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對兄弟們的安排(1 / 2)

秉持著這一原則,在此之後,約瑟夫對馬拉的那些民科奇談,都采取了不但不反對,甚至還加以稱道的做法。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難的。決定采用「贊同他,鼓勵他,把他培養成一個大sb」的方針不難,但是違心的去贊同一種很sb的觀點,真的讓人難受。約瑟夫甚至都想起了他上輩子看到的,關於民國大詩人張宗昌的段子。

據說張司令把自己寫的那些詩(也就是諸如「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上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之類的大作)編了個詩集,然後找來了一位老先生,讓他品鑒一下。這老先生一開始不知道這東西是張宗昌寫的,看了之後,便說了句實話:「狗屁不通!」

張司令一聽勃然大怒:「敢說老子寫的詩『狗屁不通』?我看你這老小子是不想活了!來人呀,給我把這老東西拖出去斃了!」

老先生一聽,知道壞了,趕緊跪下央求道:「司令,司令,我人老眼花,剛才沒看清……您讓我再看看……」

張宗昌便讓衛士暫時放開那位老先生,拍著腰間的盒子炮對他說:「老東西,這次可要看仔細了!」

那位老先生將張司令的詩集認認真真地又看了兩遍,然後嘆了口氣,放下詩集,站起身來對張宗昌道:「司令,您還是叫人把我拖出去斃了吧。」

如今約瑟夫便很有點想要對正說得唾沫星子亂飛的馬拉說:「您還是把我拖到斷頭台上面去吧。」

好在丹東似乎也對馬拉非常不以為然,於是便站出來和馬拉爭論。馬拉也便放過了約瑟夫,一門心思和丹東爭執起來。

阿芒便又帶著約瑟夫和其他的幾個人認識了一下,他告訴他們,約瑟夫是科學新星,而且在藝術上也很有眼光,比如說他的那部未完成的《斯巴達克斯》當中,就有不少內容源自於約瑟夫的建議。

於是大家便聊了起來。大凡是法國的年輕人在一起聊天,如果話題不是女人的話,那就肯定是政治。然後約瑟夫驚訝的現,在他身邊的這些未來的雅各賓派的大佬們(當然,最為著名的那位羅伯斯庇爾並不在),在這個時候,政治態度似乎並不激進。

馬拉主張君主立憲這也許和他在英國留學過有關。丹東則更保守一些,他認為,開明君主制才是最好的制度在這一點上,他和伏爾泰的觀點基本一致。路易呢,他的政治觀點更傾向於馬拉,甚至是更傾向於奧雷諾一點,但是很顯然,相比丹東,他似乎更討厭馬拉一些。而這里的主人阿貝爾這不太關心具體的政體,他更關系的是對底層的那些無套褲漢的權利的維護。

認真的說來,支持共和制的,幾乎就只有奧雷諾一個人,而即使是奧雷諾,其實也不是特別堅定,因為在他看來,如果無法實現共和制,那君主立憲似乎也不是不可接受。總的來說,那就是如果他們現在被某種力量突然的拋到幾年之後,那他們肯定會被將來的自己以「反革命」的罪名推上斷頭台,或者干脆就掛在路燈桿子上的。

「這也正常,正因為他們如今還算溫和事實上在現在,即使是最為激進的青年,也不過是激進到這一步而已所以奧爾良公爵他們才覺得自己可以利用他們,利用這些干柴堆里的小火星,將自己推上王位。他們卻不知道,大火一旦燒起來了,局面就未必是他們能夠控制得了的了。這真是『玩火者必自焚』了。」約瑟夫忍不住這樣想道。

應付這樣的集會,對於約瑟夫來說並不算難。他是後世穿越過來的,各種各樣的政治理論、政治體制以及各種各樣的政治實驗他不知道見過多少。要應付這些政治上還非常不成熟的未來的大佬並不是什么問題。而他隨便拋出的一些觀點,都能讓這些青年們感到深受啟,以至於就連一直冷靜得像是大理石像的路易,也出了「世界上居然有像波拿巴這樣多才多藝的人」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