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2 / 2)

十國千嬌 西風緊 1630 字 2021-01-18

這句話提醒了郭紹,火葯是燃爆,不是爆炸;燃爆的威力取決於燃燒的度。他見倉庫里只有幾麻袋東西,用刀劃開口子一看,是一些灰色的塊狀物,像是魔芋一般的顏色。郭紹微微一想,問道:「這是硝石么」

李谷點點頭:「硫磺和木炭都不是問題,大批已從各地調運,克日即到。但附近諸州能收集到的硝石不多,只有從關急調,地方官累積上報數量不下兩千斤,可能還得十天才能運到。」

郭紹忙拜道:「李公能如此得力幫忙,感激不盡。」

「都是小事。」李谷微笑道,「我以前做過宰相,和許多地方官都有公文來往,也常被官家授命籌辦軍需,輕車熟路不過舉手之勞。」

郭紹便把一塊硝石從麻袋里摳出來,拿在跟前仔細瞧。前世他到底是讀完了高中又上過大學的人,知道硝酸鉀這種化合物應該是類似鹽巴的晶體,手里這石頭一般的玩意灰不拉幾的,不知道有效的物質究竟有多少。

他一番尋思,不想泄露軍機,又派人去壽州把羅猛子部下三百親兵調到了下蔡,下令封鎖倉庫,驅趕閑雜人等。

接著在郭紹的授意下,大伙兒就在院子里架起大鍋來,又去找來一些需要的物什。鉀是元素周期表靠前的活躍元素,鉀的化合物一定易溶於水。

半麻袋硝石被錘碎後,就被在木桶里摻水攪化,然後用濾豆腐的紗布過濾出水。過濾過的水被倒進大鍋里煮,烘干。終於炒出來了一堆白灰色的晶體,這就是硝酸鉀郭紹抓一撮在手心琢磨,現里面的晶體規則不一,有些像鹽巴一樣的小顆粒,還有的晶體是長條形。這不是一種物質,不然結晶後形狀應該一樣。

郭紹讓人拿竹編的篩子來篩,分類。然後把兩種晶體分別混合大概數量的木炭和硫化,點火來試。現只有長條晶體才能急劇燃燒。

然後另外幾口鍋也架起來了,用那種方法半天就把幾麻袋硝石加工成了三桶硝。

左攸幫忙,用稱量貴重物品的戥子來稱,混合成四十九種不同比例的火葯。混合的時候比較麻煩,干燥的三種物品攪重了會自燃,不攪均勻又怕混合得不好。不過左攸等人很容易就想到了法子,直接摻水打濕,和面團似的然後拿到加工糧草的石舂里舂。晾曬一天後,次日再小心碾磨成粉。

但這時郭紹讓他們不用費事磨成粉了,直接搓碎成顆粒,拿細篩子篩勻即可。

大伙兒忙活了三天,四十九包黑乎乎的玩意就獻了上來。郭紹便和左攸羅猛子以及十幾個親信的親兵留下,在屋子里試驗起來。

方法很簡單,試出哪一種燃燒得最快。

四十九種火葯再細分成七組,每組選出燃燒最快的一種;然後勝出者再一起最後試驗。跟比賽的規則似的。七種火葯用紙折疊,弄出一個長條,然後數一二三一起點燃,看哪一種最先燃到盡頭。

屋子里很快硝煙彌漫,大伙兒咳嗽不已,只好把門窗打開透氣。

整個過程其實非常簡單,郭紹等一個時辰不到就試驗完了。找出了那包火葯的比例:七兩五錢硝、一兩硫磺、一兩五錢木炭。

郭紹隱約知道火葯顆粒比粉末燒得快,尋思原因,估計是中間有空隙更容易燒起來不過他覺得實驗是證明一切猜想的方法,而且這事兒又簡單,便獨自拿同一種火葯的顆粒和粉末來點,果然差距明顯……同樣長度的火葯條,顆粒火葯燒沒了,粉末連三分之一都沒燃到。

這邊搗鼓得差不多了,郭紹命令左攸留守倉庫,羅猛子節制親兵,叮囑他們不得泄露軍機,否則死罪難逃。另派親兵斥候至淝水附近設明暗哨,提防細作。

郭紹返回了壽州城。次日,皇帝派來的大臣又到壽州。這回來的人不再是好說話的王溥,倒也是郭紹認識的人:竇儀,還有個隨從趙普。

郭紹漸漸想起來,趙普似乎是投靠趙匡胤的人,現在怎么和竇儀在一塊卻不得而知。

竇儀什么都沒說,就在城池附近到處轉悠,實地考察城外的部署。郭紹在旁邊一一解釋自己的部署意圖和如何防備城中反擊的考慮,並毫不避諱地說李繼勛按兵不動,自己精兵不足又遭偷襲,才導致幾天前的失敗。

兩天後,竇儀去了虎捷軍右廂大營。然後向東南方滁州去了。

沒兩日,快馬就趕到了壽州,下旨李重進移鎮濠州,李繼勛部向東北塗山方向調動;部署在南部廬州方向的虎捷軍左廂第三到第六軍主力向壽州調動,歸廂都校郭紹節制。

傳旨的竇儀對郭紹說道:「官家說,雖然你並未懈怠,卻讓守軍反攻得逞,難辭其咎!既然立了軍令狀,在諸將跟前也有話說了,官家不是不講情面的人。限期一個月,時間一到,若無進展,郭都使要自縛於君前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