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動因的奧妙!(2 / 2)

因為我們通常都不是那些文化基因的擁有者。

比如戲曲,我們感覺它在遠去,大多數人不會覺得痛苦,因為壓根談不上喜歡。

但真的喜愛它的人,會痛,會努力去支持戲曲藝術家,努力去宣傳戲曲之美,他們不願意看到戲曲文化消逝,希望生存下去。

那戲曲文化又是怎么消沉的呢

答案脫口而出,沒那么多人喜歡了。

不是因為戲曲藝術家不夠出色,只是因為,有太多的藝術形式,太多的文化沖擊著這個時代了,在文化的戰場上,電影小說流行音樂等等這些簡單易懂,直入主題的東西對多數人而言更具吸引力,這些東西擠壓搶占了戲曲的生存空間。

戲曲藝術家和愛好者們想力挽狂瀾,不甘就此出局。

他們改變著這個文化基因的形狀,想讓它更流行,更易懂,更簡單,他們努力去傳播,去宣傳自己,力圖生存。相聲就是一個很好的成功案例,幾乎全憑一個人改良了相聲的基因,令其更加通俗有趣,從而力挽狂瀾捍衛了整個相聲文化的疆土。

與傳統一維的自然選擇游戲相比而言,二維的文化選擇中,人的自主意識有了更多的能動空間,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形狀,也可以自由地選擇基因序列,這就是為什么二維游戲比一維游戲好玩,因為我們可以自由地改變甚至創造自己的基因,我可以喜歡孫悟空或者美國隊長,也可以都喜歡。

吳名抬手很久了,此刻終於忍無可忍,現在的他眼中已經透出了敵意。

無法忍受,必須打斷一下,你用我做例太偏激了,絕大多數創作者的創作動因是為了賺錢,而不是你所說的在文化游戲中生存。

李燴立刻說道:大剛老師追求他的妻子,是因為想和她生孩子么

當然不是,愛就是愛

但結局是他和她生孩子了。

胡大剛十分憋悶,為什么td又是我,我和我老婆招你們了

我吃東西是因為我認為自己血液里的糖分太少,要補充么李燴搖頭道,當然不是,是因為我餓。

創作者創造作品是為了傳播文化基因么當然不是,是為了賺錢。

你恰恰點出了生存游戲中最有趣的地方吳名。李燴享受著解釋道,在生存游戲中,我們的動因都是單純的,理所應當的,要看到結果,才會驟然發現生存機器的奧妙,就像我們的每次呼吸一樣,我們不用知道這是為了給我們的血液補充氧氣,維持糖類能量代謝。

文化游戲中的規則同樣如此巧妙,創作者不需要想那么多,想賺錢就對了,或者更本源一些,渴望獲得認可,這就像是渴望呼吸的本能一樣強大而必不可少。

文化游戲中的追隨者也不用想那么多,喜歡就夠了,不必去想每種文化基因背後有怎樣復雜的原理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