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關不上門了(1 / 2)

黃金漁場 全金屬彈殼 1095 字 2021-01-23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要捕撈這個魚群,秦時鷗選擇使用雙船無囊圍網捕魚的方式,然後以延繩釣在後面進行補充,沙克和海怪等人聽了他的命令後頭,說這樣很合適。

雙船無囊圍網捕魚的英文名字叫做rssfs,簡稱雙船圍網捕魚,曾經在世界遠洋捕撈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近代這種技術是由日歐美展的,但其實早在17世紀中期,就由中國漁民創造了這種方式,當時中國粵省沿海有很多船隊采用這個方法捕魚,可是由於當時船的機動性不夠,加上不及單船機動圍網方便安全,而被淘汰。

後來在1837年,美國在緬因州沿海開始試用雙船圍網捕油鯡成功後,逐步在東海岸形成以蒸汽機漁船為母船的油鯡雙船圍風漁業,由一艘母船帶兩艘放網子船作業。到了19年,雙船圍網捕魚技術傳入歐洲沿海,又傳到日本,徹底在全世界流行開來。

相比單船拖網捕魚,這種方式更為高效,但使用起來比較費勁,最起碼它也需要兩艘性能相同的漁船用長帶形圍網來圍捕魚類,而最好還要有一個母船居中號令,也就是需要三艘船,其中兩艘是獨立作業船,一艘是母船。

秦時鷗提前做了准備,他動用了公主號做母船,另從鎮上開了兩艘大小一致的圍網船來進行獨立作業,三艘船在海上部署開來,好像航空母艦帶著驅逐艦作戰,場面很讓人熱血沸騰。

鍾大俊和毛偉龍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合,他們跟隨秦時鷗在船尾巡視了一遍,然後秦時鷗進入駕駛艙拿著望遠鏡用無線通話機指揮下網,兩人也跟隨到駕駛艙觀看這一幕。

沙克帶著公牛等幾個身強力壯的漁夫乘坐小船先下水,在海面上部署了一連串的強光燈具,深海魚具有向光性,要集中它們。不光需要抹香鯨群驅逐,還要用強光引誘它們來到上層水域。

在歐美各國漁業部沒有出台限捕政策之前,雙船圍網捕魚方式曾經統治了大西洋捕撈業,如鮐魚、鯵魚、鯡魚、沙丁魚和金槍魚等。幾乎都是用這種方式來捕撈的。

而藍鰭金槍魚之所以被捕撈的幾乎斷子絕孫,也是這種捕魚技術的原因。

秦時鷗用海神意識精准定位了這個魚群的移動位置,然後命令兩艘獨立作業船緩慢移動,將圍網放入水中。

這兩艘獨立作業船是普通的小漁船,長約14米、寬3。5米。主機是8千瓦的汽油機,機動性很好。船上裝有絞綱機和動力滑輪,這是專門用來下網的,其實船上還有專業的垂直探魚儀和定位儀,不過有秦時鷗指揮這機器就用不上了。

在現代科技如此達的情況下,大型漁船的船長依然可以拿到高額薪水,為什么呢?原因便是這些船長在尋找漁獲和安排網路的方面很有一套,他們的眼睛和經驗往往比探魚儀還要有用,對大漁船的幫助更要大。

在秦時鷗的指揮中,這次捕魚的重工作開始了。那就是布網。

兩艘獨立作業船緩慢但靈活的在海面上移動,一道長圍網被拉開了。這張圍網總共有兩千五百英尺,也就是76多米,是最大的那種圍網,專門用來捕捉金槍魚。

駕駛室里的海怪看到徐徐展開的長圍網,他臉上露出緬懷的表情,道「雪特,多久沒有見過這個該死的雙眼巨人了?哦,雪特,雪特。自從聖勞倫斯灣禁捕金槍魚之後,我以為我再也見不到這雙眼巨人,沒想到今天還能有幸碰到這老伙計,真是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