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747 字 2021-01-18

接下來商議的事情,就算又是跟朝廷伸手要錢要糧,或者涉及到彈劾、扯皮那些破事,弘治皇帝都一一認真聽了,並積極作出回饋。

由始至終,沈溪沒機會插一句嘴,他覺自己在朝議上顯得很多余,就連那些寺司的四五品少卿都能搭茬,而他卻沒那資格,因為朝堂是最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他地位低自然就沒言權,皇帝也不會主動詢問他的意見。

朝議,在一種相對緩和的范圍中結束。

百官即將行禮告退時,朱祐樘突然往人群最後面看了一眼,吩咐道:「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

謝遷趕緊給弘治皇帝打個眼色,朱佑樘這才想起來,連忙改口:「……右庶子,暫且留下,朕有事細說。」

除了沈溪,弘治皇帝沒留旁人,也就是說,朱佑樘這次是單獨召對。

所有大臣都退下後,沈溪恭謹地立在那兒,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面對皇帝,他必須要小心謹慎,一句話不慎都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有明一朝,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開玩笑,想想大明殺了多少文臣就知道在這個朝代當官是多么危險的一件事,必須得如履薄冰對待。

朱祐樘笑著從面前案桌上擺放的一沓奏本下面,拿出一份,打開來看過,道:「沈庶子,這是你上奏條陳東南沿海防備事項,朕看過,提議很好。看來你是用心了。」

沈溪心想,這不過是謝老兒把我叫到家里,我在推辭不掉的情況下倉促寫成,哪里用心,根本是依靠腦子里的一些常識臨時總結出來的。

但得到弘治皇帝誇贊,沈溪還得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恭謹地回答:「回陛下,為大明邊疆防備獻策,乃臣子本分。」

「好。」

朱祐樘擊掌而嘆,感慨地說,「沈卿家年紀輕輕,卻文武全才,之前派爾往泉州,不過是做使節,卻能降服佛郎機人,護我大明海防安穩。前兩年北疆一行,本是替兵部送炮,未料……呵呵,劉尚書為你請功,說當時他已處於絕境,你帶著十門火炮前往榆溪助陣,一戰奏功,居功至偉……」

沈溪聽到這里,心頭暗自震驚:「劉大夏啊劉大夏,你終於良心現了,這會兒為了讓我去東南沿海,居然不惜把當初我的功勞上奏皇帝知曉。不過……你這奏請是不是晚了點兒?」

朱祐樘幽幽一嘆,道:「……當時劉尚書未與沈卿家請功,乃是為維護邊關之穩定,如今他向朕自請罰奉,以懲不能論功請賞之過錯。朕今天就代他,向沈卿家你說聲抱歉。」

沈溪趕緊道:「為陛下和大明驅除外夷,為臣之本分,不敢居功。」

「甚好。」

朱祐樘暢快地笑了起來,他對沈溪如此謙和的態度非常滿意。

當皇帝的,都喜歡那種明明功勞很大,但卻從不主動爭功的大臣,尤其是像沈溪這么年輕的官員,更是得到他的欣賞,「東南沿海匪寇盛行,地方多有奏請,朕不知該派何人前去。見到沈卿家這奏本,有些話,想問個究竟……」

朱祐樘知道沈溪以牛車陣破韃靼鐵騎的壯舉,對沈溪多了幾分信任,居然單獨召對沈溪,問詢沈溪關於平東南沿海匪寇的良策。

沈溪准備了好幾天,對於弘治皇帝的提問,可謂對答如流。

沈溪所提,不過是地方上自行納糧,兵員從地方衛所征調,然後在地方征調民船為戰船,平定沿海的海盜和倭寇,保大明海防安穩。

另外一條,就是整頓吏治,東南沿海一向山高皇帝遠,再加上大明中葉時,東南沿海很多地方都非王化之地,********凸顯,叛亂時有生,沈溪提出很多歸化少數民族的想法,又提及一些緩和地方矛盾,休養生息等一系列安民措施。

「……沈卿家所提甚合朕意。」朱祐樘最後道,「與汝對談,卿家每一言均有見地……頗為老成啊。」

第一次面聖,沈溪不但不緊張,臨場對答、回話都合理有據,基本皇帝問什么,他能馬上答出來,許多見地連皇帝也要思索半晌。

劉健、李東陽、謝遷這樣的老臣都無法做到如此對答如流,難怪弘治皇帝有此一說。

沈溪自謙道:「臣只是在進宮前有所准備,並非老成。」

************

ps:第一更送上!

今天天子力爭四更,如果成績好的話或許會有五更,請大家多多支持,打賞、月票什么的多多益善哦!(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