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759 字 2021-01-18

沈溪的車駕離開海豐縣城,士紳卻突然有了一種依依不舍的錯覺,來的時候不覺得有多歡迎,可走的時候卻感覺這位督撫大人非常「親切」。

最好督撫大人能留在海豐不走了,管他閩粵一代的海盜和倭寇,最重要的是保住我們海豐一縣之地的安寧就好。

相聚總是短暫的,沈溪雖然叫人把城中所有告示都收了回來,但他沒准備再回海豐,就算將來要回廣州府,也是乘船南下。

在別人念著他的好的時候,沈溪正悠然躺在馬車上睡大覺,為了跟任文獻要錢糧,他又折騰了一宿沒睡。

離開海豐縣境,三軍沿著官道北上,過碣石衛往惠來縣方向而去,在惠來縣他會再跟地方討要一筆軍資,隨即就要在海門所與船隊會合,看情況是否再進一次潮陽縣城,之後便全力准備攻打南澳島。

如今南澳島被標注為「南澳山」,因大明在海岸附近施行禁海,使得南澳島一直都荒無人煙,成為海盜和倭寇盤踞的樂園。

島上有數百盜匪,具體勢力不詳,儼然一個獨立的小國,而這些海盜平日里主要差事就是劫掠商船,又或者是上岸與走私商人接洽和交易,買賣人口和貨物,甚至上岸劫掠地方百姓。

東南沿海一代,大多數村寨都得修築防御設施,一個小村寨就是一個小城,必須要保證城寨內居民的安全,指望官軍平寇等於是送死,因為地方衛所官兵大多數時候都會當縮頭烏龜。

世襲的軍戶,對於征戰沙場贏得榮譽無感,沒物質上的刺激根本就沒人願意拼命,所以寧可放任海盜和倭寇展。

許多百姓不堪被盜匪襲擾,到天災年景,他們可能會直接落草為寇,與朝廷作對。

白天沈溪躲在馬車里休息,晚上到了驛館或者是營地,很晚才休息,沈溪覺自己仿佛成了夜貓子,日夜顛倒的結果就是晚上做事更有精力。

這個壞習慣一方面是白天在馬車上確實干不了什么事情,索性睡覺,另一方面就是前世帶來的陋習,作為一個後現代人類,對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非常不適應,不熬到三更半夜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粵省河流眾多,要說6路行軍最麻煩的就要數渡河,需要臨時尋找渡輪,糧食和人要分批運,過河後需要修築一定的防御工事防止遭到偷襲,斥候更是要先行出二三十里探查周圍的環境。

後半段路程,因為隨軍的民夫和運送的物資多了,再加上這么舟車換乘折騰,一天行軍四十多里都很困難,沈溪算了算日子,想在三月十六之前抵達海門所不太可能,只能把時間推遲到三月十八。

從海豐出四天後,三月十六,大軍抵達惠來縣城,因為走的是沿海官道,沈溪沒有去跟內6府縣伸手要錢糧,進城後沒有拐彎抹角,直接找到惠來知縣簡芳,把自己索要錢糧的數目報了過去。

簡芳對此態度很直接,來日清早便將錢糧籌措完畢。

跟海豐縣上下不情不願不同,惠來縣如今正在遭受匪寇襲擊,地方衛所官軍不作為,巡檢司又派不上大用場,地方鄉紳已開始自訓練鄉勇保衛家園,沈溪領兵到來,對惠來縣上下來說簡直是大救星。

把錢糧交給沈溪統帥的官軍,讓官軍來平盜匪,總比養活那些習慣拿鋤頭的鄉勇更加務實。

沈溪開口索要三百石糧食,紋銀一千兩,在簡芳看來沈溪這是看不起惠來縣的鄉紳,簡芳直接表示,會籌備一千六百石糧食以及五千兩白銀,以及衣物、軍服、兵器等等,而且還是現成的,地方士紳很快就會把東西送來。

就算來不及在一日之內送到,也會之後補運到海門所,甚至惠來縣還能籌備一定的攻城器械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南澳島上盤踞的海盜和倭寇眾多,可能有難以攻陷的山寨,需要用到。

回到驛館,縣衙那邊已經派人送了些必要物資過來,甚至有地方士紳向沈溪孝敬,都被沈溪直接列在清單上,充作軍需用度。

荊越高興地說:「大人,看起來還是惠來縣這地方好,再看看海豐縣,嘖嘖……不能比哪。」

沈溪心想,如果讓海豐縣天天遭受海盜襲擊,有了切膚之痛,相信海豐縣上下對平匪的熱情會比惠來縣更加高漲。

整理清單的事會有人來做,沈溪才進去洗了把臉的工夫,出來後,卻是縣衙又派人送了雞鴨魚肉和蔬菜來,還送了一大批去城外軍營,說是犒勞三軍將士。

仗沒開打,就先用好吃好喝供著,這也是得知沈溪領兵南下平了廣東南部不少盜匪城寨,現在是把沈溪和他的官兵當祖宗一樣供著,過幾天,這些大頭兵就要去戰場上與匪寇拼命,可能真的就要去見祖宗,先送點好吃好喝的也當是送斷頭酒。

惠來縣衙雖然沒開席,但縣衙的人接連不斷往驛館這邊送東西,讓沈溪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他本來是來伸手要錢要糧的,現在人家主動把錢糧送來,突然覺得缺少點兒什么。不過士兵們很高興,走了十多天,又是打象頭山的山賊,又是一路辛苦趕路,現在終於稍作安頓,還有肉吃,正好大快朵頤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