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781 字 2021-01-18

……

下午回到翰林院,所有翰林都要將自己整理好的文稿呈遞,因為這年頭沒有記之法,每個字都要完完整整記錄顯然不太可能,就算將所有人記錄的文稿整理出來,也未必能將之前經筵所講內容全數理清。

不過沈溪卻能在事後稍作回憶,便把他聽到的內容具體詳列出來,等所有文稿交到朱希周那里時,朱希周看了滿滿當當十余頁紙,不由驚訝地看了沈溪一眼,但他什么都沒說,直到黃昏下工時,他才找機會對沈溪道:「沒想到沈修撰如此用心,你這一份,恐怕頂得上翰林院所有同僚之功了。」

沈溪行禮道:「懋忠兄過贊。」

朱希周與沈溪出了翰林院,一路敘起了家常。

從朱希周跟沈溪相處這些時日,已經感覺到沈溪能力非同一般,就算沈溪平日看起來有些懶散,但在修撰《大明會典》上,但凡經沈溪之手整理出來的文稿均挑不出任何毛病,甚至沈溪還會對原來修撰過的典章進行一些「修補」,事後證明沈溪所增添內容並非憑空杜撰,而是不同史籍記錄中錯漏之處,今天他又覺沈溪有「過耳不忘」的能力,更想與沈溪親近一些。

因為翰林院升遷考核即將到來,朱希周不出意外必會晉升為侍讀或者侍講,他已站在「上官」的立場,希望跟沈溪這個「下屬」搞好關系,為他以後在翰林院中的展鋪好道路。

「……沈修撰,你覺得,在經筵上進呈的奏本是出自謝閣老,還是王學士?」

朱希周突然拿這事問詢沈溪,之前很多人都表明自己的看法,唯獨沈溪對此似乎漠不關心。

其實沈溪是無話可說,畢竟寫奏本的就是他自己,而且他還不能據實相告。

沈溪搖了搖頭,表面上看是他表示自己不知道,但真正要表達卻是兩個都不是。

朱希周嘆道:「看來陛下要過問洪武末之舊事,說來奇怪,前些日子王學士叫人將洪武末和永樂初年部分法典與沈修撰整理,沈修撰最後可有整理上呈?」

翰林院中人之所以都懷疑是王鏊寫的這奏本,主要是因為王鏊在經筵上突然提出洪武、永樂年間的一些典章制度。

若王鏊直接拿大明朝開國的那些典章制度來說,反倒不會讓人懷疑,畢竟自大明開國,歷朝經筵中皇帝最喜歡讓經筵官講《皇明祖訓》、《祖訓條章》、《太祖御制》以及各代皇帝的《實錄》、《寶訓》,可王鏊卻直接揪住太祖臨終前那幾年和永樂頭幾年大明朝典籍說事,再加上先前他叫翰林院的人幫助整理這段歷史的典章制度,才讓人覺得他是「早有准備」。

只是朱希周等人都沒想到,幫王鏊整理這些文案的沈溪才是「罪魁禍」。

沈溪這次沒有回話,而是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一點頭,便讓朱希周以為沈溪整理好之後把資料交給了王鏊,但事實卻是沈溪自己整理好後寫了奏本上呈給弘治皇帝。

沈溪就算要遮掩自己寫了奏本這件事,也不能說得太明白,因為事情早晚有敗露的一天,若他現在有意欺瞞,回頭朱希周等人會質問他,你不是說此事與你無關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可沈溪就這么搖頭、點頭,就算朱希周等人覺被騙,沈溪也可以冤枉地作出解釋……不好意思,不是我有意欺瞞你們,而是皇帝不讓我說,於是我三緘其口,我其實已經隱晦地表達了,只是你沒准確領會到而已。

朱希周又嘆:「如今陛下讓翰林院整理洪武三十一年以後的典籍,實在棘手啊。」

沈溪問道:「翰林院書庫里沒有封存相關的內容嗎?」

朱希周無奈搖頭:「早前在修書時,就曾多番查找而不得,沈修撰你自己不就幫王學士整理過嗎?」

「事情如今已過去百年,突然提及靖難……若整理不當,惹怒陛下,我翰林院上下恐怕都要受到遷責。沈修撰這幾日回去也最好多翻閱些典籍,看看是否有能派上用場的文字記載。」

沈溪頷允諾,這事情對他來說並不難,因為大明建文年間頒布的那些新政,他多少都有些了解,而且他還知道是些什么人作出記錄,在哪些典籍之上可以查閱到。

只是這些典籍要到萬歷年間為建文恢復年號之後才逐漸顯現於世,當下就算民間有所藏,也是在少數藏書家手里,不過沈溪很快想到一個人,肯定能幫到他,只是這個人住得有點遠,但他相信這個人在不久的將來便會到京城。

************

ps:第三更!

這一章是為所有書友加更,謝謝你們的支持!如果大家手頭還有保底請助天子一臂之力!

謝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