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俄會談(2 / 2)

因此,蔡振國對於坦普爾爵士的要求,只是禮貌性地表示將征詢國內的意見,其實心下已經斷定這位的要求怕是很難得到實現了,東岸與英格蘭的關系還沒到這一步。當然東岸人對英格蘭如此警惕倒也不是怕了對方,事實上根據國家情報總局的報告,執委會諸公認為東岸在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布局已成,通過一條分布各處的「珍珠鏈」將這些海域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在這種情況下,無法獨占印度及霸占中國長江流域的商業利益的英格蘭,又憑什么與東岸進行爭斗呢?他們甚至就連開普敦這一關都過不去,還談什么別的!

現在的英格蘭,基本上已經慢慢將相當一部分精力轉到了北美及加勒比海殖民地的經營中去。那些地方的人口不但遠超歷史同期,就貿易活躍度而言也非常可觀。以英屬北美殖民地為例,那里與英格蘭之間的貿易額已經達到了一百多萬鎊,超過了英屬加勒比群島的貿易總額,非常驚人。

但毫無疑問,這樣的貿易額比起獨占印度貿易來說,仍然是不夠看的。而且北美殖民地是荒地,上面土著少且凶悍,因此能夠創造的財富是較為有限的,且多需要英格蘭的移民自己去創造,和印度那種擁有近1.5億人口的熟地完全是兩個樣。所以說,沒有印度的英格蘭,其上限是可以預知的,也不需要東岸人多擔心。東岸人之所以對其進行技術限制,並不是害怕,而是下意識的打壓罷了。相信等到今後局勢出現變化時,如歐陸出現了一個有一統諸國趨勢的強國(如拿破侖法國和二戰德國),那么相信他們會第一時間對英格蘭進行援助,將其迅速武裝起來,作為東岸干涉歐陸局勢的重要棋子,但現在很顯然還不到時候。

而除了從東岸進口機器設備的事情,坦普爾爵士還談起了一支歷盡風波剛剛抵達倫敦的俄羅斯使團。這支使團從陸路出發,抵達波羅的海後乘坐英國人的船只返回了倫敦,然後住進了英國人安排的旅店。他們的目的據坦普爾爵士透露是前來和東岸人商談,看看兩國間有無在烏克蘭和解的可能。俄國人已經知道東岸在這次他們圍攻亞速的戰斗中插手頗深,不但為充當主要打手的克里米亞汗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還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拉來了大量的貸款(以鑄造第納爾貨幣的方式)。他們知道,要想徹底解決烏克蘭問題,飲馬黑海,東岸人已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障礙,所以派出了一個使團來到倫敦,打算與東岸人先期接觸一下,探聽一下風色。

坦普爾爵士表示英格蘭王國在這其中僅僅充當一個介紹人的角色,並不代表他們的任何立場。他們因為多年來對俄貿易的不斷擴大,糾纏其中的商業利益已經非常之深,因此對於其充當東岸與俄國之間的和事佬,安排一場會面,也都可以理解。

蔡振國對於是否與俄國人會面比較含糊,沒有明確表態,因為事實上他也沒得到東岸駐歐全權特使高文剛的任何授權,想和人家談也無從談起。撐死了就是當個傳話筒,表示會將消息上報上去罷了。當然他也從坦普爾爵士那里旁敲側擊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即此番十多萬俄軍南征亞速港失敗後,莫斯科內部已經爆發了相當激烈的沖突,攝政的索菲亞公主隱隱有些控制不住局面,在全俄貴族杜馬會議上被很多人攻訐,好不狼狽。

那些俄羅斯老牌貴族們越來越看不慣索菲亞一手遮天的嘴臉,抓著她的情夫戈利岑做文章,一度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事情最後雖然以索菲亞公主的勝利而告終,但在平息此次風波的行動中她也消耗了過多的政治資源,不得不提拔了一些反對他的貴族子弟進入核心權力圈子,以分化瓦解杜馬會議,但這些最終又進一步動搖了她的政治基礎,總之是很狼狽的。

坦普爾爵士告訴蔡振國,這批俄國使團是索菲亞公主的人,他們的訴求是要求東岸人退出南俄地區,中斷對奧斯曼帝國和克里米亞汗國的援助,為此他們可以開放俄羅斯的市場給東岸,讓其商民可以自由前來經商賺錢。

這樣一個條件,說實話蔡振國聽了只想發笑。俄羅斯市場確實還可以,不算小,但問題是那里經商環境十分惡劣,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因此你一個外人一頭扎進去進行商業活動,究竟能掙多少錢誰也不敢保證。

更何況,俄羅斯市場的商業利益,就能夠比得上東岸人在黑海地區的利益了嗎?目前看來怕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吧?因此蔡振國聽了只是想笑,這俄國人也真是傻得可愛,明明沒有足夠的籌碼,卻顯得自己很牛哄哄的樣子,要求這要求那的,最終結局只能是被人嘲笑和奚落,什么也得不到。

他們也不想想,你俄羅斯這么大一個陸權國家,東岸人又怎么可能讓你好過,不遏制你呢?飲馬黑海,怕是只能在夢里才能達成了!而且,俄羅斯人怕是還不知道,東岸人已經在秘密聯絡在伏爾加河下游游牧了上百年的衛拉特蒙古人,打算幫他們在北高加索地區建立一個黃種人的國度。這若是知曉了,這波俄國使者怕是也沒必要談了,直接回去備戰會更好,東岸人是完全沒給他們活路,想要徹底斷了他們在黑海、里海一線的擴張努力。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其實蔡振國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必要親自去見這些俄國使者了。派自己的副手前去隨便扯扯就可以了,打探一下這些俄國人的底線。至於他本人,似乎還是將精力更多地放在英格蘭與聯合省這邊更好,要知道現在這邊的形勢已經相當微妙了,國王詹姆斯二世與國會之間已經勢同水火,阿姆斯特丹的威廉三世隨時可能入主英格蘭,這才是今年的外交重頭戲,而不是去和俄國人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