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六章 悄然的變化(三)(2 / 2)

不過由於西班牙海軍的失敗(南尼德蘭分艦隊幾乎損失殆盡),敦刻爾克港陷入了長期的圍困之中,南尼德蘭也已和國內久不通聲息,部分軍隊的欠餉已達十八個月之久,這一切都注定了西班牙陸軍在南尼德蘭的失敗。

果然,就在前陣子,英法聯軍發動敦刻爾克戰役,擊敗了由奧地利人唐璜指揮的西班牙軍隊,早就心無戰意的西班牙陸軍(含英國王黨流亡軍)幾乎全軍覆沒,敦刻爾克隨後也在絕望之中宣布投降。南尼德蘭分艦隊殘存的艦只被英法兩國瓜分。

而在敦刻爾克被英法聯軍攻取後,法王路易十四進入了這座城市,然後遵守條約將這座堪稱法國大門的軍事重鎮,不情不願地交給了克倫威爾的特使洛卡特爵士。為此英國人只付出了一筆微不足道的金錢。英國人為此一雪當年丟掉加萊的恥辱,克倫威爾的聲望再次達到了頂峰——現在除了靜靜地等待他死去,沒人能再違逆他的意志了。

「位於南方新大陸的那個異教徒國家,現在越來越成為影響局勢走向的變量了,而且我們和他們幾乎沒什么值得稱道的交情,這意味著這股變量無法被我們所影響。這種感覺很不好……」克雷文先生輕啜了口朗格多克紅酒,用有些不滿的語氣說道:「在座的諸位先生們哪個利益沒受到東岸侵犯?加勒比海數百萬鎊的市場、東印度貿易的咽喉被東岸扼住,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和聯合省那幫家伙勾結在一起,肆意侵吞我國商品的市場,我們還需要忍耐多久?」

自從英荷戰爭結束後,英格蘭商品的銷售額開始激增,尤其是在一些早對荷蘭商人壟斷市場非常不滿的國家對英國開放後,英國的工業迎來了一波持續至今的繁榮發展期,國內資本大量流入工業領域,圈地運動開始加速,對新技術的研發需求也與日俱增。而迅猛增長的工業實力又對商品銷售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國商人開始滿世界開拓新的市場,在這其中,加勒比貿易也是一大重點,這就與意欲獨吞的東岸人產生了矛盾——所以說,世界上從沒無緣無故的愛和恨,尤其對國家來說,一切都可歸結到利益,英國人需要打破荷蘭在波羅的海和地中海的壟斷優勢,英國需要開拓新大陸和東印度市場,荷蘭人和東岸人自然不願意將利益拱手讓出,那么還有什么好說的?

「希爾先生,聽說您經常往返東岸進行貿易?那么說說您的看法吧。」克雷文先生突然轉頭朝約翰.希爾說道,「啊,不用太拘束,請暢所欲言。」

約翰.希爾聞言呡了一口酒,然後才說道:「這個國家非常注重工商業的發展,他們不太在意貴金屬的流失,而非常注重貿易的平衡。他們幾乎所有的道路、港口、倉庫都是由政府投資完成的,他們同樣喜歡每年花大價錢投資到工業技術進步上面。據我所知,他們很嚴格地對技術發明人實行專利保護,使得每個革新技術的人都能一夜暴富,而不是在工廠的某個角落里窮困潦倒一生,這激發了很多人的創造力。另外,我聽聞這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主要也是由國家來完成的,比如他們將青少年的教育分作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每年都會花費巨資試圖普及小學教育,雖然我看這些年來他們連三分之一人數的小學生教育都沒覆蓋到,但他們確實一直在這么做……」

「他們的國家非常不自由,每個人都有戶籍,外來人在當地會多有不便。我想諸位先生也都是知道的,在查爾斯先生建立金鹿商館之前,我們國家先後犧牲了大量間諜在那個異教徒國家,就是因為不熟悉他們的制度的緣故。他們的警察特別多,滿大街都是,幾乎無孔不入,對社會的控制非常嚴密。軍人和學生們都非常狂熱,對於擴張有著令人驚訝的熱衷,攻擊性也非常強,雖然他們也嘗嘗指責政府高層貪污腐敗,但我絲毫不懷疑他們維護國家的決心……」

「這不是蘭伯特少將(克倫威爾下屬軍官團中一位頗具威望的軍官)所提倡的國家制度么?限制對個人的自由,將一切資源都投入到國家建設上去,以最大的效率籌集金錢和物資,為英格蘭在海外爭取榮耀,看這話說的,多么冠冕堂皇……」希克斯夫人突然掩嘴笑了起來,她的笑容是如此之誇張,以至於臉上的粉都在一塊塊往下掉,但她猶不自覺,仍在繼續說道:「蘭伯特就和克倫威爾那個無恥的女婿布里奇爵士一樣,總希望由軍官主導的共和制度能夠一直維系下去。要我說,共和制度演化到今天,其劣勢已經很明顯了,大家也都厭倦了,還不如把國王請回來呢,到時候這個國家還不是我們說了算么,我們甚至不需要貪污,我們可以讓國會制定能讓我們名正言順『合法貪污』的法律,哦呵呵……」

希爾先生看了希克斯夫人一眼,尷尬地笑了笑,沒再說話。

「夠了。」斯賓塞輕叱了一聲以放盪和大嘴巴聞名的希克斯夫人,然後扭頭問向約翰.希爾:「希爾先生,您認為如果我們與西班牙媾和,然後與東岸在加勒比海展開競爭,勝算怎么樣?我的意思是指東岸政府有多大的決心與我們對抗下去?」

「這個……」約翰.希爾聞言一陣語塞,最後才說道:「很抱歉,我不能確認,但我個人以為東岸政府插手加勒比海的決心很大,為此可能會不惜訴諸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