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2324 字 2021-01-18

張苑很快便按照朱厚照吩咐,在沈溪江南造城的奏疏上做出同意的批復,只是在安置將士家屬方面有所保留。

當批復抵達沈溪軍中時,此時人馬已行至長江出海口的劉河堡中所,這里也是距離南直隸倭寇活動區域最近的一處千戶所,更前面的吳淞江所、寶山所已被倭寇攻陷廢棄。沈溪領兵抵達前,倭寇才從昆山縣城周邊撤退不久,官軍謹守防線不出,任由倭寇肆虐。

沈溪領軍抵達前便知曉,緊鄰的松江府和蘇州府中間,也就是蘇州府這邊防御措施做得比較好,而松江府那邊則已基本放棄黃浦江兩岸以及沿海區域控制權,使得松江府成為倭寇在南直隸的大本營,賊窩就在上海縣城一帶。

上海縣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十八年,縣治為上海鎮,也就是後世南市的地方,縣衙設在來榷場,也就是後世的十六鋪,元大德二年縣衙遷移到曲家灣。

近些年倭寇肆虐,蘇州府嚴守嘉定、太倉州、昆山一線,松江府則以青浦、府治華亭、金山衛城組織防線,如此一來位於黃浦江北岸的上海縣便尷尬了,數度被倭寇攻破,幾個縣令都死在任上,此後再也沒人敢去赴任,如此一來這里就成為倭寇在東南沿海最重要的據點,專門用來轉運從南直隸周邊劫掠來的物資,包括人口和牲畜轉運。

除此之外,倭寇占據了朝廷放棄的南匯嘴中後所、青村中前所等沿海海防駐所,在這片狹長的地區廣設鹽場,收獲海鹽,除了供自身使用外,還以私鹽的方式低價流入市場,賺取資金。

盡管因為沈溪對於海鹽制造技術的改進,已讓大明官鹽價格降低很多,不過因為朝廷壟斷,地方上要靠官鹽來斂財,層層加價,使得官鹽的價格始終無法降到跟私鹽一個等級上。

沈溪於劉河堡中千戶所駐兵後,派出更多斥候往周邊刺探情報,很快便將地方商人跟倭寇的買賣途徑調查清楚了。

「大人,現在朝廷已同意修造城塞,不知您准備於何處築城?」當晚在沈溪中軍帳中,雲柳以好奇的目光望著沈溪問道。

沈溪看著鋪在桌面上的軍事地圖,用手指戳了戳:「就在這里吧。」

「這里?」

雲柳若有所思,「這里不是上海縣治所在地嗎?難道我們要重建上海縣城?」

沈溪笑了笑道:「這周邊最好的地方就是這里,黃浦江兩岸是天然的優良海港,可以躲避大的風浪,船廠建在這里得天獨厚。」

「這里……」

雲柳仔細想過,斷然搖頭,「這里就算地勢平坦,水運便捷,但在此造城非常不易防守,先前上海縣城幾次被攻破就是明證。」

沈溪道:「這座城塞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物資中轉站,在這里造船以及跟倭寇開戰的後方大本營,至於防守方面的作用,我相信只要能將城塞修築齊備,倭寇無法威脅到這邊即可。其實倭寇在選擇中轉站上找了個好地方,這里既然是他們覺得最好的中轉地,我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

雲柳聽沈溪已定下基調,便不再質疑,行禮道:「是。」

沈溪點了點頭:「眼看馬上就要到上海縣了,這也算是我們跟倭寇的第一場戰事,攻取此地後也算是能有效扼制倭寇對南直隸的威脅,此戰結束便在上海縣城的基礎上築城,然後我們就要跟時間賽跑了。」

……

……

沈溪兵馬駐扎,並未著急起行,往倭寇活動頻繁的區域而去,這會兒還要等朝廷征調的工匠,以及各地運送來的造船物資等。

貨物運送要配合建城步驟,需要地方征調民夫,想在短時間內建造出一座城市,耗費的巨大人力物力常人難以想象。

沈溪所部駐扎當天,蘇州知府派人過來跟沈溪接洽,地方上得到朝廷有關准允沈溪建城的諭旨,不過沈溪要如何修造城池沒有在諭旨中過多提及,但以如今沈溪在朝中的地位,要得到地方上的配合還是很容易的。

來使並未給沈溪送禮,但還是隱約表達蘇州知府為沈溪准備好禮物的意思,不過沈溪並未回應,談的基本上是在地方上雇佣民夫等問題。

唐寅作為軍師旁聽一番,送走蘇州府來使後,唐寅道:「要造一座城池,怎么也要征調十萬民夫,到哪里雇佣這么多人?」

沈溪道:「先前中原戰場俘虜不是挺多的么?回原籍擔心他們造反,不如全部派來幫我建造城池。另外,這造城也不是朝夕可成,只有先將城市范圍規劃出來,將城牆內的區域清理干凈,在一些險要之處駐扎兵馬,就好像軍中營地即可……城牆可以後邊慢慢建。」

唐寅咋舌道:「沒有城牆,那還算城池么?若是倭寇殺來,防御力近乎於無!」

沈溪笑道:「江南這么多城池,防守海疆的重任未必需要這座城池來承擔……只要在正式出征掃盪倭寇前將城池造好便可,算算時間的話,可能要到年底甚至明年才會正式開戰。」

「這……」

唐寅好像吃了黃蓮一般,心中一片苦澀。

本以為沈溪跟海盜倭寇開戰稍微准備一番便可,卻未料沈溪提出要開戰時間至少要等六七個月後,現在朝廷又沒批准將士的家屬遷居到新城來,這意味著他唐寅還要在軍中吃至少半年的苦。

沈溪似乎明白唐寅的苦惱,道:「修城的前期准備大概只有半個月,爭取十天後,我們可以將上海縣城周圍的倭寇徹底擊潰,將建城的地方全部占領,再用兩個月的時間將造船廠和城塞外圍建築建好,將工匠和民夫征調齊全,此時便可以跟朝廷申請將將士的家眷送過來……」

唐寅道:「沈尚書的計劃,朝廷未必會同意,將士出征在外攜帶家眷,無心作戰,且朝廷需要留家眷在北方,才能安心……」

沈溪笑著問道:「難道朝廷還怕這些將士投奔倭寇不成?」

唐寅想了想,的確不可能,本來出征將士要留家眷在後方,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充當人質,若有人在陣前投靠賊軍,這些家眷便可能為朝廷定罪,甚至有可能會被流放或者干脆處死,以儆效尤。

不過現在跟著沈溪出征,打的又是非我族類的倭寇,顯然在大明百姓心目中,這倭寇連普通山賊都比不上,投靠倭寇便等於數典忘祖,將之前跟著沈溪出征所得到的功勞悉數拋棄,不能福蔭於家族,還不如死了來得痛快。

沈溪在唐寅還沒回答之前,便道:「計劃已制定好,實在沒必要更變,若伯虎兄有疑慮的話不妨等初戰結束後,跟朝廷的請求被駁回來再說。」

……

……

修造城池之事,沈溪尚未抵達目的地前便已開始。

先沈溪跟軍中上下說清楚,因為這些人不但是出征主力,在修造城池時也是重要的勞力,既要承擔守御城池的責任,又要幫忙建造船廠和城牆,將士們接下來會非常辛苦。

沈溪在軍前會議上將造城的一些事跟軍中中高級將領說明,包括未來幾天行軍和開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