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1 / 2)

十國千嬌 西風緊 1648 字 2021-01-18

午宴還有一陣子,祥和的金祥殿殿室之中,一家子先聚在一起說話,漸漸地仿佛變得隨意了一些,就分作三處。湘夫人、符六和二妹在一起在逗小孩兒談家常;郭紹和符昭序到了門外的書房里說話。魏王則和大女兒符金盞在靠近門口的兩張塌上談論著,聲音不大,他們的說話聲在那邊逗小孩子的笑聲中更是聽不清楚。

符彥卿側目,金盞也順著他的目光看了一眼,從敞開的殿門看出去,能看到郭紹的側臉。郭紹正坐在書房的上位上說著什么話,對面的符昭序則只有個背影,他的屁股沾了一點凳面,坐姿很恭敬。一般情況下,人在自己說話時,很嫩聽到別的地方的話,何況本來距離也很遠。

果然符彥卿神色微微一變,語重心長地說道:「為父幾個兒女,你是最識大體最成氣的了。」

符金盞聽到這里就感覺不太對,臉上卻很平和地聽著。

符彥卿沉吟片刻又道:「符家是皇室的親戚。今上乃太祖之侄,先帝柴榮,養子名義上也和兒子一樣便是今上堂兄;你乃先帝之後,便是今上的兄嫂,今上是你的小叔……」

金盞這時已經完全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她心里一時間如同打倒了五味瓶,可是卻要努力裝作若無其事。既然父親這么提了,一定有所猜測,如果從臉上表現出來更沒法說。

不過符彥卿觀察了一下金盞的臉色,好像以為她沒聽懂,繼續道:「你曾是母儀天下的皇後,現在又上尊號端慈皇後,無論身前還是身後都很尊崇了。況且二妹又當今皇後、生了嫡長子,咱們還缺什么呢」

金盞聽到這些,臉上一陣燙,表情可以克制,但是內心里泛上來的一些反應卻難以控制,在禮儀德行的面前,一種強烈的罪惡感和羞意涌上了心頭。金盞從小就飽讀詩書、哪能不懂禮,長期受此熏陶,也大部認同那些東西的高尚。

在內心聲如洪鍾的正大光明之理中,她的腦海中卻閃過了各種各樣秘密的細節,她的手指抓進男子的髻里,手指摸到胡須的觸覺,以及肌肉鼓起的膀子上汗的濕光和滑膩,還有各種各樣的觸覺和感覺。

她的臉越來越燙,腦子有點犯暈。但還是非常清楚父親話里的意思:說她尊崇,是勸她不要失德,那樣會讓符家蒙羞;說二妹的事,意思是沒有必要讓她繼續承擔聯姻的責任。今天金盞看到了長大的符六,心里也清楚,皇室要和符家聯姻,不止一個選擇。

金盞百感交集,隱隱還有一種失去價值被拋棄了一般的失落感。她看了一眼門外的郭紹。卻現郭紹一邊在說話,一邊正瞧過來。

他平時也很注意和金盞的禮節舉止,但金盞留心能現,只要自己在,郭紹的注意力總是在自己身上,幾年了從未變過……

「你是不是……」符彥卿看著金盞。他頭都白了大半,好像帶兵也不太行了,可精神仍舊很好。

金盞直著身子道:「那等事我連啟齒亦不能。」

符彥卿忙道:「為父不該說的,只嘆你的母親過世了,姨娘是不敢管的。你明白為父苦心就好、就好。」

金盞再也不敢去看郭紹,只是在余光里觀察他在作甚。

……郭紹倒沒有金盞那么糾結,他甚至覺得這事兒本身就沒什么不對。他和郭威都沒血緣,更何況柴榮是郭威養子;這種事一時不敢明目張膽,只是稍微有悖當時禮教,並非他覺得有錯。

他正一本正經地和符昭序談論兵事:「此戰昭序手中會有約五萬兵馬,龍捷軍左廂兩萬、感德軍淮南兵約三萬。朝廷不是要你用五萬人滅掉北漢國,目的有三個:先是進一步蠶食北漢國地盤,消耗其兵力和國力;其次若遼軍來援,可使其疲於奔波,反正遼軍來援的路途遠遠大於我國進攻路線;除此之外,也能報復性回應遼軍襲擾河北的舉動。」

符昭序道:「末將誠惶誠恐,定當盡全力完成陛下的方略。」

郭紹想起當年潞州形勢危急,符昭序有膽子單槍匹馬入虎口,覺得此人雖然為人和善,還是有膽識的人,所缺的無非是大戰的歷練。當下便好言道:「符將軍是帶過兵的武將,大可不必擔憂,只要明白進退之道。龍捷軍和感德軍都屬於侍衛馬步司,有一整套傳令兵體系,樞密院還會派遣官吏組成前營軍府,行軍布陣皆有章法,膽敢違抗軍令者有據可查。

進入北漢國後,可能會遭遇北漢軍野戰,不必懼之。據樞密院估計,北漢軍精銳最多還剩兩三萬人,他們不敢全部出動,不是龍捷軍對手。符將軍不必著急,穩打穩扎正面決戰,然後兵臨晉陽城下;等到遼軍來援,便退兵至遼州觀望,遼軍也不敢攻重兵守備之城。」

符昭序又問:「若北漢軍退縮至城中,是否可對周遭劫掠」

郭紹最想看到的結果是,把北漢國的人口強行遷徙至中原,這樣才是從根本上削弱北漢國力;但是讓武夫們去執行,燒殺劫掠恐怕不是輕易能控制得住。

郭紹頗有點猶豫,他沉吟片刻,看著符昭序道:「咱們南征北戰,是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符昭序抱拳道:「末將謹遵陛下旨意。」

等到中午宴席之時,大伙兒便不說正事了。

符昭序沒有在東京多留,次日就離京去准備軍務了。郭紹這陣子也在和大臣商量征北漢的准備,包括派符昭序去襲擾也是前期准備之一。這次戰爭,郭紹覺得比以往的兩次內戰都要麻煩,不僅因北漢國更難打,而且主要是還有遼國要幫忙。

郭紹等符昭序走了之後,又想起了另一個很會打仗的人:劉仁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