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三章順應潮流(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690 字 2021-01-18

「今日你可是在營地內被人帶走,誰敢保證派到你身邊的人不是害你之人為今之計,只能送劉公公離開之前朝廷曾下旨召劉公公回京,之後本官出征,又臨時將你征調到西南擔任監軍」

「這樣吧,本官寫封公函給你,你帶上它回京述職,如此朝廷便不會追究劉公公以為如何」

劉瑾聽到沈溪的話,滿臉都是狂喜,但隨即他又覺得如此做大為不妥,怕沈溪改變主意,立即低下頭,裝作一副平靜聆聽的樣子對於劉瑾來說,能早日回京,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此時沈溪可不會告訴劉瑾京城已出現變故,弘治亡故少太子已登基的消息對於廣西之地的官員和百姓來說尚屬於秘密,以這時代的消息傳遞速度而言,消息應該已經到了湖廣、江西和福建,現在兩廣以及雲貴估計都還無從得知。

劉瑾低眉順眼地道:「這怕是有些不妥吧」

沈溪道:「如今西南戰事已基本結束,讓旁人傳遞消息,有些不太保險,不如劉公公以監軍之身將捷報帶回京城,如此必能領功受賞不知劉公公是否願意前往」

劉瑾心中千願萬願,卻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思考半天才點頭:「既然沈大人如此說了,那咱家恭敬不如從命不知幾時出發沿途又有何照應」

剛才還說不想去,現在卻問幾時出發,顯然對劉瑾來說越快越好,一邊能躲過恐怖的暗殺,一邊還有機會請功受賞,最重要的是能早點兒離開廣西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劉瑾怎么想都覺得此行太劃算了。

沈溪道:「宜早不宜遲,劉公公在軍中生命隨時受到威脅,本官自然要想辦法確保劉公公毫發無損地回京本官會派人沿途護送,至於帶回京城的奏本,本官也會馬上書寫,劉公公稍候片刻」

劉瑾點頭:「多謝沈大人了,咱家便在這里等候」

從帳篷出來,雲柳跟在沈溪身後,問道:「大人,就這么放過劉公公他回去後不會亂說吧」

「他能說些什么又知道什么就算最後弄清楚是我動了殺心,他能把我怎么著不成」

沈溪笑了笑,搖頭道,「這幾年我都沒有回朝的打算,跟他並無交集,他有本事在京城呼風喚雨,也跟本官沒多大關系」

雲柳依然大惑不解,問道:「大人,其實就算不殺他,也未必需要送他回京,作何要如此折騰一番」

沈溪若有所思:「很多事,跟你說了,你也不懂。時局如此,非我個人之力能扭轉,如今朝中矛盾根源是什么朝官集團勢力太過強大,幾乎已可跟皇權抗衡,少太子登基後,形勢更為明顯。」

「如今能改變這一狀況的,不是文官集團自省,而是有新勢力崛起,如此才能做到權力的平衡雙大勢力互相斗法,最後一方決出勝利,那時無論哪方失勢,都必然倚重皇帝如此皇權才能凸顯出來」

以雲柳的見識,自然聽不懂沈溪說什么。

沈溪不會跟雲柳詳細解釋,在他看來,若是沒有劉瑾這樣一個「人才」,宦官集團要想在正德初年崛起非常困難,畢竟劉健和李東陽是三朝元老,勢力遍布朝野,沒有決絕的手段,很難把大勢搬回來。

沈溪心道:「與其說我是順應歷史發展,撥亂反正,重新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還不如說我是為自己我可不希望將來朝堂上斗爭的對象是那些掌握社會輿論的文官。」

「我可以跟劉瑾斗,甚至可以殺了他,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卻永遠不會跟劉健和李東陽等素有賢名的文臣斗,因為我無法像劉瑾那樣卑鄙無恥地殘害忠良,既然我做不到,必然斗不過那些老謀深算的文臣,將來我的命運要么是黯然致仕,要么永遠被隔絕在核心權力外。這絕對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出於如此考慮,我必須要將劉瑾送回京城,讓他有機會接觸權力核心,我先種下劉瑾跟張永不和的種子,相互仇視,將來張永等太監就會像歷史上那般成為反骨仔,幫助我將劉瑾趕下台,如此劉瑾即便權傾朝野,也興盛不了幾年。」

「就算劉瑾是歷史上富有爭議的宦官,或許對歷史的發展有益,但也不過是我安排的一枚棋子罷了我以後要做的,就是舉起正義的旗幟將你干掉,既順應歷史,又符合我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帶著如此想法,沈溪沒必要強留劉瑾在自己的軍中,既然朱祐樘已賓天,最好快點兒將劉瑾送回京城,到他該去的舞台上。

此時的劉瑾,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沈溪的棋子。在他看來,如果沈溪要殺他,就沒必要救他,但他這樣的白眼狼根本就不會領別人的情,迫不及待想回到京城,覺得京城才是他發揮的舞台,只要他巴結上太子,順著太子的喜好行事,就一定能飛黃騰達。

沈溪很快寫好上奏朝廷的奏本,交給雲柳道:「你去拿給劉瑾,我不親自去了,再派幾個人護送他北上,沿途一定要保護好他的安全。他到京城,遠比他死在路上意義更大,所以不要考慮殺人滅口的事情,一切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