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國產文泰來聯盟(2 / 2)

逆流1982 刀削面加蛋 1117 字 2021-10-14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段雲很干脆的回道。

在段雲看來,研發國產電腦系統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尤其是在90年代初的時候,因為受限於硬件,各種操作系統的代碼都相對來說比較短,對比後世 windows系統動輒幾百萬行的代碼,現在的windows系統最多也就十幾萬行代碼,遠沒有後世電腦系統那么復雜以及那么多的功能。

所以現在開發電腦系統,最多有一兩千萬的經費就已經綽綽有余,對於當前的天音集團來說,算不上什么大數目。

而一旦新的國產電腦操作系統和自己的天音電腦形成匹配,那么將來段雲的天音電腦將會毫無懸念的成為國產電腦的霸主,這就好比當初美國的文泰來聯盟。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文泰來」聯盟進展得十分順利。當時,英特爾處理器內存較大,相應地,配備英特爾處理器的個人電腦價格較高,而人們傾向於購買比較便宜的電腦。同時,來自微軟的windows系統基本上獨霸市場,於是windows系統推出了占用較大內存的程序,促使人們購買配備英特爾處理器的個人電腦。

此外,任何電腦廠商只要選擇了英特爾或微軟其中一家,就等同於連帶選擇了另一家,兩者很難分開。

個人電腦產業中,「文泰來」聯盟的本質不僅是指它們占據了個人電腦市場90%以上的份額,更是指英特爾的芯片(硬件)與微軟的windows系統及應用(軟件)兩者進行最佳結合、協同更新,最終拉動了整個產業。

另外段雲這么做,也是為了狙擊當前在國內電腦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聯想公司。

聯想之所以能夠崛起成為國內第一電腦品牌,並非楊元慶的功勞也非柳傳志的功勞。

最大的歸功於其背後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正是中科院的持股使得聯想可以快速獲得國內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訂單,另外柳傳志還有一個負責買辦的父親,這個是聯想早期崛起最為關鍵的因素。

當初聯想集團在香港遭遇虧損之後,原本公司已經瀕臨破產,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聯想集團拿到了國家政府部門大量的采購訂單,這無疑就是給聯想送錢,也正是靠著政府的訂單,聯想最終起死回生,並在幾年後順利成為了中國電腦的第一品牌。

如果沒有政府及各類國企的訂單,那么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聯想。

當時的競爭對手ibm技術確實是百倍於聯想,但是ibm在國內並沒有獲得官方的支持,所以ibm在如何厲害,在國內市場照樣被聯想吊打,因為90年代,國內能使用電腦的私企及個人用戶少之又少,使用者基本都是政府和國企。所以聯想的崛起並不是靠競爭,而是靠股東和家世背景獲得的政策競爭優勢。

而段雲就是想依靠投資國產系統研發,把國產操作系統和自己的天音電腦相綁定,從而取代聯想,獲得大批量的政府和企業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