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僵局與未來(2 / 2)

法國人唯一取得突破的,大概就是其南部方向了。那里不過少數偏師,但打得薩伏伊人哭爹喊娘,割地賠款,西班牙人縮頭不敢出擊,形勢一片大好。不過,南邊也就到此為止了,薩伏伊人已經服軟,西班牙是一個大國,要想讓他們屈服,光靠偏師是不行的,只能調集主力過來,但在現階段不可能。故南邊現在以穩為主,先消化了從薩伏伊王國那里吞並來的土地再說。

荷蘭人現在基本上也有些看清楚形勢了。毛君中校前陣子還見過一次范博伊寧根,交談一番後,發現對方情緒不錯,尤其對前線的將軍們贊不絕口,認為是他們保證了聯合省的自由,居功至偉。他唯一不開心的,大概就是聯合省政府總額已經突破三億盾的國債總額了,這是他身上最大的負擔,一度壓得太喘不過氣來。

因此,在形勢稍稍穩定之後,范博伊寧根與毛君中校談起了撤軍的事情,即在東岸海軍分批撤離聯合省之後,他們也即將結束與東岸陸軍的雇佣合同,讓他們分批撤離。毛君中校之前已經接到了駐歐全權特使高文剛的指示,原則上同意了荷蘭人的請求,但索取了一筆約三百萬盾的遣散費用。范博伊寧根稍稍考慮後,同意了支付這筆錢,因此東岸人現在已經進入到了撤軍的執行階段。

第三混成團的人離開聯合省後,並不會如同海軍那樣返回國內,而是會前往葡萄牙北部的維亞納堡軍事基地駐扎,為今後可能展開的行動做好准備。至於是什么行動,其實也沒什么好隱瞞的,就是為西班牙王國可能發生的動亂做准備。

卡洛斯二世國王的身體狀況現在時好時壞。今年年初又一次被重病擊倒的他,一度到了死亡的邊緣。在那個時候,各國使節都匆匆趕到馬德里,名為探望病情,實則各懷鬼胎。東岸駐歐全權特使高文剛也去了,並且和各國使節簡單聊了聊,回來後他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跟隨從們講當時的情景:「在一個沒有子嗣,即將死亡的老富翁床前,他的親屬們正在廝打,人人手里都有一份為老人代擬的遺囑,他們無一例外地希望老人在有利於他們自己的那份上簽字。」

不得不說,高文剛的這番話是把那些使者或者君主們的態度刻畫得入木三分了。當時卡洛斯二世病榻前的各國使者們,又有幾個真心關心國王的病情的?怕不是那些人一個個都在摩拳擦掌,准備等卡洛斯一閉眼,就根據遺囑拿走屬於自己的那份利益。甚至有的人可能還打著一旦遺囑不合自己意,那么就憑借實力搶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主意,可謂是群魔亂舞。

真正關心卡洛斯國王病情,並希望他好起來的大概就只有高文剛了吧。他強烈要求讓東岸醫生進宮來為卡洛斯國王進行護理,並警告各國使者,卡洛斯二世國王仍然是西班牙、西印度群島、秘魯、新西班牙、南尼德蘭、弗朗什孔泰、那不勒斯、西西里、米蘭、帕爾馬、菲律賓等地唯一的君主,在他去世之前,任何私下里的協議都是對國王本人的不尊重,是十分危險的行為,其後果可能導致戰爭。

聽了高文剛的話,各國使者神情各異,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不以為然,有的甚至怒目相對,總之非常精彩。高文剛這個時候也深刻認識到,必須保持一支具備一定戰斗力的部隊在身邊,不然在卡洛斯國王身後事上面他的話是很難引起其他人重視的,即便現在東岸已經是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流強國了,但實在太遠了,不是嗎?

高文剛設想中的部隊自然是第三混成團了——當然這是目前,未來可能不是第三混成團,因為會存在輪換——有這幾千人馬在手,關鍵時刻可以做很多事了。實在不行的話,正在進行艱苦磨合的北意大利聯軍難道是吃干飯的嗎?尤其是參加了聯軍的米蘭公國,人家都在密謀瓜分你了,難道不該站出來說句話嗎?你看,連干涉的理由都是現成的,多好!

毛君中校對這事也是很清楚的。說實話,他非常想參與這次「盛會」,但隨著卡洛斯國王的病情奇跡般好轉,他覺得自己可能趕不上的,因為自己出來日久,差不多是時候回國輪換了,這讓他感到非常遺憾。不過不管是誰來,他相信這事都能辦得妥帖。陸軍五個混成團,都是經過刻苦訓練且有一定戰斗經驗的,大家實力都差不多,誰來都一樣。

他只是擔心,萬一敵人傾巢而出,一下子搬出個好幾萬乃至十萬大軍的話,僅僅憑一個混成團的人馬,是否足以進行干涉。不過這事是高文剛甚至本土執委會諸公該考慮的事情,他們這些武夫還無法參與決策,只能到時候再說了。他總覺得,因為卡洛斯二世國王之死而釀起的繼承風波,未來可能會引發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這對東岸共和國乍一看很不利,但仔細一想也是個難得的機會,全看屆時怎么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