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西印度洋(十六)(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在經歷了漫長的酷熱雨季之後,干爽涼快的旱季終於准時來到了,這令工作、生活在流沙湖(即阿勞特拉湖)畔的諸多東岸軍民們慶幸不已,這惱人的日子終於暫時告一段落了!

今天是1684年5月22日,是上黨縣隆重掛牌成立的大喜日子。該縣下轄上黨鎮(位於後世阿勞特拉湖畔安布希特拉里武小城附近)、高齊鄉(位於後世安布阿武里小鎮附近)、銅堤鄉(位圖後世安巴圖蘇拉特拉小鎮附近)、長子鄉(位於後世安德雷巴小鎮附近)、襄垣鄉(位於後世安帕拉法拉烏拉小鎮附近)、壺關鄉(位於後世安巴通德拉扎卡小城附近)和黎城鄉(位於後世安迪拉納圖比小鎮附近),一共七個鄉鎮,數年來共安置了大約一萬二千名拓荒者,目前尚有大概九千人的樣子,在新華夏島也不能算是一個小縣了。

這個上黨縣,說實話是不太夠得上建縣的條件的,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其他什么方面,離建縣都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因此該縣其實是新華夏開拓隊方面特批成立的,為的就是這里極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農業條件。

從新華縣造紙廠印刷出版的地圖(受控流出)就可以發現,上黨縣的地域面積遼闊,恰似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將流沙湖牢牢地包圍在其間,而外圍則是起伏不定的丘陵和山地。也就是說,這個縣大體上可以分作三類土地,其一自然是著名的大湖及其沼澤泛濫區了,其二則是外圍的丘陵和山地,其三就是沿湖的平原地帶了。

在這三種類型的土地中,流沙湖(因為湖水相對渾濁一些而得名)面積遼闊,煙波浩渺,漁業資源豐富,水產養殖的潛力也很大,是一筆可資利用的資源。外圍的丘陵和山地就有些雞肋了,這種「薩沃卡」地形較為干燥,雖有些森林,但不太敢砍伐,因為保護不好的話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即短草稀樹丘陵退化為半干旱草原,這在以前已經出現過教訓,故出台了類似的保護生態的政策。

但除了上述兩種類型的土地外,上黨縣境內還有面積頗為不小的湖畔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因為土壤內富含營養物質的緣故,非常肥沃,這從很多動物都喜歡啃食長在上面的鮮嫩多汁的牧草就能看得出來,這確實是一塊非常適宜農業生產的地方。

而且,即便是那些更為靠近湖泊一點半的沼澤地、半沼澤地,也不是不可以開發出來。事實上在這方面,東岸人有著太多的經驗了,無論是本土的河間地區,還是南非的義成地區,抑或是新華夏島東海岸,都有著無數的沼澤地被排干積水,開發成為良田、果園或經濟作物的種植園,比如目前正在揚傑領導下欣欣向榮發展著的東海岸「油棕行動」就是明證。

因此,上黨縣境內的平原農田開發潛力是十分廣闊的,怪不得上級將這里視作東海岸乃至全島的糧食生產中心呢,確實是有其得天獨厚之處的。所以,還不等上黨縣地方上的官員們說什么呢,開拓隊隊長邵耀光便直接下指示,正式成立上黨縣,並將一些比較有能力的干部從西海岸的大慶盆地一帶抽調過來,負責該縣的籌備及建設,可謂十分上心。

邵大隊長之所以如此,其實也是和如今全島越來越「畸形」的農業生產形勢有關。因為所謂的「蔗糖牛市」的到來,及本土工商業對橡膠、劍麻、棉花、咖啡等其他經濟作物的海量需求,現在新華夏島正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放棄傳統的水稻和玉米這兩種主糧的耕種,轉而尋求經濟作物的種植,以提升自己的收入。

這種情況,尤以氣候較為濕潤的北部及西海岸大河灌溉區為主。那些地方建設較早,與外界貿易也非常頻繁,農民們普遍見過世面,知道種糧食無益於自己的錢包,還是種經濟作物掙錢。即便不能種像甘蔗、棉花、咖啡之類的熱門作物的,也要搞一些諸如果園、苗圃園藝、養蜂之類的行當做做,至不濟也可以放牧或捕魚,總之都比種糧食劃算。

因此,現在西海岸和北部這些人口密集的地區,除了大慶盆地內陸還有一些種植小麥或高粱的旱作農業之外,真的沒幾個人種糧食,這無疑導致了新華夏島主糧的極大短缺,不得不從隔海相望的葡萄牙人那里進口,這變相促進了贊比西河流域殖民庄園的發展,使得其以一種遠超歷史的速度在前進著。

但東岸領導層會容忍這種情況長期持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來自後世現代中國前幾任開拓隊高層,腦海中關於掌握糧食安全的意識可謂根深蒂固,從好多年前開始就試圖扭轉這種情況,只不過因為新華夏島貿易大發展,使得他們的這種努力效果大打折扣罷了。但不管怎樣,努力了這么多年,在新華夏島上開辟一塊新的糧食種植區域的努力終於出了成果,那便是流沙湖畔的上黨縣糧食種植基地了。

目前,開拓隊政府也給本土農業部寫報告,為上黨縣的水稻種植和漁業生產基地爭取到了相當數量的財政補貼和技術援助——話說新華夏島本就是農業系官員的大本營,從農業部里要補貼自然非常簡單了——這位該縣下一階段的工作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