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2 / 2)

楚臣 更俗 1783 字 2021-01-18

韓謙敲著院子里的石桌,思慮片刻,跟守在院門口的侍衛說道:「你們將郭榮、馮繚、田城、郭卻、韓東虎他們找過來。」

整個冬季,韓謙在迎接袁國維到任後,並沒有留在東湖或歷陽,而是很快就率領侍衛騎營趕到新置的淮陽縣,一直到二月初旬,都留在金烏嶺河谷、以沈家集改建的淮陽大營里坐鎮。

整個冬季,韓謙都親自敦促在烏金嶺南側、南淝水河上游兩岸的淺丘河谷里,建造一座城池。

淮陽山東北坡腹地,存在大片的溪谷、河谷平原,但怎么算都是山區,建造城池的成本與難度,要數倍於平原地區。

不過,淮陽山東北坡百余里縱深,即便後續不斷的往外遷出人口,腹地棲息繁衍的人丁都不會低於七八萬,這已經是達到一個設立上等縣的標准了。

為加強對淮陽山東北坡腹地的統治,避免豪民大戶反攻倒算搞反撲,以及為了盡可能的就地開采礦場、開發資源,借助上游溪河的水力、水運,發展治煉、鑄造、織紡、榨油、制皂等業,支撐對烏金嶺北面的防線建設,不用什么物資都從東湖大費氣力運來,都有集中建造山城的必要。

這也

能充裕的使用山里的富足勞動力,改善耕地緊張、民戶貧困的局面。

當然,韓謙冬季到烏金嶺來坐鎮,也是方便將壽州軍東線精銳兵馬都吸引過來,以便能緩解其他地方的防御壓力。

還有一件事,就是韓謙親自指導華柱尖以西山區的底層貧困及奴婢發動工作。

從華柱尖到淮陽山西側的九里關,直線距離約一百七十余里,屬於淮陽山縱深更為廣闊的北坡地區。

即便這些區域山嶺頗險,腹地沒有東北坡及東坡那么多的溪谷、河谷平原,但這些年藏入其中棲息繁衍的山民,保守估算也在八萬到十萬人之間。

特別是烏金嶺大捷之後,壽州軍強制勒令霍州南部的民戶北遷,使得這一次又有大量的民戶逃入山中。

通往北坡腹地、地形相對平緩的河谷、溪谷通道,都集中在壽州軍控制之下霍州南部地區。

他們從東北坡這邊直接過去,要翻越以華柱尖為中心、一大群上千米,甚至一千七八百米高、冬季積滿皚皚白雪、地形極為崎嶇、極其陡峭的崇山峻嶺。

而嚴寒的天氣,厚積的冰雪,更是阻止壽州軍將卒從這一險峻山區通過的障礙。

不過,有如王珺之前所言,在壽州軍將卒寒冬時節具有相當程度的御寒能力之前,棠邑軍在寒冬季節作戰,實際上擁有更大的相對優勢。

於是,這個冬季,韓謙還是從諸部征調精銳,以十數人或三五十人為一隊,翻越峻山崇嶺,進入淮陽山北坡地域,趁著冬季壽州軍無力進山干擾的時機,發動北坡山里的底層貧民及奴婢,武裝起來反抗豪民大戶的壓迫與盤剝。

游擊作戰的真正精髓,絕不僅僅是派出小股精銳兵馬牽制及襲擾敵軍,在戰略層次上,主要還是發動敵占區的底層貧民建立根據地。

這在壯大自身的同時,實際上還是要大幅壓縮、減少敵軍所能控制的人口與土地,從而削弱敵軍獲得補給的能力。

淮陽山北坡游擊戰事,主要是孔熙榮負責,也是從他所部抽調擅長山地游擊作戰的精銳。

棠邑軍目前大部分的將卒主要來自於收編淮西流民,其中也不乏對北坡山地熟悉的將卒,甚至有一小部人就是不堪豪民大戶盤剝,逃出來找營生的山民。

借著風雪與嚴寒的掩護,以霍南特遣營的名義,數百小股精銳挑選出來後,進行一定時間的突擊學習,然後分散進入北坡,與軍情司前期潛入的斥候探馬會合,三個月後霍南特遣營的兵力已經擴張九千余人,攜家小逾三萬眾,差不多已控制北坡大半的腹地。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華柱尖附近的峰嶺山勢、深峽險壑太過崎嶇,小股人馬能勉強過去,但大宗物資補給過不去。

沒有精良的兵甲戰械,沒有大宗物資的補給,霍南特遣營兵馬雖大,但戰斗力有限,或與鄉兵相當。

不過好在韓謙在淮陽坐鎮,徐明珍除了在霍州南部建立更嚴密的防線,暫時還不敢集結大股精銳兵力,強行攻入北坡腹地里去。

這就給霍南特遣營修整以及淮陽在華柱尖、潭陽峰附近搶修一條連接白水河谷與南淝水河上游燕子溪谷的崖壁棧道贏得時間……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