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2285 字 2021-01-18

謝遷看著沈溪,許久後,搖搖頭,長長地嘆了口氣,道:「唉,你這小子,做事一點章法都沒有,連累人心驚膽戰不說,居然還會向人甩臉色。」

「不過,老夫大人有大量,不跟你這小子一般見識,這樣吧,只要你能保證陛下不出事,再就是一心跟劉瑾相斗,老夫以後不會再干涉你的決定,甚至全力配合你行事,這下總該滿意了吧?」

沈溪知道,謝遷能把話說到這一步,已經是最大的寬容,當即行禮:「那學生便在這里謝過謝閣老!」

……

……

沈溪跟謝遷的矛盾一共持續不到兩天,便冰消雪釋。

這對忘年交再次恢復了和睦。

謝遷回到家中,私下獨處時仔細揣摩,越想越覺得沈溪行事如同天馬行空,不拘常理,效果還出奇的好,不由咧開嘴直樂。

「沈之厚看起來年輕氣盛,之前跟老夫吵得面紅耳赤,本以為他是翅膀硬了管不住,卻未曾想他做這一切目的,是跟劉瑾斗,甚至他激怒老夫,也是為制造假象……劉瑾讓孫聰到老夫身邊告密,其實是想讓我跟沈之厚產生矛盾,卻未料小家伙早就把一切算計到,還把老夫利用了一回!」

徐夫人進到書房,見謝遷笑盈盈坐在那兒捋著胡須想事情,連自己進門都沒現,不由好奇地問道:「老爺因何高興?」

謝遷聽到這話,臉色瞬間冷下來,看著妻子,反問道:「我幾時高興了?」

徐夫人一時不知該怎么應答。

恰在這會兒謝府門房進來稟告:「老爺,刑部屠尚書在外求見,說是有要事跟您商議!」

「屠勛?讓他進來吧,夫人,沒事的話,你先回後院,我這邊要會見客人!」謝遷擺擺手,故作姿態。

徐夫人沒好氣地道:「老爺現在心里有事也不跟家里人說了……不過老爺能把事情想開,留在朝中當官再好不過,別沒上年歲,卻老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年老昏聵,一直嚷嚷著回余姚老家,如今丕兒剛入朝,有老爺在,他仕途才能一帆風順,若老爺離京賦閑,怕是沒人待見丕兒。」

謝遷怒道:「你把朝廷當什么了?父子同朝為官,更需要避嫌,老夫是那種任人唯親之人?」

說到這里,謝遷現自己說話的底氣有些不足,仔細回想了下,自己好像真是任人唯親,否則不會把沈溪捧得那么高,正是因為他從來都把沈溪當作「自己人」。

徐夫人作為謝遷結妻子,跟謝遷單獨相處時不會太給丈夫面子,扁扁嘴,轉過身便走了。

這讓謝遷更加不爽。

就在謝遷在那兒生悶氣的時候,屠勛在門房引領下來到書房。

謝遷定了定神,起身迎接,隨口問了一句:「屠尚書大駕光臨,不會是要跟老夫說沈之厚的事情吧?」

屠勛無奈地道:「於喬既知曉,何必問呢?朝堂上的情況你也看到了,退朝後,朝野間幾乎炸開鍋,說什么誘敵深入,怕是這件事很快就會傳遍京畿之地,那時連韃靼人細作都會知曉!」

謝遷一臉的不耐煩,道:「知曉就知曉吧,老夫還巴不得韃靼人知道這一切都是我大明朝廷使出的計策,那時韃靼人必將會撤兵,如此也就免去陛下御駕親征這一隱患,不正好嗎?」

屠勛嘆道:「話是這么說,但就怕韃靼人明知此乃我大明詐敗,卻趁機犯我疆土,韃靼兵馬之威,於喬你不是不知,若其卷土重來,再度圍困京師,敢問這京師防備還能跟三年前一樣固若金湯?」

謝遷作為大明輔,為所有文官所仰仗,朝廷出現什么問題,大臣們先想到的便是找謝遷解決。

關於沈溪提出的強兵國策,無法得到文官集團支持。

儒家中庸思想嚴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能相安無事最好不要主動找茬,所以當韃靼人犯邊時,大明文官先想到的是保證自己的利益,邊疆被劫掠沒事,只要別搶到自己頭上就行,大明皇帝不能出一點兒問題,還要確保京城的絕對安全!

但沈溪卻沒有這種因循守舊的思想,這也是他無法得到大臣認同的根本原因。

謝遷原本可以拿沈溪所說的那些道理進行勸解,但奈何不能把一些秘密泄露出去,尤其拿出兵這件事忽悠皇帝進而對付閹黨,始終不那么光明磊落,而且謝遷現在對沈溪也不是完全放心。

謝遷生怕沈溪只是隨便找個借口搪塞他,最後還是讓朱厚照御駕親征帶兵殺往邊關,現在便蓋棺定論,等事情出了他連個轉圜的余地都沒有。

謝遷思索了好一會兒,才道:「兵部之事,屠尚書最好親自去兵部走一趟,或許沈尚書會給出明確的答復。我這邊回答不了你,你也可在朝堂上跟陛下提及!」

謝遷說話的時候顯得很不耐煩,最近許多事讓他肝火旺盛,稍微一刺激便心浮氣躁,不太想跟屠勛做更多解釋。

屠勛生氣了:「於喬,你身為內閣輔大學士,此等事不應該由你跟陛下說嗎?沈之厚可是你舉薦回京的,本指望他回朝跟閹黨斗,誰知他履任兵部尚書後完全就是胡作非為,朝廷上下都無法接受他的行徑,到現在你竟然還替他說話?」

謝遷抬頭打量屠勛,一臉吃驚的表情:「我幾時替沈之厚說話了?朝堂上,我屢屢向陛下痛陳他的過錯,難道你沒聽到?」

屠勛道:「於喬,你的心思我會不明白?你想借沈之厚的手扳倒劉瑾,但你就不怕他倒向劉瑾?那時他手上有兵,反倒會成就劉瑾野心!現在劉瑾對於五軍都督府尚未掌控,可一旦兵權在手,後果就難以預料了!」

謝遷厲聲道:「別的事你怎么說都行,我聽之任之,但涉及劉瑾之事,你得完全相信沈之厚,他不可能投靠閹黨,難道你忘了沈家那把火?」

聽屠勛攻擊沈溪人品,謝遷終於忍不住了,直接黑下臉來,沖著屠勛火。

屠勛本來有話要說,但見到謝遷的態度,又把話頭咽了回去……他原本想說,沈家那把火太過蹊蹺,或許是預謀作案的結果。

屠勛是刑部尚書,斷案經驗無比豐富,經過刑部精兵強將調查後沒有絲毫證據表明那把火跟劉瑾有關,反而火災現場存在許多疑點,懷疑事情跟沈溪脫不了干系。

屠勛道:「於喬,既然你相信沈之厚,那就應該提醒他,幸好此番陛下不是即刻御駕親征,但若宣府戰事沒有按照沈之厚設想的那般展,怕是大明江山社稷就要毀在他手中……你謝於喬不想成為大明的罪人吧?」

謝遷怫然作色:「有些話,我自然會提醒,沈之厚是否接受又另當別論,老夫不會強行改變什么。」

「陛下已勒令司禮監、內閣和都察院皆不得干涉兵部之事,你屠東湖若是覺得不妥,還是你親自去向陛下陳述積弊為好!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