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二章 自豪感(五)(2 / 2)

科爾茨科父女吃完早餐後,便與女主人維羅妮卡打了聲招呼,然後在仆人兼警衛的護送下,乘坐馬車離開了大使館。科爾茨科先生需要去東岸外交部,與他們的官員商討商品進出口的事宜,而科爾茨卡小姐則獨自前往人民大劇院,她與幾位東岸上層社會的小姐們約好了,一起聽一場音樂會。

開展夫人外交或小姐外交,同樣是波蘭人的手段之一。科爾茨科先生認為,如果他的女兒與東岸的「貴族」青年們結成良好的關系,然後潛移默化地在這些人面前哭訴波蘭可憐的現狀,痛斥俄羅斯和奧斯曼的凶殘,或許能取得不錯的結果。反正唯一的本錢支出就是他青春靚麗的女兒,付出小,收獲大,且如果她的女兒足夠機靈,可以用自己的魅力迷倒幾位重量級「貴族」子弟的話,那么也許能給波蘭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

人民大劇院很快就到了。科爾茨卡與父親道了別,舉步進了劇院大門,並很快遇到了與自己約好的一干東岸大院青年。這些青年來頭普遍不小,有陸軍部長家的小姐,有農業部副部長的公子,有聯合工業信貸銀行行長的侄女,還有南海運輸公司老總的小舅子,等等不一而足,集合在一起能量著實大得驚人。

科爾茨卡與他們一一打了招呼,並和幾個較為熟悉的小姐開了幾句玩笑,這對於精通漢語的她來說並不困難。科爾茨卡今天穿了一身東岸傳統服裝,上半身是湖藍色的小襖,白皙的頸部披著一條絲質披巾,下半身是一條漂亮的百褶裙,腿部則是一雙長筒皮靴。

服裝脫胎於中國傳統服飾,但又別具東岸特色。比如小襖的衣袖是窄袖的,百褶裙束腰高至腋下,整體也較為緊身,能夠更好地體現女性凹凸有致的身材。長筒皮靴不用說了,草原風格非常濃,這或許和東岸女性運動較多,經常騎馬有關系吧。

今天這場音樂會是為了慶祝東岸共和國獲得拉普拉塔這塊天賜之地而舉行的,由文化部籌辦,很多單位協辦,規模和場面都算十分隆重的。音樂會其實不光是音樂,還包括一部分舞蹈表演。

這些舞蹈在座的諸位公子小姐們非常熟悉,畢竟他們參加舞會的次數已經多到數不過來了,人人不管好壞,都會跳那么一兩曲。科爾茨卡對這些還不是很熟悉,因此聚精會神地看著,並不時微笑著與坐在她旁邊的小姐公子們閑聊幾句,看似游刃有余。

其實東岸舞蹈發展至今,已經逐漸走出了中國傳統舞蹈的窠臼,融入了很多外來元素,並漸漸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流派。比如脫胎於唐代胡旋舞的東岸健舞,就節奏非常明快,融入了很多西班牙風情,既適合矯捷雄壯的男性,也適合青春明麗的女性,分單人舞和雙人舞兩種,合著節拍跳起來,旋轉踢踏之妙處,當真讓人拍案叫絕,套用古詩形容就是「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深受東岸青年男女的喜愛。

當然東岸也有抒情的軟舞,這個節奏就較為舒緩了,配合著中國古典音樂,跳起來優美柔婉,含情脈脈。東岸著名銀行家強小滿就深諳此道,他擁有一個私人舞蹈室,養著一個舞蹈班子,經常親自編排舞蹈,自得其樂。

科爾茨卡很認真地觀看著這些舞蹈,心里面已經決定回去後就重金聘請一位舞蹈名家,下苦功將其學會並練得純熟,這對於自己的交際非常重要。畢竟,她會的波蘭傳統舞蹈東岸人初看時可能覺得新鮮,但時間長了未免膩歪,還是多做一手准備得好。

聽說那個俄羅斯混球奧列格·納雷什金就跳得一手好健舞,曾經和青島縣長的小姐面對面跳過,博得了滿堂喝彩。對於這個可能破壞自己大計的競爭對手,安妮·科爾茨卡從來都是不遺余力地詆毀和打擊的(當然是通過比較有技巧的方式)。奧列格·納雷什金是個男人,都能學會東岸舞蹈,自己一個千嬌百媚的女人,難道還不如那頭大笨熊嗎?這一點,科爾茨卡是絕對不相信的。

想到這里時科爾茨卡也略略有些悲哀。曾幾何時,在華沙和克拉科夫,自己因為出眾的容顏和相對不過的出身,也一度是社交場合的寵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只可惜波蘭國勢不振,自己也只能無可奈何地遠渡重洋,曲意逢迎這一干東岸「貴族」子弟,只是想想就讓人覺得沮喪。

波蘭——我的祖國,何時才能真正強大起來,恢復往日的榮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