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書生忠義與誰論?骨朽猶應此念存(8K大章,求訂閱)(1 / 2)

白骨大聖 咬火 4012 字 2023-02-03

夜幕下的文武廟。

重新歸入沉寂。

跟白天時候的人山人海熱鬧景象。

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知道為什么。

除了道觀與和尚寺,像民間一些廟宇,一到晚上,總給晉安一種惴惴不安的陰森感。

不管是過去的人生。

還是現在。

反正都給他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按照民間老人的說話就是,廟宇不是寺廟,民間自己建的香火廟,最容易藏污納垢,供奉來路不明的野神。

而這些野神,並非正統神。

都是些魑魅魍魎魃魈魁變化的,然後蠱惑民間無知百姓,禍害鄉里,要吃童男童女或是妙齡少女以保佑一方平安。

這種邪性做派,一看就不是正神。

晉安魂兒飄到文武廟附近,看到晚上的文武廟雖然安靜,但廟外亮有不少燈籠,有不少衙門衙役正在巡邏著。

這些衙役雖然是習武之人。

但都是些只練了三兩腳武功的普通人,身上氣血還不足以旺盛到影響晉安。

怎么說晉安現在也是身懷六丁六甲符的人。

有十二正神罩著。

我上頭有人!

是正神!

不是野神!

豈是普通的元神出竅可比的?晉安連腰桿都挺得特別直了。

夜下籠罩下的文武廟,初看之下並無異常,即便到了夜晚,文武廟里的香火依舊旺盛,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晉安在今天白天時,就已從李言初處得知,文武廟有長明燈,長明不熄。

這里的長明燈,自然不是陵墓中的那種鯨魚油長明燈了。

古人智慧博大精深,早早就已發明出長明燈原理,在石刻的蓮花燈樓里,設置雙層機關,讓燈油能反復燃燒、冷卻、反復燃燒的再循環利用。

雖然這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長明燈。

但徹夜亮一晚是沒問題的。

到天亮時再掐滅了長明燈。

明知文武廟里的青錢柳有問題,晉安自然不會魯莽到直接進去,除非他犯渾。

晉安在文武廟附近觀察一圈,然後找了個視野最好的地方,神魂開始升高,打算借著找到的這片空曠地勢,一眼望盡文武廟內虛實。

他丈量過地勢了。

現在找的這片空曠地勢,正好可以看到青錢柳所在的位置。

而且兩者足足相距有百丈遠。

足夠他謹慎遠觀。

晉安頂著夜晚的濁氣,魂兒飄啊飄,越飄越高,他先是看到文武廟內亮起的一盞盞長明燈。

這些長明燈點點如繁星,照出文武廟內的地形、殿宇。

同時,也照到了青錢柳。

夜間的青錢柳並無異常,就跟白日時見到的一樣,清風徐徐,樹枝輕輕飄盪。

叮叮叮——

掛在樹枝上的一塊塊許願竹牌,在夜風下發出叮叮當當的碰撞,宛如風鈴般清脆悅耳。

「嗯?」

晉安眸光一動,凝視向青錢柳的樹冠下方向。

皓月當空。

月光照灑而下。

青錢柳下,一張案桌前,一名一襲月白儒衫的老儒士,身上浩然正氣,鐵骨錚錚,在案桌前奮筆疾書字畫。

看到這名中年儒士,晉安忽然想起一首詩——

書生忠義與誰論?骨朽猶應此念存。

這名老儒士身上的那股子正氣,此時的確是很應景這句話。

晉安看著在柳木下專注筆墨狂書的正氣老儒士,眉頭皺了皺,可惜離太遠,他無法看清老儒士在狂書什么?

相隔百丈遠,晉安又注視了一會,隨後悄悄轉身飄走。

他自然不會作死到夜探文武廟。

然後把自己深陷在險境。

而且今晚第一次元神出竅就這么久,雖說有六丁六甲符溫養神魂,可終究還是有些精神乏了。

晉安飄回住處。

但沒有馬上神魂歸位。

而是,開始找出身上所有銅子…還好,他身上散錢不多,而老道士是真的窮,兩人身上所有銅子加一塊,都未發現到銅錢葉片。

按照晉安的猜想。

那些銅錢葉片,應該是只有在元神出竅下才能看見,肉眼根本看不出來。

要不然早就被路過的道教高人或佛門高人,發現到昌縣的異常了。

但能夠元神出竅,又能在天地間自由游魂的高手,誰又會天天閑著沒事的元神出竅,並且還用元神盯著一枚毫不起眼的銅錢仔細檢查?

檢查完屋里所有銅錢,見並無異常後,晉安這才將六丁六甲符重新放回入肉身手掌中。

然後神魂歸位。

當回魂後,晉安肉身兩眼闔開,人站起身來卻傳來劇烈眩暈感,精神萎靡不振,臉上氣色微有些白。

晉安明白。

自己這是驚了魂,傷了魂,所以才會感覺到精神特別疲憊。

於是這一夜。

晉安一直捧著六丁六甲符,仔細揣摩,觀摩其上的十二正神神道韻律。

當翌日公雞打鳴,天地破曉時分,晉安收起六丁六甲符。

經過一夜的觀摩神道,精氣神溫養,他再次生龍活虎,恢復如常。

晉安目露喜色。

他這次敕封六丁六甲符,實在是太英明之舉了。

連連帶給他驚喜啊。

老道士睡了一覺,人醒來後精神抖擻,開始嚷嚷著要乘早去文武廟擺攤兜售他的黃符。

在老道士要出門前,晉安找上老道士,晉安攔住老道士,讓他今天別去文武廟擺攤了。

晉安的理由很簡單。

「老道,你的黃符我全包了。」

「今天別去文武廟擺攤賣啥黃符了。」

晉安還不等老道士回答,已經事先支付三兩紋銀,這三兩紋銀足夠買下老道士身上的所有黃符還綽綽有余了。

晉安自然不會跟老道士斤斤計較。

老道士雖然驚咦,但晉安的出手闊綽,倒是把老道士樂得眉開眼笑,眼睛眯成一條縫都快看不見眼睛了。

老道士本來也不喜歡文武廟,而且現在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就能全部脫手掉黃符,他很樂意,非常的樂意。

「小兄弟,老道我如今也是有錢人,走,老道我請小兄弟你吃倆灌湯包。」老道士手握三兩紋銀,頓時覺得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說話特別的有底氣。

晉安樂了。

「老道,你就不問問我為什么突然買下你所有黃符,又為什么阻止你去文武廟嗎?」

老道士朝晉安眨眨眼:「老道我跑江湖大半輩子,雖然不懂讀書人寫在書上的那一套套大道理,雖然看了月余也沒從讀書人的書中發現有黃金,老道我就一俗人,只知一個俗得不能再俗氣的道理,做人莫刨根問底,即便父子情深也會反目成仇,人生難得一回糊塗。」

「如果小兄弟你要說,自然不用老道我問,小兄弟你也會主動告訴老道我,現在不說,只是時候未到。」

老道士說完人已經出門,並急匆匆催晉安趕緊走啊,現在是廟會,外鄉游客多,等下去遲了,恐怕早攤就沒空位可坐了。

晉安看著毛毛躁躁的老道士,覺得老道走南闖北這么多年,能一直安然囫圇活到現在,或許最大的仰仗並不是一身本領,而是他早已經看透了人心與復雜的人情世故!

人情老練。

活成人精了。

晉安這邊才剛贊完老道士,等等,神特么的父子情深?

怎么總感覺老道士是在故意占我便宜?

其實並非是晉安不願告訴老道,昨晚他所看到的一切,主要是還沒想好以什么樣的措辭告訴老道士。

元神出竅,一路夜游,這已不是普通練氣士的本事了!

他身上的秘密終歸是太多了,所以事事都需要他謹慎措辭。

自知被老道士占嘴炮便宜的晉安,和老道士一路拌嘴,吵吵鬧鬧,老道士就跟個老男孩,老頑童一樣,心性年輕,總喜歡跟年輕人湊在一起。當這對一老一少喂完拴在院子里的貪嘴羊,剛准備要推門出去找食吃時,想不到大清早就有人來拜訪他們。

嘎吱——

當老舊的木院門,隨著從里面打開,站在門外,原本正要抬手敲門的馮捕頭,先是一愣,隨後朝晉安和老道士行禮:「晉安公子、陳道長好巧,這可是正要出門吃早食?」

「正好馮某也還未吃過早食,這些天一直都讓二位為衙里奔不停,今日就由馮某請晉安公子和陳道長一頓。」

「德善樓?八寶雞?」

老道士一直對八寶雞的醇香美味念念不忘。

馮捕頭苦笑:「現在時日還早,德善樓還未開門做生意。」

等一行三人找到個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僻靜,干凈,沒有太多外鄉游客鬧鬧哄哄的早攤點坐下後,晉安看著臉色憔悴,頂著大大黑眼圈的馮捕頭,問:「馮捕頭可是昨晚一夜沒睡,昨天一天都在搜查江底石碑上的地址?」

「正是,為了青水幫的案子,我已兩天兩夜未合過眼,看來不止他人看出來,就連晉安公子都看出來我的精神狀態欠佳。」

馮捕頭揉了揉太陽穴,嗓子有些沙啞,透著疲倦道:「看來等這次廟會事了,馮某向衙里告個假,好好休養一段時間。」

馮捕頭這是太過勞累。

有些傷神了。

晉安:「昨天找了一天,馮捕頭可是已找到想要找的東西?」

馮捕頭深呼吸一口氣:「已經找到。」

晉安驚訝:「全都是?」

馮捕頭鄭重點頭:「全都是。」

嘶呼!

老道士插嘴一句:「這是要把半個昌縣都夷為平地嗎?」

「這些人想干啥?」

老道士的話,讓晉安和馮捕頭陷入短暫沉默。

萬幸。

幕後黑手的陰謀沒有得逞。

不然到時候真的要生靈塗炭。

沉默了會,晉安又問:「那張縣令那邊怎么說?」

馮捕頭想了想,然後才回答:「張縣令已經派出兩路人馬,一路水路,一路陸路快馬加鞭,緊急趕往府城匯報此事。」

對於這個回答。

晉安倒是並不意外。

畢竟是牽扯到火葯案,的確是需要上報給上級行政單位。

晉安看著臉色透著疲憊的馮捕頭:「馮捕頭今早突然拜訪我和老道,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面對晉安的話,馮捕頭倒是搖搖頭:「那倒不是,這次牽扯出一樁又一樁大案,馮某主要是突然感到身心雙重疲憊,無法靜心,也無法入睡,所以想找個人說說話,去去心頭煩悶,可找遍全昌縣,也沒個值得深交,可以談談心中隱秘的人…最後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晉安公子和陳道長的住處。」

「馮捕頭這話不對啊,老道我怎么覺得,馮捕頭這是把小兄弟和老道我當成是開勾欄了?心情不好,就來勾欄聽曲解乏?」

老道士剛說完,蹬!蹬!

晉安和老道士齊齊搬著屁股下坐著的長條凳,遠離馮捕頭幾步開外,一副震驚的看著馮捕頭。

想不到馮捕頭你是這種人!

馮捕頭請自重!

馮捕頭懵了,然後臉黑的趕忙為自己辯解。

直到早攤老板端上來幾籠包子,晉安和老道士這才又重新坐回來,一邊吃,晉安一邊看似漫不經心的問一句:「馮捕頭,你在昌縣任職多久了,可有十年時間了?」

「馮捕頭對文武廟的了解,又知道多少?」

「是否詳細知道十年前,文武廟青錢柳一夜神異的事?」

馮捕頭咬一口肉包,又呼哧喝一碗溫燙豆漿暖身子後,思索道:「十年前的馮某,還只是一介小小武夫,並不在昌縣當差。馮某是直到近幾年,因為昌縣新知縣上任,衙里人手不足,府里這才把馮某調任到昌縣做了個捕頭。」

「對於文武廟與十年前的事,馮某知道的並不多,只有上任知縣才清楚吧,對了,趙捕頭應該也清楚此事。趙捕頭是昌縣當地人,十年前的事,趙捕頭應該會知情。」

馮捕頭一邊思索,回憶起更多記憶,一邊繼續回答道:「對於青錢柳,馮某雖不是很清楚,但幾年前我出於對青錢柳的好奇,也曾查閱過縣志和案牘,這青錢柳似乎牽扯到幾個朝代之前。」

「幾個朝代之前?」晉安大感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青錢柳的樹齡已有千年。

若真說起來,千年的時間,放在一些龍脈氣數短的朝代,已經能更迭三四個朝代了。

「根據縣志上記載,昌縣在幾朝之前,曾出過一名大儒,不僅學識淵博還能善騎射,為驅逐外族入侵,戰死沙場。好像文武廟的建立,就是跟這名大儒有關,被民間奉為氣節高尚。」

「但這事畢竟過去太久,而且關於幾朝之前的事,只是被隱晦模糊提及,所以馮某知道的也就只有這么多。」

大儒嗎?

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這個世道,能當得上大儒這個稱號的,可並不多見……

提及儒士,晉安便想到昨晚元神出竅見到的諸多種種,於是又問:「馮捕頭,昨晚衙里有沒有接到一個報案,說是在一個賭檔里有一名賭徒,意外跌倒猝死?」

馮捕頭驚訝望一眼晉安:「倒的確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