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2 / 2)

殘留的漢人,為了免於屠殺,紛紛築堡自衛,與胡人對抗,但這並不意味著一些人認為的「塢堡遍地都是」,當時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個。按《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測,當時北方漢人最多不過4oo萬,到公元349年,冉閔屠胡之前,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時算起,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由於胡人生性殘暴其行為令人指。喪盡天良的屠殺和野蠻殘暴的反.人類行為,導致華夏人口嚴重減少,人.倫下滑,是一次嚴重的社會大倒退。

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6沉」、「神州6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種滅族。

冉閔也是將門子弟,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西晉末年,冉家人曾跟隨陳午的「乞活軍」抗擊胡人。後來因寡不敵眾,被時為劉淵部下的石勒打敗,暫時歸降。

此戰雖敗,但冉閔的父親冉瞻卻給石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石勒一眼就看中冉瞻的勇猛,認為「此兒壯健可嘉」俘獲之後,讓石虎收為養子。後來拜為左積射將軍,封為西華侯。然而幾年後,冉瞻敗於劉曜的部隊,被劉曜斬殺,一代將星隕落。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身受暴君石虎寵愛,將其當親孫子一樣撫養。成年後,冉閔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

公元338年,少年冉閔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中,當時後趙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年冉閔率領的軍隊因指揮有方而安然無恙,從此名聲大振。

此戰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參加了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後趙境內有內遷的丁零、烏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兵扣邊,冉閔在邊境屢立奇功。

公元35o年,冉閔率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余人,斬上將以上三十余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

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頒布了《殺胡令》,致書各地,號召漢人起來殺胡人復仇。

第一道「殺胡令」是冉閔在鄴城幽禁後趙皇帝石鑒後頒布的,號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也就是說: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

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這道令看似簡單,其實絕難理解,如何才是與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說明,誰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確執行,只好聽憑自己所想。

第三道命令:所有漢人,凡是斬一個胡人,憑人頭加官晉爵。

當時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北部、陝西的漢人都紛紛起兵,僅鄴都一地被殺的胡人就高達二十多萬,除了向侵略者報仇外,冉閔最大的功績還在於驅逐胡蠻數百萬出中土。

冉閔率軍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余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余萬;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屠殺的只余下四、五百萬人,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脈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

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匈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不得不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

在返遷的路上,這些不同民族的野蠻胡族也相互進攻對方,掠殺對方,搶食糧食,甚至以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

只可惜,天妒英才,就在冉閔與侵入中原的諸胡鏖戰之時,北方的鮮卑人趁勢崛起,公元352年,鮮卑南下,包圍了冉魏的都城,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包圍。

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余人,終於殺出重圍,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和敵人拼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

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憑什么敢妄自稱天子?」

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

按照史料記載,冉閔死後,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冉閔死後,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也就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

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在史書上把冉閔大罵一頓,而後代又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

所以,某些太監史學家據此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尤其一些道學先生,動不動就叫嚷泱泱中華、天朝上國,要胸襟坦盪、大氣容人,切不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切不可小家子氣,以免遭四夷恥笑,如此看來,冉閔太沒君子風范了。

另外,冉閔是由胡人養大的,結果不僅篡位奪權,滅了後趙,而且還頒布滅胡令,簡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舉,怎么入得了道學先生的眼中呢!

就這樣,冉閔這位原本的抗胡英雄,成為了一位殺人如麻的亂世屠夫,一位遭到後世各民族包括漢族士民辱罵千年的暴君人物。

在宋錚看來,冉閔的人生是真正的英雄之路,要比什么斯巴達3oo勇士偉大壯烈的多,要是在美國,他的事跡早不知道被翻拍了多少遍了。

可是在中國,影視劇當中,還從來沒出現過冉閔的形象,這對一位挽救了本民族的英雄來說,難道不悲哀嗎?

關於寧皓的這個劇本,宋錚此前的確猶豫過,畢竟這個題材實在是太敏感了,雖然上面沒有明文禁止拍攝一切關於冉閔的影視劇,可是這么多年,也從來沒有人觸碰過這個雷區。

可此時此刻,宋錚終於還是下了決心,拍!

一個民族如果連本民族的英雄都不願意去歌頌的話,那么這個民族也就太悲哀了。

看看隔壁的小日本兒,幾百年前打群架的一幫村干部都能被他們拍出花來,就連織田信長那樣的人屠,都被當成大英雄一般,不斷的樹碑立傳。

冉閔可是挽救了漢民族,他在歷史上的功績,一點兒都不比岳飛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大英雄差,既然抗擊金兵的岳武穆能夠被不斷的歌頌,為什么冉閔就不行了!?

拍!必須拍!

「皓哥!你現在就做准備吧!劇本的事,我來想辦法。」

宋錚不想走後門,可是這次為了《危城》這個劇本,他決定破一次例。

「對了!你打算找誰來演冉閔!?」

寧皓沒說話,只是抬頭看著宋錚。

宋錚一愣,立刻明白了寧皓的意思:「我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