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有關從哪來的從哪來】(1 / 2)

我們論述了「大多數人的需求」是決定性因素,這將推動電影產業往一個方向展,從2o年前至今這個展始終沒有停下,於是我們從《霸王別姬》展到了《小時代》和《致青春》,從老戲骨展到了小鮮肉。

那么又為什么會如此展呢?按照我們的論述,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需求改變了,他們不需要《霸王別姬》,需要《致青春》,是這樣么?

很遺憾,是這樣的。

文化產品的展始終是遞進的過程,我們用手上的每一分錢為未來投資,資本根據我們的投資去進行他們的投資,哪里需求旺盛,哪里得到的展就多一些,哪里薄弱,就會減少一些,這而有些像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只不過自然變成了人文選擇。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豈不是變lo了?這是否是一種文化滑坡,或者說是「退化」?

如果將「我們」定義為「中國電影市場觀眾」的話,是的,lo了。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變lo,只是我們這個集體變lo了。

人的審美與三觀通常也是遞進的,總會向著更成熟更深邃或者更多樣的某個方向展,因此不會有哪個觀眾會突然變lo,即使有也很少很少,遠不比大多數人的遞進。

那為什么「我們」會變lo。

因為「我們」是一個動態的集體,「我們」總在變。

2o年前的「我們」,該是一個稀有的城市青年集體,那時城市沒那么大那么多,教育資源與就業機會選對稀缺,也沒有互聯網,更沒有那么多錢,能買票進電影院的門檻相對較高,我們可以粗略地將其概括為「傳統城市青年」,這些青年占全國青年的比例一定很低,也許15%,誰知道呢。

那時的「我們」,大概就是這么幾千萬人,可以根據當時流行的作品來推斷他們的審美,應當偏文藝一些,無數的小說創作名垂青史,其中他們喜歡看王碩和金庸,當中有部分喜歡詩歌,尤其是海子的,有部分人喜歡民謠和搖滾,喜歡羅大佑和崔健,一部《甜蜜蜜》令他們淚流滿面。

他們是市場的全部,根據他們的審美,資本和創作者們不遺余力地滿足他們,滋潤他們,不斷的推動下,終於誕生了《霸王別姬》和《仙劍奇俠傳》(誰敢說不是國產?!)。

如此的演化下,這一批「傳統文藝青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審美觀,雖然6o後瞧不上7o後,7o後也看不上8o後,但年輕人基本上還是均勻的進入市場,擁有「未來投資」,一切優雅而又淡定。

現在不同了,城市青年不再是什么稀罕的東西,只要你有勞動能力,來到城市,都可以成為一個城市人,都可以賺到錢去電影院,代價並不比一頓飯多多少。

即便你頭一天還對自己家鄉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一旦你進入城市擁有工作,你的消費能力將不亞於任何一個傳統的城市青年。

於是,這個新城市青年,不知不覺的也會拿起錢包,為未來投資,無論是看一部電影還是打一局手機游戲。

他有權作出任何他喜歡的投資,無論是小鮮肉還是王者榮耀,他買女裝當大佬上街都沒毛病!

所有的這一切,構成了新的「我們」,那些2o年前的「傳統青年」,大概在其中,也就剩下15%了。

而另外85%的「我們」,伴隨著經濟大爆炸擁有了「未來投資」,與6o、7o、8o這代人均勻的更迭不同,之後的年輕人們猶如一顆重磅炸彈,轟地一聲宣布入場,《小時代》的成功也許正是這次入場最通徹的號角!

他們並未出太多聲音,但聰明的資本家和創作者能聽到——

「我們來了!」

新晉擁有「未來投資」資格的「我們」,通常還沒有機會鑒賞那么多作品,接觸那么多文化,甚至沒有那么多時間,在「文化閱歷」上,他們單純的像一個孩子,但他們手上的「未來投資」,卻並不少於任何一個「傳統青年」,重要的是,他們幾乎在幾年內,瞬間占據了市場的大多數,經濟大爆炸可不會談什么優雅,就像爆炸一樣,「噗!」地一下,就填滿了全部!

這部分我不得不多說一句,我個人沒有任何文化歧視,我堅定的認為,一個人的文化欣賞水平,審美觀,甚至是智商,都受限於他的成長環境,如果我出生在一個與世隔絕的鄉村,並且生活到現在的年齡,我將不可能讀懂這篇文章,這簡直不可理喻。

這種歧視是不可理喻的,如同歧視自己的媽媽不太會用電腦一樣不可理喻,這與人的品質能力沒有任何關系,純粹是生長環境的結果,任何人都要《黑貓警長》開始,不然看《你的名字》只會昏昏欲睡。

回到「未來投資」上。

「新青年」與「傳統青年」對比,無疑有巨大的不同,二者無分高低,但如果將所有的不同例舉出來,恐招不適,請自行腦補,要注意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並沒有任何主觀判斷,且不包含任何惡意。

在此僅說明,新青年是在短時間內,「嗡」地一下子出現,大概在《小時代》公映前後成為了絕對市場主力,這么說是不嚴謹的,實際上可以用數據研究的方法來確保嚴謹,因為不是專業學者,在此略過。

隨著經濟與城市規模的展,越來越多的未來投資掌握在了「文化閱歷相對較淺」的「我們」身上,曾經自詡為「文化精英」的人們,手上的票子並不比一位剛進入城市得到工作的,沒看過什么電影的人更多,這種數量上的碾壓隨著經濟展愈加劇,「我們」的比例愈失衡,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電影越來越差」這個結果了。

【這真的不怪小鮮肉,小鮮肉是「我們」投資出來的,為了滿足「我們」而存在的產品。】

「傳統的我們」站在鄙視的高塔上俯視著「小鮮肉的粉絲們」,同時另一只手打開av的下載種子,欣賞著各位老師的傑作。

就俗不可耐,唯利是圖,有傷大雅,沒有內涵等所有角度來看,憂貌似都不如小鮮肉。

只因為憂滿足了我們的需求,而小鮮肉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作為受益者,便認為理所應當;一旦被拋棄,才搖旗吶喊!】

是的,所有厭惡小鮮肉人們(包括我在內),相當程度上被市場拋棄了,因為我們手上的「未來投資」太少了,被多數人用數量碾壓了。

如果對此不滿,罵小鮮肉粉絲的姑且還能勉強算是罵對點兒了,罵小鮮肉和幕後資本的實在錯的離譜,就像競選失敗的政客罵投票箱一樣荒唐。

至此論述都是通順的,但我們要盡量杜絕犯「想當然」的錯誤,現在的一切都局限於中國,我們不妨站的更高來看這一切,最直觀的類比無非美國。

我們會驚訝的現,美國佬的審美也並不比「我們」高到哪里去,賈斯丁比伯什么的不是照樣大行其道么?他們的年輕人和我們的年輕人都喜歡一樣的東西!他們的消費主力同樣有一大部分「文化閱歷」很淺的人。

可憑什么,他們的產品如此優秀,且百花齊放???

這種跨越視角的反駁思考是值得提倡的,但本身這個反駁並不成立。

先,美國佬貌似並不比我們好到哪去,同樣有相當多的人對於現在占據半壁江山級英雄嗤之以鼻,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級經典相映成輝,他們面臨同樣的境遇。

但必須看到,他們的局面比我們好的多,如果說他們的市場膨脹了2倍,那么我們的市場就膨脹了1o倍,如果說我們的「傳統」占據「15%」,那他們至少還有「5o%」。

美國在近2o年來,並沒有經歷我們如此快的經濟飛躍,換句話說,他們的「未來投資」是相對均勻的,一代一代人均勻的來,均勻的走,並沒有生我們這樣如此爆炸的「未來投資」。

從1o到5o歲,他們的手上的「未來投資」相比於我們要分布均勻得多,城市人口的數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2o年前有7o%的人有資格進電影院,現在可能到9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