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免費旅游的人(2 / 2)

至於誰是高級交際.花,自然是北美最頂尖的一批影評人,例如《時代》的理查德·克里斯,《洛杉磯時報》的肯尼斯·圖蘭,《好萊塢報道者》的托德·麥卡錫,以及大名鼎鼎的羅傑·艾伯特等等。

他們遠比今天到場的影評人公正,但他們的公正背後同樣掩藏著大量的交易,不說別人,單說羅傑·艾伯特吧,他與西斯克爾主持的《羅傑·艾伯特與西斯克爾看電影》是北美最高度商業化的點評節目之一,而評論高度商業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想必也不難猜測。

就算羅傑·艾伯特這個等級的影評人,也會參加junket.whore,而且都是最頂級的那種。

比如羅傑·艾伯特曾經為去年的《終結者2》豎起過拇指,所有人都知道,詹姆斯·卡梅隆的影片絕對當得起這樣的評價,但有多少人清楚作為發行商的二十世紀福克斯背後所做的公關?

根據杜克得到的消息,《終結者2》試映的那周里,來到洛杉磯的羅傑·艾伯特要求每天都去馬里布一家頂尖私人會所打高爾夫,二十世紀福克斯當然會滿足他的要求,至於雙方私下里還有沒有其他內幕,那就不是杜克這樣的地位能得知的了。

作為經歷過網絡時代的人,杜克自然明白該如何應對職業影評人,既不能輕視,也不需要過於重視,他們只是他前進道路上借力的工具!

應酬完影評人,杜克又去了另一個會場,與其他演員一起,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

跟影評人一樣,除去自己旗下的媒體,二十世紀福克斯請來的不過都是些中低層媒體的記者,他們的目光也都聚焦在演職人員中名氣最大的基努·里維斯和烏瑪·瑟曼身上,杜克這個導演基本乏人問津,哪怕是娜奧米·沃茨,依靠出眾的外表和經紀人的提攜,都獲得了遠超過杜克的關注。

這也與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宣傳策略有關,九十年代初的導演還站在幕後,除非是已經具備了相當知名度的導演,否則很難引起影迷和媒體的關注,影片的宣傳策略往往也是圍繞著演員而展開。

有記者問起的時候,杜克也說了幾句,大多都是『對影片有信心』『男女主角非常出色』等套話,記者缺乏深度探究的毅力,杜克對媒體采訪也興趣缺缺。

如果接受采訪後媒體報道能讓影片大賣,杜克說破嘴皮都沒關系,但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就算是將影片誇到天上去,也不會有什么作用。

一直折騰了大半天,接近了傍晚,這次試映總算告一段落,杜克出了會場,進入旁邊的休息室,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准備離開的時候,就見娜奧米·沃茨在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的陪同下,也走進了這間休息室。

「嗨,杜克。」她主動打著招呼。

她的臉色有些難看,似乎遇到了什么難題,而且還是很掙扎的那種。

「嗨,娜米。」杜克回以微笑。

雖然記憶中的對方曾經攀上過好萊塢的一線,但杜克自幼就在與好萊塢有交集的圈子里長大,未來式的明星不知道見過多少,早就習以為常了。

在他的印象里,娜奧米·沃茨就像是很多來好萊塢尋夢的年輕女人一樣,有些夢想、有些心機、有些手段、有些外貌、也有些演技,當然還有些運氣,最起碼比他記憶中的運氣要好太多。

「不介紹下嗎,娜米。」

跟在她身旁的女人忽然開口了,娜奧米·沃茨立即反應了過來,帶她來到杜克近前,「南希,這是杜克·羅森伯格,影片的導演。」

「杜克,這是南希,南希·約瑟夫森,我的經紀人。」

「約瑟夫森?」

在心中重復一遍,杜克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在哪里聽過這個姓氏。

「認識你很高興,約瑟夫森小姐。」他主動伸出手,對方在上面握了握,「叫我南希就好了,可以稱你杜克嗎?謝謝。」

雙方簡單的說了幾句客套話,南希·約瑟夫森在接了一個電話後,與娜奧米·沃茨低聲說了些什么,率先離開了休息室。

「南希來自國際創新管理經紀公司icm。」

娜奧米·沃茨很有心,特意解釋了幾句,「她是icm的創始人馬文?約瑟夫森的女兒。」

.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