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潘帕(二十六)(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這里竟然已經有人在耕種了?」看著道路兩旁一些泛著青綠的菜田,李正一臉驚奇地說道:「這些菜的長勢可真不錯呢。我瞧瞧啊,有青菜、有韭菜,還有牛蒡,真是不錯。」

李正是在東岸出生的第三代,祖父名叫李根,中國淮揚府人氏,世代務農為生。莫大帥主政登萊那會,曾經率軍四處襲擊滿清控制區。有一次率部乘船在揚州附近登陸時,因為李根收斂埋葬了戰死東岸軍人的骸骨,贊其為「義民」,獎賞之後將其全家接往東岸定居。

李根來到東岸之後就一頭扎進了自己的田地之中,然後繁衍子嗣,一如大多數移民一樣。李正從小出生在鴨子湖流域的神武縣,這個縣有一鎮六鄉,八萬七千人口,地形復雜,既有平原,也有山地,沼澤、森林也是不少,人民生活不好不壞。

李正最大的夢想,是在當地搶得一份公地指標,然後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好好經營產業,經營家庭。但他的這種夢想終究只是一個奢望,東岸政府嚴苛的土地政策讓很多「老區」無法得到足夠的公地開發指標,使得很多出生在本土的年輕人無法分配到土地,只能遠走他鄉(不多的公地開發指標要優先照顧已經結婚的夫妻其中一方無地者),到邊疆或內陸未開發地帶拓荒墾殖,辛苦無比。

毋庸置疑,東岸政府的這種政策是非常讓人詬病的,基層反對的聲浪非常之多,一些人甚至用「骨肉分離,喪心病狂」來形容這種強制移民實邊政策。也就是東岸這些年經濟發展迅速,政府威望較高,行事也較為強勢,若是換一個不那么給力的政府,怕是早就承受不住壓力,改弦更張了。

不過饒是如此,很多人也猜測這種政策未來不一定就能持續下去了。畢竟基層阻力實在太大,人民怨氣甚眾,再這么弄下去怕是要出事。政府要想吸引人去實邊,還是得想辦法用實實在在的獎勵政策,也就是說要出錢,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完全靠行政命令來強制執行,把本該出的巨額成本給賴掉了。雖然他們這樣做也考慮到了移民融合的問題,即盡可能讓外來移民與本土出生的國民交錯雜居,加快融合速度,但問題是老百姓才不管你那些大道理呢,他們要的是安安穩穩的生活,而不是背井離鄉。

李正心目中對政府當然也是有一點怨恨的,不過卻不嚴重。他本人固然想在老家生活,但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卻也願意出外闖一闖。老家神武縣那邊當真是什么也沒有,除了種植業、森林采伐業以外,就只剩一些小型工業作坊了,實在泛善可陳,想找一個工商業工作也難。或者即便找到了,從學徒或小工做起的話,收入也不能讓人滿意,要知道他現在也是有家室的人了,開銷很大,不可能靠一個月那三五塊錢的學徒工資過活。

因此,在考慮再三之後,他還是告別了父母,帶著一家人南下開荒去了。走之前他就和人打聽了,現在開荒熱點地區是兩個,一個是北方的團結河流域,但聽說那里無法無天的,非常危險,不適合他這種拖家帶口的人,因此作罷。另外一個就是沃野千里的潘帕平原了,聽說那邊氣候宜人,政府支持力度也很大,前期發獎金,還有低息貸款,可以購買農具、種子。房屋也可以免首付分期貸款獲得,這是建國初期才有的政策,簡直太優厚了,因此他非常高興地報名來到了這里。

他們在鹽城縣住了一晚後,第二天便在數十名民兵的護衛下,加入到了一個車隊之中,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中途他們經過了鹽西鄉,一個以鹽為主要產業的鄉鎮,並在這里的國家儲備糧庫領取了一些食品,然後繼續西行。

三天後,他們抵達了谷熟鄉(後世聖赫爾曼小鎮附近),一個設立不過數月的小定居點,目前只有七八百移民的樣子。因為都是冬天才過來的緣故,這里的土地沒有得到很好的整飭,因此開春後他們只來得及種上了一些蔬菜,以盡可能獲得一點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