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2471 字 2021-01-18

謝遷搖頭苦笑,可不認為朱厚照的「胡作非為」可以用「他還是個孩子」這樣的理由來搪塞。

張太後熱切地道:「謝閣老就算受了委屈,也請看在哀家跟皇兒寡母孤兒的份上,一定要留下,就當是哀家對謝閣老的哀求」

跟以前張太後對謝遷的態度一樣,張太後已不是拿身份地位去壓迫,反而求著對方堅守內閣輔的位置。

或許在張太後看來,只有謝遷這樣的老臣才能匡扶兒子,就算沈溪再有本事,也太過年輕,老喜歡跟他兒子做一些不著調的事情。

這算是一種盲目的信任。

謝遷回禮:「太後言重了,老夫只能說盡力而為,不過之前陛下在朝會時直言老臣昏聵老邁,屍位素餐,老臣已遞交乞骸骨的奏疏,或許過不了幾天就會離朝,老臣能力有限,望太後娘娘見諒。」

說完,謝遷恭恭敬敬跪下來磕了個頭,然後站起身,沒有跟張太後告辭,便就這么出了永壽宮暖閣。

謝遷的背影消失在宮門外,張太後仍舊站在那兒,目光中滿是哀傷,一種復雜難明的情感充斥其中,最後她微微閉上眼,眼角淚水劃過。

「太後娘娘,謝閣老他」

高鳳本想說什么,可當他看到張太後似乎黯然流淚時,趕緊把目光避開,低下頭裝作什么都沒看到。

張太後語氣凝重:「讓謝閣老回去吧,他能做的已經做了,朝堂上有誰跟他一樣不顧一切去勸諫皇上呢在朝這么多年,一心為大明江山社稷著想,他累了,就算劉瑾當道時那么艱難,他也撐過去了,可如今的情況,分明比以前更為嚴重,誰能挽狂瀾於既倒啊」

永壽宮內安靜異常,沒人敢跟張太後說什么。

「噔噔噔」

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卻是夏皇後從屏風後走了出來,目光中帶著迷茫,乃是真真切切的不知所措,因為以她的智慧和閱歷,根本理解不了為何自己的婆婆會哭。

張太後看著兒媳,搖頭輕嘆:「皇後,哀家跟謝閣老見面的場景,你看到了,我們說的話你可有聽到」

「嗯。」

夏皇後微微頷,目光中仍舊滿是疑惑,不明白為何張太後要跟她說這些。

張太後道:「你雖然是六宮之主,但也是這個身份害了你,讓你在宮闈內沒有得到真正妻子應該享受的一切,但你的痛苦絕對不是你一個人經歷的,謝閣老,哀家,還有朝中許多人,都在經歷同樣的痛苦哀家能為你們做些什么呢」

夏皇後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婆婆,神色堅定:「孩兒沒什么,不覺得痛苦。」

張太後臉上露出寬慰的笑容,跟夏皇後相處的兩年時間里,她當然能夠察覺兒媳不是騙她,因為這個蠢萌的兒媳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眼里的世界異常單純,沒有那么多復雜的東西計較,每天只要有吃有喝,有人陪著玩,就好像一切都無所謂,不再有非分之想。

不過寬慰之余,張太後又感到慚愧,對夏皇後的負罪之心更加濃厚。

張太後道:「皇上終究會回宮,他在外面總有一天會玩膩,每一個胡鬧的孩子,都要找到屬於他的歸宿難道一個人會這么無限期地胡鬧下去,永遠都不停歇么絕對不會皇上有福,有你這樣的皇後坐鎮內宮,就算將來哀家百年歸老,你也一定能為他看好這個家。」

夏皇後眨眨眼,眼睛里透出一抹純真,腦海中所想的事情,跟張太後說的完全不搭調。

小皇後走神了。

張太後對高鳳道:「高公公,你有時間去一趟豹房,把哀家的懿旨帶過去,讓皇上知道現在朝中上下的擔憂至於是否要找宗室子弟到京師,決定權交給他,哀家只能如此建議,不會強行命令他,這天下是他的,哀家沒有資格幫他打理。」

「太後娘娘」

高鳳感情上來了,一時間淚流滿面。

張太後笑著擺擺手:「沒什么好難過的,這天沒塌下來,皇上安好,一切都安好」

當征調兵馬回京的命令傳到沈溪手里時,已是三月初五。

此時沈溪正領軍在北直隸河間府拉練,練兵進展在沈溪看來非常順利。

中午安營扎寨時,京師的消息傳到沈溪耳中。

中軍大帳里全都是沈溪帶來的干將,基本都曾追隨他南征北戰,這不過是其中一部分,畢竟更多人在京師或邊疆。

王陵之、馬九、胡嵩躍、荊越、馬昂等人,對沈溪的行事風格都非常了解,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沈溪唯命是從,因為現在所有成就都是跟隨沈溪取得,沒有人懷疑沈溪做出的任何決定。

至於胡璉統率的另一部人馬,距離沈溪的主營有十里遠,戰時可以互相呼應。

當著一干手下的面,沈溪把征調兵馬回京的皇命傳達,告知朝廷大軍會在三月二十開拔前往西北的消息。

王陵之和馬九沒什么反應,因為經歷過幾年前的土木堡之戰,他們對接下來的戰事沒有多少期待,但對於其余將領來說,這消息讓他們群情振奮。

荊越笑著說道:「終於可以跟大人干一票大的,到時候咱們深入大漠,把那些韃子全都殺光這段時間光對付那些山匪,沒什么意思,尋常匪寇實在不堪一擊。」

因為北直隸的叛亂並未徹底平息,沈溪借拉練之機拿叛軍開刀,在北直隸中部的保定府和河間府間行動,這里地勢平坦,無論是行軍,還是新兵器操練,又或者一些簡單的攻防演練,都能順利展開。

沈溪道:「出了邊塞,條件非常艱苦,現在官兵訓練已有些疲乏,這兩天把河間府的賊寇鏟除,就可以一邊練兵一邊北上三月十五前後,你們就得統率部分兵馬往紫荊關而去,本官得回一趟京城。」

馬昂問道:「我等不用跟隨大人一起回京」

對於馬昂這樣投靠沈溪不久的新人,更願意回京,因為那是結識達官顯貴的好機會。

沈溪看了眼在場武將,道:「到時候我會安排妥當,在這之前先剪除五宮淀的賊人,今明兩天必須達成目的。」

荊越道:「就算沒有大人指揮,那幾百賊兵也不是咱們的對手,現在京畿周邊賊寇已潰不成軍,聽說大人您帶兵來,地方叛亂聞風而平」

沈溪沒有像荊越那么樂觀,道:「既然說的那么容易,老越就帶五十人出戰,這是對你的一次考驗,如果你損失一個弟兄,就用你的命來賠償」

荊越面如死灰,戰場上哪里有不死人的而且沈溪調撥給他的人手實在太少,如果出了意外就要丟腦袋,這樣的冤大頭他可不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