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2 / 2)

楚臣 更俗 3604 字 2021-01-18

雖然這諸多令王文謙、尹鵬他們在揚州急得直跳腳,但也只能先將何阿八等人好生照顧,再派人去楚州稟明其事,一切繼續等到信王的決斷。

一直拖到前日,信王楊元演才派使者趕到揚州,著王文謙全面負責與赤山會接洽事宜。

此時的白蹄岡營地,沿南北溝渠內側以及山嵴口方位都已經豎起柵牆,將白蹄岡的東坡,將這一片南北長兩里、東西寬四百余步的狹長地帶,都圈為赤山會的營地。

只是柵牆都不是特別高,僅有一人多高,里外側的雜散樹木都沒有清除掉,還刻意保留下來,要不是走到近處,站在遠處很難發現柵牆的存在。

除了白蹄岡這邊,殷鵬沿途過來,也看到南面以及西南邊都各有一兩座小規模的流民營地戒備都很嚴密,很顯然赤山會這是利用外圍的小規模流民營地作為哨崗及封鎖線,防止禁軍及安寧宮的眼線、暗樁直接滲透到白蹄岡看到究竟。

赤山會盡可能拖延白蹄岡核心營地被發現的時間,顯然是要趁著朝廷及禁軍沒有加強監管、封鎖之前,盡可能運送更多的人手及物資過來。

通過吊橋走進營地,也能看到沿湖的湖灘地里,近湖岸的蘆葦被清理出來,外圍打下一排半人高的木樁子,這是防止湖水上漲時,有船只直接從外湖逼近營地。

當然,除了棧道碼頭之外,這么短的時間內,在臨近南柵牆的地方,已經造出一座簡易的小型造船場,四艘小型烏篷槳船即將造成下水。

雖說不經過長時間的窖藏陰干,直接拿新材造船,下水後船板極容易變形滲水,但短時間內要造一批漁船在附近捕撈魚蝦,也就沒有那么多的講究;作為中遠程運輸的商船或者戰船,這么搞那是肯定不行的。

當然,這邊真需要三五艘堅固的運貨商船或戰船,殷鵬相信背後有敘州支持的赤山會自有辦法搞到。

相反的是赤山會在這邊立足,需要能在樊梁湖及附近溪河里捕撈魚蝦的小型漁舟數量極大,可能一兩百艘都遠遠不夠用,那就沒有辦法從其他地方直接大規模調來了,只能在營地組織建造。

看到營地內外的田地也已經開墾起來,但不管怎么說,兩三千畝規模的新田,即便都種上糧食,即便是等到有收成,也是遠不足以維持此時營地里就已經有的的兩千人的日常消耗。

再暗暗估算外圍的營地聚集的人口,赤山會在短時間內已經在附近聚集三千人左右,殷鵬也是暗暗吃驚,就是不知道有多少是從附近收編的流民勢力,有多少是從廣德府轉移過來左廣德軍舊部。

「殷司馬,勞煩你走這一趟了」馮翊走出院子迎接殷鵬及隨行人員。

「黔陽侯一直留在白蹄岡」殷鵬事前並不知道他過來後,會與誰見面洽談,但他以為韓謙從那次在茱萸灣的見面應該已經回敘州,不會一直冒險留在江淮。

看到馮翊,他才明白從頭到尾都想錯了,暗感之前楚州那邊親自指使人手襲擊白蹄岡營地,受那么大的挫折,也是不冤。

走進祠堂改建的議事廳,韓謙站在新繪制的地圖前,正與奚荏計算後續疏浚清津渡橫渠的工程量。

通過清津渡往北而去的那條河流,進經後續的確認,是直通洪澤浦南部湖盪的上林河。

前朝中前期時,石梁縣組織民夫,就直接緊挨著清津渡北面開挖出一條七八里長的橫渠,連接上林河與白蹄岡東面的樊梁湖,使得樊梁湖與洪澤浦在石梁縣境內多了一條銜接水道。

不過,前朝末年,江淮諸雄爭霸,水利長年失修,而大楚開國後,淮南諸州縣被視梁楚兩國的緩沖區,幾次洪水泛濫、橫渠早就淤堵起來,樊梁湖與洪澤浦在石梁縣的銜接水道也就因此切斷開。

不論是貫通樊梁湖與洪澤浦,還是利於溉灌農田,或者更大限度的疏導、排泄上林河上游而來的洪水,這條橫渠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即便有些事此時不能立即著手去做,但韓謙還是希望能將後期的工作規劃,幫韓東虎、蘇烈他們先確定下來。

橫渠有之前的底子在,淤堵的地方主要也是位於兩頭,因此想要重新開挖、疏通,相對要容易許多。

橫渠一旦挖通,清津渡的戰略地位就更為突顯,甚至不在白蹄岡之下。

畢竟白蹄岡東側臨湖的區域太過狹窄,也不可能控制進入一百四五十里縱深的樊梁湖航行的船舶。

相比較之下,在橫渠挖通之後,清津渡則是一處更顯重要的戰略節點。

韓謙放下炭筆,擱在地圖,轉回身看向殷鵬:「信王殿下他這次可是有准信了,不會再搞什么夜襲白蹄岡的花樣了」

殷鵬尷尬的一笑,淮東不能下定決心撕破臉,跟敘州一拍兩散,玩這種小動作卻被打得鼻青臉腫,他也甚是無語。

甚至這種事,由揚州來主持,也不至於搞得這么難堪。

「赤山會暗中在石梁縣立足,於淮東有養虎為患之憂,卻沒有能看得見的好處,」殷鵬收拾尷尬的神色,照他與王文謙議定的說辭,正色說道,「淮東能做到視如無睹,也已經夠對得住黔陽侯了,但赤山會想借邗溝,通過揚州境內運送物資、人員,也未必太強人所難了吧」

很顯然,李知誥收復巢州之後,形勢會對淮東不利,但淮東也不可能因為這點,或者因為韓謙的恐嚇,不僅要容忍赤山會在樊梁湖西岸立足,還要縱容赤山會的船只從揚州境內借道通過。

真要是如此,信王就不要一點顏面了

「淮東在海州控制的地域接海,難道真不好奇我所說的曬鹽新法是真是假」韓謙盯住殷鵬問道。

鹽鐵使司直轄的淮東鹽場,位於江淮入海口之間的廣闊沿海灘塗上,但目前淮河入海口以北的海州,猶有大半的州境位於淮東國的控制之下。

海州東部地區也是接海的。

淮東內部所屬的食鹽,有一部分是暗中組織人手在海州東部的灘塗煎海熬煮所得。

不過,煮海制鹽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鹽鐵使司在淮東鹽場編有四萬余戶、近三十萬口灶戶鹽農,編有三千人規模的鹽兵、大大小小的鹽吏上千人,才保持淮東鹽場每年有一百余萬擔海鹽產出。

海州歷來是貧瘠之地,編有三縣,前朝盛時人口就僅有十四五萬。

而到前朝中晚期以及到梁楚爭雄淮河兩岸,海州雖然位於東部主戰場的邊緣區,卻大大小小的戰斗不斷,大量的人口或死亡或逃離,大片田地荒廢。

目前,海州受淮東直接控制的區域,除了駐兵外,人口僅兩千余戶。

即便不考慮梁軍隨時有可能滲透、襲擊進來,即便不考慮鹽鐵使司的監管,淮東在淮河口以往的沿海灘塗又能組織到多少人手,取海水煎煮制鹽

倘若真要照淮東鹽場的煮鹽效率,淮東至少需要組織四千余戶、近三萬口灶戶鹽民,在海州東部的灘塗地采伐薪柴、煮海制鹽,才能滿足淮東上百萬軍民及牲口的用鹽。

事實上,淮東在海州東部的灘塗,暗中制鹽的規模,每年僅七八千擔而已,都不足淮東所需的十分之一,真正所需,主要還是鑽鹽鐵使司的監管空子,利用地域鄰近的便利,直接派人與灶戶或鹽場胥吏勾結,直接販運私鹽入境。

這也確保淮東蕃國內部每年能獲得愈三十萬緡的鹽利。

淮東目前能維持十二萬兵馬,主要還是依賴金陵事變期間,對常潤等州的掠劫,但一次性的掠劫並不能維持長久。

兵馬的消耗極巨,不僅是將卒的糧餉,駐地營房的建設、兵甲戰械車輛的籌造、牲口馬匹的伺養,每年寒暑每人四套兵服、全軍總計四十八萬套兵服的籌備,逢年過節的賞給,說出來都是天大的數。

淮東維持十二萬人馬的兵備,僅僅一年時間,就將之前從常潤等州掠奪過來的財貨,消耗掉大半。

接下來,都不用朝廷施加壓力,淮東自身就有計劃將常備兵馬削減到六萬,騰退六萬人馬編為屯兵,組織囤田開墾,以彌補軍需不足。

即便如此,淮東的財政開支也離不開每年高達三十萬緡的鹽利收入。

所以不管怎么說,淮東都要想盡辦法,削弱鹽鐵使司對淮東鹽場的控制,阻擾朝廷在鹽事上進行根本性的改制變法。

至於韓謙所說的曬鹽新法是真是假,殷鵬到楚州稟明其事時,阮延等人也都不敢輕易斷言是假。

「」韓謙從案頭翻出一本小冊子,遞給殷鵬,說道,「河東鹽池用曬法制鹽已有數百年歷史,但沿海不用,並非之前沒有過嘗試,實是以往在海邊曬鹽,與煮鹽相比,並不見得有利而已。我著人收集數百年來的鹽書,又細辨諸法利弊,總結在沿海灘塗,曬場滲漏、潮汐侵襲、鹽鹵濁雜、風颶雨狂皆是其弊。有些弊端難以克服,但有些弊端還是容易克服的,遂制定修築鹽田壩池、檢測鹽度、引灌、淋濾鹵水諸法,都在這本小冊子里。只是新法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檢驗,或許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卻不知淮東是否拿此法先到海州驗證一二我相信總是要比拿到淮東鹽場驗證要好,殷大人,你說是不是」

殷鵬盯著韓謙遞過來的小冊子,他不相信韓謙真會叫淮東輕易拿得這曬鹽新法。

韓謙將小冊子塞到殷鵬的手里,說道:「我的條件很簡單,再有數日,敘州會有兩艘商船駐泊揚州,到時候請王大人、殷大人高抬貴手」

敘州作為蕃州,商賈進入大楚腹地,在進行抽解、抽買之後也需要到指定的區域進行交易。

敘州商船,理論上是可以進入滁州,但在鹽鐵使司的監管之下,顯然不可能跟滁州東北部的流民勢力進行交易,而隸屬於淮東的揚州境內,才是鹽鐵使司的管轄不到的盲區。

赤山會想要在樊梁湖西岸立足,並與外界保持聯系,以及想獲得不同的物資,最穩定的通道也是揚州

韓謙這時候也不提更高的要求,殷鵬可以將曬鹽新法拿走先去驗證,但這時候就要允許敘州的兩船物資,經揚州駛入白蹄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