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專家評級(2 / 2)

逆流1982 刀削面加蛋 1129 字 2021-10-14

當初蘇聯集體之後,美國和歐洲正是靠著從蘇聯高薪挖到的頂尖微電子專家,才解決了他們技術上的一些短板,但是在對外宣傳的時候,因為國際話語權基本上都掌握在歐美口中,以至於國際上很多人認為蘇聯的微電子技術落後,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而在這三天交流會議中,段雲幾乎是全程參加,他暫時放掉了手頭的所有工作,傾聽了幾乎每一個蘇聯專家的發言,其中在某些技術領域,確實讓他感覺耳目一新。

段雲他畢竟也是一個微電子方面的專家,而且有的領先於這個時代20多年的技術理論,加上這些年一直在做這一產業的發展,所以他只需要仔細聆聽這些蘇聯專家的演講和發言,就能輕易的分辨出他們的技術實力是在哪一個級別。

所以段雲通過這三天的論壇交流會,很快就將發言的這200多名高級蘇聯專家做出了一個初步的定級和評價,最頂尖的一級,最普通的5級,一級的專家就相當於黃麗儀,蔣明煒這樣的國內頂級中科院專家的水平,其中幾名的水平還在黃令儀等人之上,至於三級的專家,不能說他們的理論水平差,而是他們研究出來的東西和國內最高水平差不多,甚至還有所不及,所以對於段雲來說,三級的專家學者可引進也可不引進,而二級和一級專家就是段雲准備重點引入的高級人才。

段雲和相關的工作人員利用這三天還專門做出了一個花名冊,詳細的記錄了每個專家的姓名和履歷,而在評級欄上,一多半的專家都屬於三級專家,二級的專家在這次訪華所有蘇聯專家中的1/4,不到50人,而一級的總共有7個人,其中包括領隊的明斯克信息大學微電子學工學博士教授阿納托爾達斯坦,以及聖彼得堡電工大學半導體電子工程系的教授阿爾費羅夫。

這7名一級專家是能夠接觸到當前蘇聯最強微電子技術的頂尖人才之一,另外幾名一級專家這是數學和軟件方面的工程師,他們在蘇聯及其加盟共和國內,也同樣是屬於最頂尖的那波人才。

但如果段雲想引進這些人才,付出的代價肯定是不低的。

對比於當初的韓國針對蘇聯的人才引進計劃,當時的烏克蘭專家只要聯系韓駐烏使館,就可以拿到簽證和機票,並可以提供一個月的工資,工資報酬沒有統一標准,視專家的個人資歷和貢獻大小,一般的1500~2000美元左右,知名專家3000~4000美元一個月。

段雲想和歐美以及韓國搶奪這些蘇聯人才,就要付出更高一些的代價,普通的專家可以開到2000~2500美元左右,知名專家可以開到4000~5000美元一個月,而像達斯坦和阿爾費羅夫這樣的頂尖級別的專家,針對他們目前收入的情況,以及歐美同級別專家的收入水平,段雲打算給他們開出年薪50萬到100萬美元的價格,並且還有相應的貢獻獎勵,這放在全世界,也算是非常高的薪資水准了。

雖然一家中國企業開出高達上百萬美元的年薪似乎有些嚴重脫離實際,甚至有種得不償失的感覺,但實際上段雲內心早有盤算,因為在他看來,一般的蘇聯高級工程師肯定是遠遠不值年薪百萬美元這個價錢的,但是頂尖蘇聯工程師則不一樣,因為這些人接觸的都是蘇聯最高水平的微電子和極其相關技術,他們的到來,能夠給中國帶來的技術可以迅速提升國內微電子相關產業的水平,這些先進的技術,絕對不是幾百萬美元就能夠輕易買來的,國內又想研發出同類的技術,付出的代價恐怕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