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條件(1 / 2)

楚臣 更俗 1468 字 2021-01-18

韓家早年在宣州是有兩座銅礦,但在大楚開國之後就被內府局征用,所采煉之銅都收入內府用以鑄錢,之後便主要經營田庄,蓄養奴婢,以積族產。

在歷次風波之中,韓家的家財族產幾經折騰,奴婢也是聚散無常,底子已是遠不如皇陵案之前的馮氏厚實。

此時已經是九月下旬,韓家傾族盪產支撐棠邑防線建設將近一年,宣歙兩州能出售的田宅,十去其九,這兩年在金陵新添置的宅院、典當鋪也都變賣掉大半,都換成粳米、臘肉、木料、葯材、騾馬耕牛等總計約逾八十萬緡錢的物資運入棠邑。

韓家此時已經可以說是壓榨到極限了。

目前還能動用的錢糧,就是韓道昌近期說服喬維閻、陳致庸以及韓端正室的娘家張氏等家共同籌得的三十余萬緡錢,繼續往棠邑輸送緊缺物資。

即便敘州今年除了鹽利、稅賦以及工造局的盈余外,還能從棉織業征得八十萬匹棉布、四百萬斤籽棉,但加上韓家不遺余力的支持,也僅僅是勉強能支撐棠邑的花銷。

沿滁河、浮槎山一線建設大大小小的營壘,打造更多、更精良的兵甲戰械、戰船加強棠邑兵的兵備。

兩萬多精銳將卒補給需要充分,還要確保其家小能在棠邑安家扎根,以保證將卒士氣高昂,不陷入低谷。

而以東湖為首的棠邑七縣建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棠邑即便有數以億萬的錢糧收獲,也似流水般的被吞噬一空。

要沒有這么大規模的錢糧在背後支撐,韓謙有什么底氣無視壽州軍精銳的軍事威脅,將棠邑建設、經營成根基之地

但是,正因為如此,敘州固有的財力及韓家都被壓榨到極限。

這次之所以還能答應拿一百萬緡錢,拆借給壽王府及淮東,主要是韓謙使洗尋樵、喬維閻在敘州說服各織坊紗場,將折合約二百萬匹的棉布、棉線,直接折算成相應的錢款存入敘州官錢局。

當世布帛的通貨價值,不比銅制錢以及金銀等貴屬稍差。

用布帛抵繳賦稅、拿布帛入市換購糧食及其他生活用品,以及官家將布帛當成賞賜品或俸祿,賞給朝臣,在當世都是司空見慣之事。

不過,正如大規模投入錢幣,會造成通貨膨脹、貨幣大幅貶值的道理一樣,當一個地方的布帛產量激增卻缺乏有效、穩定的售出渠道,也會造成極大的紊亂。

敘州目前每月能產四十余萬匹棉布,其中有八萬余匹棉布作為賦稅上繳州衙,也有工造局直轄織造場所產的六萬余匹棉布,總計十五萬匹的樣子,韓謙會直接通過譚育良

以及敘州所控制的婺川鹽鐵監院,經黔江水道賣入渝州,以一個相對低廉的價格,由長鄉侯王邕全面接手。

之後,再經長鄉侯王邕暗中控制的貨棧,輸往川蜀諸州縣外。

除此之外,差不多每個月有二十五六萬匹棉布,乃是各家織造作坊及家庭織工所有,便要自行聯絡船幫貨棧銷往外地。

不要說敘州作為藩戶,大宗貨物輸入內地,本身就受到極大的限制外,當世地方州縣主要以受世家宗閥控制的庄園經濟為主,商品流通哪里有後世那么自由

韓謙通過種種努力,打開通往黔中、南詔以及京畿的商貿,去年輸出上百萬匹棉布就已經是極限了。

今年再有增加,也相當有限。

因而今年開始各家織造作坊,手里都積壓大量的棉紗、棉布。

韓謙說是要洗尋樵、喬維閻盡可能說服,不要搞強制,但當前的形勢,哪里還需要說服、強制

敘州官錢局在同意棉紗、棉布折算成相應的錢款存進來,官錢局的貨倉里棉紗、棉布便堆積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