築和海防炮台的建設也要繼續,實在沒辦法,缺人啊,拜托了,藍長官。」

藍果將黑檐大蓋帽摘下夾在腋間,抬頭看了看掛在天空炙烤的烈日,先是低聲咒罵了句什么,這才看著劉秘書說道:「這事不難,就給你們八百多人吧,盡量以家庭為主。這事出發前上面都打過招呼了,問題不大。不過,這科摩羅人被搶掠了這么多年,人口眼見是越來越少了,再搞下去,島上怕是要被抓光殺光了,以後去哪弄人,劉秘書可有建議?如果有的話,不妨說來與我等參詳參詳,如何?」

「也好。」劉萬全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本來這最好路子,便是沿海北上劫掠東非近海的斯瓦西里人了,如今風盛行,我艦隊北上極為迅捷,那些土人也孱弱不堪一擊,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沿海劫掠成千上萬人。而後將這些奴隸或運至島內消化,或運到本土發賣,均是一樁極好的生意。可如今這些土人酋長國主什么的,很多都已被那馬斯喀特人征服,尊那賽義夫蘇丹之號令。而好巧不巧的是,馬司令意欲與那蘇丹國交好通商,那么這事便不能如此草率了,否則恐引得那國蘇丹暴怒,壞了馬司令的大計。」

劉萬全擔任馬萬鵬秘書多年,對他的思路是再了解不過了。馬萬鵬這兩年來繼續了史欽傑時代的多項經濟政策,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大力發展與印度洋沿岸的波斯、阿曼(即馬斯喀特蘇丹國)及奧斯曼帝國亞非部分的貿易,根據去年的數據,與波斯薩法維王國的貿易額最大,達到了67萬元的驚人數值;其次是與奧斯曼帝國亞非部分領土的貿易,有26萬元之多(在拖延日久的紅海蘇伊士港口建設完善後,貿易額有望繼續擴大);最後便是與馬斯喀特蘇丹國的貿易了,約有21萬元的貿易額,且增長潛力頗大;就連關系素來冷淡的葡屬東非也有19萬元的年貿易額——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加起來總計133萬元的貿易額,已經是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數字,足以抵得上最大貿易伙伴奧斯曼帝國一半的貿易額了(不含奧斯曼帝國亞洲及東北非部分),且航線不受歐洲人的影響,完全處在東岸人自己的控制之下,絕對值得執委會花大力氣維護,故在此時得罪馬斯喀特蘇丹國是頗為不智的。

「我們可以盡量選擇尚未被馬斯喀特人控制的海岸登陸,或者向他們借道深入內陸地區劫掠——雖然這難了點;當然我們也可以南下劫掠南非東海岸或者干脆搶一把葡萄牙人,這就要看馬、郭二位司令談得怎么樣了。」劉萬全說道。

「再說吧。」藍果聞言嘆了口氣,心想這東非海岸怎么也都有主了呢,真是操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