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1 / 2)

小鮮肉這個詞從褒義的贊美,到貶義的謾罵,中間只用了一年的時間,這幾乎是在沒有重大歷史事件的前提下,語言演化效率的一次奇跡,我們的文化世界如同一輛飛馳的絞肉機,迅的吞噬一切,再撕碎一切。

瘋狂追求偶像的年輕人總有一天會冷靜下來,而瘋狂謾罵偶像的「聰明人們」,卻貌似永遠充滿憤怒,即便小鮮肉退卻了,也會有新的現象崛起,這可以總結為一個簡單的反饋——

我不滿的,與我世界觀相抵觸的——我就要罵。

這很正常,甚至正確。

我在《太受歡迎了怎么辦》的小說中,定義了一個論題為「我喜歡的明星越來越紅,我要不要黑他?」主角支持了這種現象,他將其詮釋為文化上的競爭,每個人都有權為自己所屬的文化加上一把力,去壯大自己攻擊對手,這是像戰爭一樣粗野且高效的生存之道。

這樣的敘述難免冗余,好在高人輩出,一位高人更加精髓的詮釋了一切——

【你掏的每一筆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生活投資。】

或者用數據來詮釋,那就是——

【商人要去賺更多的錢,就要去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相互影響之下,世界也就變成了今天的樣子,演化從未停止,還在繼續。

在高技術,高杠桿,高度商業化,玲琅滿目的金融產品的幫助下,今日的世界,任何新迸的大眾需求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充分滿足,甚至過剩滿足,最典型的例子無疑是共享單車或者xx叫車。

按照這個思維進行下去,「小鮮肉」無疑也是一個典型,市場與流量對其存有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電影票房事業」與「視頻播放事業」崛起的時候,他們所擁有的流量簡直如同游戲中的神器一樣,那逆天的數值足以碾壓眾生。

商人對其追捧,用資本加大流量(曝光率),提高價值,這也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對的,順理成章。

但神奇的是,如此順理成章的事情,真正將其捋順的人並不多。

更多的時候,更多的人,只是憑借著本能的厭惡感,去謾罵「小鮮肉」罷了,然後去找道德上的理由,諸如「毀滅電影行業」「世風日下」「帶壞孩子」之類的理由,給他們戴帽子。

這樣一來,謾罵抵制小鮮肉的人們,是否與瘋狂追求偶像的年輕人們一樣,陷入了某種不理智的,本能的偏執了呢?

當然,謾罵小鮮肉的人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支持自己行為的正義性,就像美國總有理由向中東扔導彈一樣。

這篇文章將要說的是,謾罵中大多數看似正確的理由,並沒有足夠的邏輯與科學支撐,而僅僅是簡單的將現象與結果聯系罷了。

比如一個人院子里有一棵蘋果樹,他現白天的時候蘋果是紅色的,晚上是淡藍色的(因為月光,也許不是藍色是紫色,這不重要,不是紅色就夠了),因此他就「提出」了一個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