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1 / 2)

楚臣 更俗 1568 字 2021-01-18

八月上旬,淮西的天氣終究是清涼起來了,不再那么酷熱。

進入八月之後,淮河上游也沒有新的洪峰涌來,今年嚴峻到極點的防汛形勢算是叫人稍稍緩了一口氣,而再有一個多月,就又能進入新一季的秋糧收割季節了。

棠邑集結於霍邱的八千先遣軍兵馬,七月上旬就已經有一部分精銳經潁水北上,抵達宛丘,初期還能從汴京城小規模的疏散軍民出來,但七月中下旬魏州叛軍及蒙兀的斥候兵馬進入汴京南部地區,直接在陳汴驛道兩翼游盪。

目前先遣軍最大的作戰任務,就是與敵軍斥候兵馬糾纏,阻止敵軍組織大規模的人馬破壞陳汴驛道。

而從第一、第二、第四鎮征調的三萬精銳以及從第四鎮征調的兩萬隨軍輔兵,組建的援汴軍主力,在窖山峽的南岸大營集結也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目前還沒有大舉渡過淮河,正式開拔北上。

除了搭建窖山峽浮橋以及搶修北岸下蔡縣境內的驛道外,更主要還是在等襄北的最後一只靴子落地。

呂輕俠裹挾太後王嬋兒一行人逃入襄州,據棠邑所得的消息,李知誥沒有隨呂輕俠等人進襄城,就直接攜繼室蘇紅玉及諸子李摯等人乘船趕往梁州坐鎮。

在隨後數日冊立襄王,裁撤襄北都防御使府、置荊襄行尚書省等事,皆是呂輕俠、周元、柴建等人一手操持。

襄北軍在之前三鎮禁軍主力的基礎之上,合並地方州兵,也隨之調整成為三個行營軍。

原左龍雀軍主力隨李知誥遷入梁州,置梁州行營軍,李知誥自領行營都總管兼領梁州刺史,兵馬規模維持在一萬五千人左右,負責梁州以及新置金州的屯防軍政事務。

以左武衛軍兩都精銳,合並隨州州兵,編一萬隨州行營軍,周數領行營總管、兼領隨州刺史,負責大洪山西麓以及封鎖淮陽山西麓山口平靖、武勝等關的屯防事務。

此時以左神武軍為主,合並左武衛軍三都精銳、左龍雀軍一都精銳以及鄧均郢三州州兵,總計三萬五千人馬,置襄州行營軍,可以說是荊襄叛軍的主力,以荊襄宣慰使柴建兼領行營軍都總管,負責均州、鄧州、襄州、郢州防務。

至此李知誥退居梁州,柴建成為荊襄叛軍的第一號領軍人物走上前台。

除此之外,呂輕俠又以西逃的侍衛親軍為主,從襄州征募一部精壯,置三千人規模的親衛軍,以原織造局典軍徐安為都虞候,護衛行尚書台中樞;以織造局護兵及襄州州兵,置五千人馬規模的襄州水軍,以鍾彥虎為都指揮使。

荊襄叛軍總計有六萬八千人馬,乍看也是兵多人眾,算是勉強將攤子鋪開來,也沒有從郢隨鄧三州外圍往襄城附近收縮的跡象,那棠邑眾人暫時也就不用擔心他們會狗急跳牆,投附蒙兀人。

而合襄鄧均隨郢金梁七州,即便這三四年間在李知誥治下,農耕恢復很快,但人丁總計也不過九十萬而已,維持這么大規模的兵馬可以說已經是極限,棠邑暫時也不用擔心他們有能力從淮陽山西麓山口殺出,威脅棠邑的西翼。

當然,從隨州行營軍僅編一萬兵馬也可以看出,呂輕俠此時也不會急於從東北翼往棠邑境內的擴張,他們目前主要還是想著據淮陽山西麓山口以及大洪山西麓的險要地形,守住這一側翼。

而他們當前所面臨的嚴峻考驗,還是前鋒兵馬已經抵達黃州的討逆軍。

金陵以黃州、荊州兩地為集結地、以右武驤軍、右武衛軍為主力,並從江西、湖南諸州征調州兵兵馬,計劃集結總數高達六萬正卒、三萬從軍民夫的招討大軍,進剿荊襄叛軍,目前已經正式傳詔天下,授兵部尚書、樞密副使周炳武為招討使、授趙臻、張蟓二人為招討副使。

兵書常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金陵糾集九萬人馬,前期兵臨城下的用兵通道只有四條一是水軍沿漢水北進,一是馬步軍沿漢水東岸,北攻峙於漢水、大洪山之間的郢州城,一是從荊州走陸路北攻襄南門戶荊門,這三條通道又可以合並為一條,可以說是招討大軍的主攻方向。

周炳武七月底就奉旨抵臨郢州城南一百三十余里的竟陵城督戰。

竟陵前朝時屬復州,大楚開國,復州荒廢,棄而不置,竟陵歸屬郢州。

竟陵北抵大洪山、西南乃漢水、東接黃鄂,位於江漢平原的北部,也是貼近郢州城最近的一座城池,要沿漢水兩翼敲開襄郢河谷及南陽盆地的門戶,周炳武於竟陵集結兵馬、糧秣軍械,最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