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唐倉(2 / 2)

十國千嬌 西風緊 1652 字 2021-01-18

郭紹帶著極其友善的微笑,又好言問道:「唐倉鎮在西側控扼蜀道,是西面交通支線樞紐,定然駐了軍的,老人家住在唐倉鎮,知道有多少駐軍么」

羅老頭尋思了片刻,說道:「有一千人,或許八百老兒知道唐倉鎮駐了不少蜀軍!別的地方也有,除了鳳州城和威武城有很多士卒,黃花谷有座軍寨,上個月我和同鄉走蜀道販貨,親眼所見錯不了。威武城前面也有好幾座軍寨,有多少人馬卻不太清楚。老兒知道的事,一定全部告訴將軍。」

郭紹又好言道:「老人家,你看行不行……我派幾個人再跟你回去,到唐倉鎮做點買賣,你就說是合伙販貨的買賣人,照看一下,如何」說罷又轉頭看羅彥環。羅彥環會意,微微點了一下頭。

郭紹又加了一句:「作為回報,我每月支付你們家一千銅錢,由隨行販貨的人按時給你。」

羅老頭想了想:「成!老兒一個人擔著就是。」

郭紹又用手掌摩挲著圖紙上的蜀道線條,食指在左側唐倉鎮位置敲了兩下,不禁又開口道:「蜀道東側,有個馬嶺寨馬嶺寨那邊有幾條路和蜀道干線會合」

羅老頭皺眉道:「那邊老兒沒去過,通常出秦嶺不走西側山谷道路,就走陳倉道。不過倒是知道一點,白澗那兒有一條路叫斜谷,東邊的道路似乎是去馬嶺寨的。」

「白澗在何處」郭紹忙問。

羅老頭不識字,自然不會讓他看圖指地方,只得用話來說:「白澗就在斜谷出口的北邊不遠……在陳倉道蜀道上,離鳳州有三十里罷。」

郭紹雖然能猜到他所說的方向,但還是仔細詢問:「離鳳州三十里,是在鳳州北邊的陳倉道上」

「是哈。」羅老頭毫不猶豫地點頭。

郭紹忙在圖上又量了一下,新增一個地方:白澗。並在白澗下面一點位置估摸著畫一條線,寫「斜谷」。

問得差不多了,從老頭嘴里再也得不到有用的東西,郭紹便讓他離開。接著郭紹屏退不相干的人,留下左攸、京娘和幾個武將,說道:「這半個多月咱們把鳳州北面的地形道路也差不到摸清了,諸位有何說法」

李處耘道:「從散關到鳳州,中間是秦嶺,陳倉道蜀道最近、路最好走。蜀軍應該是以阻塞關卡層層設防陳倉道為重;然後在左右兩翼以唐倉鎮、馬嶺寨控制側翼,控扼那些蜿蜒復雜的小路。」

郭紹話不多,只是點點頭一句話:「李將軍有大局觀,非常有道理。」

羅彥環急忙搶著說:「郭都使應重視黃花谷此地。此地名不見經傳,但從西側唐倉鎮的幾條路都在這個地方出口。」

郭紹同樣誇贊:「羅將軍善於洞察細微之處。」

大伙兒在散關繼續逗留了好幾天,終於等到了京娘的隨從返回。她們卻比羅彥環遲了七八天。

一行四人,兩個女道是京娘的隨從,還有兩個光頭尼姑。她們都背著一種木架行囊,木架向上支出形成一道遮蔽的桐油布,可以遮太陽和小雨,倒是省出打傘的手來。

這些婦人直接走的陳倉大路,路過散關徑直就碰到郭紹京娘等人了。

郭紹照樣親自接見,兩個女道,一個黑壯粗婦、另一個三十出頭臉上又點雀斑的婦人,郭紹都認識,一路從中原過來的京娘隨從;另外兩個光頭尼姑卻是沒見過,一個中年人一個好像才十幾歲,長得都很瘦小。

寒暄了一陣,郭紹才明白情況。女道士和帶回來的尼姑在蜀道上幾乎沒被關卡滯留,尼姑有蜀國的度牒,加上是婦人,軍士一般不會為難她們。

只不過太和庵在青泥嶺,已經過鳳州、在更南面了,路比較遠,所以道姑來往逗留花費的時間比羅彥環等人還長。

隨行而來的尼姑就是青泥嶺太和庵的尼姑,主持親自派遣送行的女尼。當地人迷信覺得尼姑庵不太吉利,所以太和庵的香火一直很差,已經處於萬般節儉也無法維持生計的境地,眼看快到遣散庵尼的地步;去年京娘從蜀道上過,夜宿庵中,正好她剛從蜀國花蕊夫人那里弄到一筆豐厚的錢財,便慷慨解囊幫助太和庵主持;佛道之間便拋棄成見,竟結下了一段友誼,實在有些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