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3076 字 2021-01-18

……

沈溪領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早就被人神話了,如此境況下,哪怕他取得的功勞不是那種驚世駭俗的大捷,也會有人覺得他揮失常,甚至唐寅開始盤算此番沈溪是否會將海疆徹底平定後再回來。

只有沈溪自己才清楚,他擁有的人力物力並不足以一下子便解決大明長久以來便存在的海患問題,這一戰他只是想旗開得勝,同時還有別的考慮,只是無法跟外人說明罷了。

沈溪出征後的第四天,船隊抵達大衢山島的西北方海域。

這座島是舟山群島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近六十平方公里,長時間為倭寇盤踞,朝廷試圖將其趕走,但因為弘治末期到正德初年朝廷內黨爭不斷,再加上江南之地權力紛爭,還有便是佛郎機人摻和進來等因素,使得海患成為大明一時難以解決的頑疾,舟山群島基本為倭寇控制。

不過隨著沈溪的到來,倭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沈溪名聲在外,加上他以前有帶兵跟海盜和倭寇交戰得勝的經驗,倭寇畏懼之下南逃,如今舟山群島已沒剩下多少賊人。

「大人,斥候來報,跟當初上海縣城一樣,賊寇基本撤走,如今島上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不過島上埋設了很多地雷,若貿然上島容易出現死傷。」

船上,沈溪正在用望遠鏡查看大衢山島的情況。

此時船隊在距離島嶼不到五里的地方停下,島上沒有任何船只出來迎戰,甚至派出的斥候船也未現島上有何港灣停靠船只。

雲柳站在沈溪身後,順著他的目光往島嶼腹地看去,當天天氣不錯,臨近中午,晴空萬里,島上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不過海上風浪很大,大小船只依然搖搖晃晃。

沈溪將望遠鏡放下,道:「讓宋將軍帶領前鋒兵馬登島,先在島嶼北邊石門子一線站穩腳跟,等候後續人馬登6。」

「是,大人!」

隨後雲柳前去傳命。

海上船只基本都靠旗語傳遞消息,得到沈溪軍令後,宋書作為先鋒帶領二十幾條大大小小的船只往大衢山島嶼北邊海灣靠近,後續有部分船只掩護。

頂著風浪操縱船只靠岸並非易事,好在經過幾個月訓練,軍中將士操船技術已過關,再加上舵手等關鍵職位本就是從江南衛所軍隊抽調而來,再有熟悉海況的向導指路,最後船只順利在海岸停靠。

「沒現有倭寇出來迎戰、阻撓。」

雲柳詳細看過傳回的旗語和信號彈後,向沈溪匯報。

沈溪道:「大衢山到底是倭寇在舟山地區的核心據點之一,他們在這里苦心經營多年,怎會甘心撤走?」

「大人的意思是……」

雲柳意識到沈溪是在暗示島上有大批倭寇存在,但又不敢確定,因為她得到的情報,島上的倭寇根本無法對官軍形成有效阻礙,這次戰事應該會順利拿下。

沈溪沒有回答,繼續用望遠鏡看著,很快島上傳回一切順利的信號。

跟之前情報不同的是,登6部隊沒現賊寇埋設的地雷,因此也就沒有出現距離爆炸的情況,更無倭寇沖出來干擾。

人馬上島後開始派出大批斥候深入腹地查看情況,這比之前派出船只繞島調查更為詳細准確。

「暫時可以先休息。」

沈溪放松警惕,對旁邊站著的幾名傳令官下令,「讓將士們先用飯,過了中午後派出第二批人馬登島。」

雲柳跟過來問道:「大人,不怕賊寇突然殺出來?以之前所查,島上倭寇數量可不少。」

沈溪道:「我還怕他們不來呢……大衢山可不是一個小島,我們要將島上倭寇徹底清剿,起碼需要兩到三天時間。」

雲柳請示:「那大人,完成此戰後,我們便折返新城?」

沈溪搖頭:「暫時不用著急,派人去跟定海中左千戶所的將領打招呼,讓他們派船只來接收戰俘,下一步安排得等此戰結束後再做,現在只需要先把島上殘留倭寇解決。」

……

……

大衢山島一片平靜,一直到日落時,仍舊沒有開戰的跡象,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沈溪暫時沒有登島的打算,此時軍中已派出一千二百余人馬上島,大衢山島以及周邊的岱山島、宜山島、鼠狼湖島均無反饋。

大明在海疆其實設立很多衛城和千戶所,但即便如此,倭寇還是形成大患,衛所形同擺設,這也跟大明軍政體制落後,地方將官不作為有關。

入夜時分,島上派人傳回消息。

來人將島上情況大致跟沈溪說明,因一直未現倭寇蹤跡,以及沈溪下令只是在岸邊扎穩腳跟,使得宋書不敢貿然往島上更深區域進兵,斥候派出不少,但大多數沒有回復,使得情報搜集處於初級階段。

「今晚才是關鍵。」

沈溪對傳令兵下令,「吩咐宋將軍,穩扎穩打,若今夜有倭寇來襲營,便讓守住營地便可,絕不可貿然出擊,明日有更多人馬登島,到時再往島嶼深處進。」

傳令兵領命離開。

等人走後,胡嵩躍和荊越二人眼巴巴看著沈溪,作為沈溪麾下資歷相對深厚的將領,他們很想請命上島跟倭寇交戰。

但現在一切都以沈溪軍令為先,沈溪沒下令讓他們登島,他們不敢請纓。

胡嵩躍問道:「大人,這島上倭寇拒不露面算怎么回事?難道全都藏起來了?」

荊越笑道:「老胡你沒打過賊寇,不知道他們習性,與番邦人不同,這些家伙就跟老鼠似的,喜歡到處挖洞,偷偷摸摸行事……不過在我看來,這些人未必有膽量跟沈大人交手,他們為何不選擇逃走呢?」

胡嵩躍對於海戰沒荊越那么熟悉,臉上帶著遲疑之色,現沈溪眼睛盯著地圖不放,當即道:「聽說島上倭寇構築的據點不少……以前咱攻打上海縣城時賊人就未撤走,戰事非常慘烈……」

荊越沒再跟胡嵩躍對話,因為軍中沈溪擁有極高的話語權,一應戰略安排要按照沈溪的意志定奪。

荊越是聰明人,有著南方人骨子里的油滑和睿智,不像胡嵩躍那么一根腸子通到底。

沈溪沒有抬頭,繼續看著地圖:「以之前所得情報,大衢山上倭寇數量大概是兩千多,不過其中一半是被他們買來的人口,在島上充當苦力,真正跟我們交戰的人馬不會過一千人。」

「這也不少了。」胡嵩躍道。

沈溪道:「島上最大的麻煩,不在於倭寇數量多寡,而是他們擁有的武器……他們手里有我們最初使用的佛郎機炮和火銃、鳥槍,威力不比我們手上的燧槍低多少,如果遭遇埋伏的話,我們死傷不會小。這是他們的地頭,就地利而言他們占盡優勢,這一戰會很難打,就看他們的決心有多大。」

胡嵩躍聽到這些非但沒擔心,反而興奮起來,激動地道:「沈大人,您就下令,讓俺上島,領兵跟他們好好比劃比劃。」

荊越不由看了胡嵩躍一眼,臉上帶著一種近乎嘲弄的笑意,好似在說:「你連地形地貌都不清楚,以前還未經歷過海上的戰事,莽撞想跟賊寇交戰,還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你倒是挺能耐的啊!」

胡嵩躍請戰的決心很強烈,難得有在沈溪面前表現的機會,這也是沈溪出征南方後最關鍵的一仗,之前進攻上海縣城的戰事更似兒戲,能領兵把大衢山的倭寇擊敗才算真本事。

沈溪道:「要開戰,也要等明天上午,我從不打沒把握的仗,斥候正在島上探查,貿然開戰結果是什么,你們該清楚吧?」

「是,大人。」荊越笑道,「還是跟以前一樣,到島上後先站穩腳跟再出擊,可惜當年在廣州府帶的那群兔崽子沒跟來,不然他們經驗豐富……但論到使用新式火器,他們不如老胡的人。」

或許是意識到在胡嵩躍這樣的邊軍將領面前吹牛逼沒什么好處,最後荊越說出了恭維話。

胡嵩躍完全不為所動,此時他還有些不甘心,為風頭被先鋒官宋書所奪而不滿。

「天亮後再說吧。」

沈溪將地圖合上,神色間滿是疲倦,「這一夜可能島上會有戰事,明日佛曉就是我們全面登島開戰時,養精蓄銳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