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選(1 / 2)

楚臣 更俗 1662 字 2021-01-18

韓謙、信昌侯李普連夜在百余侍衛的護隨下,帶上文瑞臨趕到漢壽城,與鄭暉會合。

韓謙同時還將武陵縣令王大治、縣丞陳璐、縣尉周處、主簿趙際成等破武陵城後捉拿住的幾名主犯,也一並帶到漢壽城。

鄭暉除了率周數、范祥、周憚等將在漢壽城外,還有降將張瀚乃是石張氏子弟。

不能聽信文瑞臨的一面之辭,自然是要將張瀚、王大治、陳璐、周處、趙際成等白茅城守將高隆有過接觸的降將俘吏召集過來詳細問話。

當然,鄭暉他們也都覺得這個險值得冒。

先文瑞臨是在武陵城直接落網的,沒有在白茅城提前布下陷阱的可能。

而從漢壽往白茅城,除了有馳道相通,水路也僅有一百三四十里;有什么問題,來去也方便。

即便沒有文瑞臨,鄭暉他們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漢壽城後,也在考慮是否往白茅城或者東南方向的資陽、桃江等城進軍。

只是馬元衡率部所守的江安城還沒有攻下,他們過早往位於湘江口的白茅城進軍,有可能提前驚動馬寅父子提前放棄岳陽城逃回潭州。

到時候岳東大營以及荊州的兵馬在外圍,短時間內趕不過來,他們又不能及時攻下白茅城,倉促間在白茅城外的湘江口湖灘之地與叛軍主力野戰,實在沒有多大的勝算。

要是能說服白茅城守將高隆投降,他們占據湘江門戶之地白茅城,將馬寅父子南逃潭州的退路切斷,確實是將戰事快往前推進的關鍵節點。

當然,寄希望高隆能投降獻城,僅讓文瑞臨孤身回去,是無法取信於高隆的,該由誰陪文瑞臨前往白茅城?

鄭暉、周數、周憚等人皆有領兵之責,不能無故丟下兵將,隨文瑞臨前往白茅城說降。

張平看了看左右,現在是信昌侯李普主張用文瑞臨,知道韓謙不會擔當此事,他站起來說道:「我陪文先生前往白茅城說降高隆。」

「我要是說張大人資望略有不足,或許不足以取信高隆,張大人不會不高興吧?」韓謙笑著說道。

原本也贊同張平與文瑞臨去游說高隆的李沖,這時候看韓謙的笑容,怎么看都覺得有幾許陰險,心里咯噔一跳:張平一直都說韓謙沒那么容易看透,韓謙這次主動將文瑞臨讓給他們,是不是在這里設下陷阱,等著父親跳下去?

張平作為監軍使,韓謙都說他資望略有不平,不足以說降高隆,鄭暉作為行營總管不能擅離大軍,韓謙又一副袖手旁觀的樣子,豈非只有父親才是唯一合適的人選?

然而他還不能說韓謙這話一定不對。

張平早年在內侍省僅僅擔任正七品的內寺伯一職,調到三皇子身邊,於荊襄戰事後才出任正六品郡王府椽。

韓謙「潛逃」離開金陵,張平出京到敘州傳旨,留下來出任敘州防御使府監軍使、武陵軍監軍使以及沅江行營監軍使。

不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監軍使僅僅是臨時的授官,並無對應的官階,而張平這個監軍使從頭到尾都沒有什么實權,任職時間又短,自然也就沒有什么資望可言。

張平之前攜旨游說洗英沒有問題,一方面洗英的地位以及對戰局的影響,都沒有高隆這么突顯,另一方面對辰州土籍大姓的處置,天佑帝在傳到敘州的第二道御旨就已經言明。

然而此刻時機稍縱便逝,現在他們根本來不及派人去金陵請旨,就必須得有信昌侯李普這一級數的人出面,才有可能說服高隆獻城出降。

要不然的話,高隆、馬元衡這些人即便有投降之意,也會堅守到天佑帝下旨赦免其罪,有一定保障之後,才會獻城投降的。

張瀚率部投降,那不是投降就被會鄭暉、李知誥他們聯手圍殲,而投降後還要立即參與對武陵城的強攻,損兵折將千余人之後,才獲得初步的信任,但對他這樣的降將最終要怎么安置,還得看金陵的旨意。

想到這一切極有可能是韓謙給他們設下的陷阱,李沖雙拳握緊,關節都捏得白。

「看來也只有本侯親自走一趟,才能取信於高隆。」信昌侯李普看了韓謙一眼,鎮定的說道。

「孩兒代父親過去。」李沖手摁住身前長案說道。

信昌侯李普搖了搖頭,堅持他親自隨文瑞臨前往白茅城見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