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南下與時機(2 / 2)

列席談判的東岸代表(盛德鴻、蔡安國)適時發話,解救了尷尬不已的薩伏伊方代表。他們也重提了薩伏伊公國可以整體加入北意大利聯邦的事情,組建一個完全由意大利人主導的國家,但被薩伏伊代表拒絕了,他們認為現在「不是好時候「。

談判到最後,形勢比人強,薩伏伊公國基本都同意了北意大利人提出的條件,簽署了《都靈條約》。第二天中午,都靈的聖保羅銀行就將戰爭賠款二百萬銀行里拉支票遞交到了北意大利人手上。與此同時,北意大利聯邦也終於得到了一塊中央直轄領地以及居住於其上的兩萬多居民,人、地都有了,算得上是一個標志性事件了。

未來的話,不管米蘭議會最終決定西進(基本不太可能了……)還是南下,北意大利聯軍在戰爭中獲得的土地肯定會有聯邦直屬的份額存在。甚至於,依照東岸人的意思,最好把大部分新占的土地交給聯邦議會管理,東岸政府也會給聯邦議會提供專業顧問,經濟投資也不會少,總之會讓這些土地繁榮發展起來。

當然最終如何還得看聯邦內部的操作。至少就熱那*亞人聞言,他們在亞平寧半島上的土地很少,科西嘉島也貧瘠不堪,因此他們非常渴望得到西西里島——在西班牙王國的行政區劃中,西西里並不僅僅指西西里島,事實上海包括其北面的撒丁島,一座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的大型島嶼——那里雖然同樣貧窮,但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地理位置也非常不錯,發展的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

至於那不勒斯,說實話威尼斯有點興趣,但托斯卡納的興趣更大。威尼斯看中的事那不勒斯的人口,那座城市頂峰時超過30萬人,後來因為戰爭、疾病、飢荒的原因減少了三分之二,不過經過這么多年的恢復後,現在又有了15-20人。周邊的人口更多,加起來可能超過150萬,兩百萬也不是沒可能,畢竟這些年西西里、那不勒斯被北意大利資本大舉滲透,農產品產量逐年提高,這都是有益於人口增長的——至少他們不用去北歐的阿姆斯特丹等地打工了,不是么?

威尼斯人的想法東岸人也有所了解,那就是在那不勒斯吸引移民,讓他們到達爾馬提亞海岸定居,稀釋當地的異族人口,穩固威尼斯的統治。比起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和土耳其人,還是那不勒斯人更親切一些。

比起威尼斯看中的人口,托斯卡納的科西莫大公更喜歡土地。他們家族一直是傳統貴族,至今還有著大量庄園和土地。土地產出谷物、水果、牲畜和小麥,庄園生產葡萄酒、奶酪和面粉,是最為傳統的農業經營者。因此,他們對於那不勒斯的土地非常感興趣,打算趁著大勢在聯邦一方的時候低價購買(巧取豪奪)一些,以擴大自家的產業。葡萄酒、奶酪、牛皮、羊毛、干果等生意,市場前景還是十分看好的,科西莫家族也有大量此類管理、經營人才,可以快速上手。

總之,不管是看中南方的人口還是土地,總之這是北意大利開明貴族、工商業資本的一次饕餮盛宴,南方無盡的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如果有的話……)、商業資源都將被他們瓜分殆盡。如果考慮到上述兩地之前早就被北方商人大量滲透的話,他們消化這些資源的速度很可能會超出人們的預期。北意大利聯邦也會猶如吃下了一顆大補丸,實力暴增,再也不是那些可以隨意被人忽視的小邦國。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南下的利益是遠大於西進的。南下可以收獲人口、土地、市場、港口(一般附帶航線資源),還可以加強與北非的貿易聯系,作用大多了。雖然與薩伏伊公國死磕並占領都靈等地也很有誘惑力,但凡事總怕對比。經過熱那*亞人和東岸人的聯合勸說,米蘭議會基本上已經傾向於南下了,特別是這會又已經與薩伏伊公國方面簽訂了和平協議。

那么,事情基本上就沒什么變化的余地了。1702年3月23日,在經過議會投票表決後,米蘭方面發出了最終指示,撥款戰爭特別經費兩千萬銀行里拉,用於南下作戰。

3月31日,兩個師的陸軍又重返科西嘉島,三天後,又一個師抵達。與此同時,大量物資開始往該島集中,填滿了當地大大小小的倉庫。當然了,這僅僅是准備而已,戰爭還不會那么快爆發,北意大利人還需要一點耐心,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而這個機會,似乎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