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好的明證(2 / 2)

「最近的新電影只有它嗎?」有人明顯對異形不感冒。

「我向你們推薦一部吧。」約翰遜接過了話頭,「我昨天休息,去看了場電影,片名叫《生死時速》……」

因為點映宣傳費就那么多,二十世紀福克斯對《生死時速》的宣傳仍然是不溫不火,但隨著看到影片的人數量增多,《生死時速》在觀眾群中的口碑開始慢慢發酵,雖然工作日的票房沒有任何爆棚的走向,但每一天都呈現出緩慢上升的趨勢。

最新的影片數據匯總,也被羅賓·格蘭德及時反饋到了杜克手中。

周三,平均上座人數21人,單日總票房14526萬美元。

周四,平均上座人數25人,單日總票房16844萬美元。

點映的頭三天,《異形3》在二十家院線拿到了總計44810美元,單館票房2240美元。

「這是不錯的成績……」

周五的上午,杜克接到了喬治·盧卡斯打來的電話,「已經高於我的最高預期了,《生死時速》有潛力,我會通知盧卡斯影業,向二十世紀福克斯施加些壓力,讓他們投入更多的資源。」

與此同時,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發行部主管湯森·羅斯曼,也在召集部門開會,除去討論《異形3》的發行事宜外,再就是點映中的《生死時速》了。

《異形3》自然不用說,這是二十世紀福克斯今年的重頭項目,也是caa的打包項目,肯定是發行的重點。

「我的意見……」

湯森·羅斯曼的副手說道,「在《生死時速》上還是要謹慎,我們最好維持目前的宣傳力度,看一下周五周六的票房反應,周末票房才能檢驗一部電影是不是真的有足夠的潛力。」

並沒有人反對,雖然六大公司每年出產爛片無數,但在對待投資上都是慎之又慎,即使是斯皮爾伯格的項目,也會經過層層審核,從立項到拍攝再到宣發都需要長時間的調研、預估,拍腦門就決定數十萬甚至數百萬資金的情況,絕不會出現在股份構成復雜、權力互相制衡的大型電影公司中。

隨著周五到來,北美電影市場又到了每周最繁忙的時間段,北美的周電影排行榜,也是以周五到周日三天的周末票房數字來訂榜,這也是最能反應一部電影的潛力和競爭力的時間段。

法比奧是這家獨立院線的售票員,周末三天他的工作量,往往是工作日的數倍。

「《本能》,兩張票,謝謝。」

接過對方的錢,法比奧熟練的遞票、找零,《本能》上映一個多月了,但來看莎朗·斯通的觀眾還是不少,也是這周影院賣的最好的電影。

時鍾的指針緩緩走過了晚上七點,四十多名觀眾從一間影廳里先後走了出來,他們邊走似乎還邊在議論大巴、地鐵、爆炸等話題,法比奧清楚,那是他們剛剛看過的電影的內容,這是《生死時速》在影院點映的第四天了。

這是部非常不錯的影片,法比奧昨天休息的時候也去廳中看了一會,在他眼中,除了莎朗·斯通脫光衣服,在精彩程度上,《本能》根本就無法與《生死時速》相比。

只是《生死時速》從導演到演員名氣和號召力都不夠,宣傳方面做的也有限,導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此前三個工作日的觀影人數雖然在不斷上漲,卻沒有大爆的樣子。

不過,今天似乎不同,已經放映的幾場中,單場觀眾的人數比昨天翻了近一倍。

「嘿,伙計……「

一群學生模樣的人走到了這邊,「《生死時速》,六張。」

夜晚來臨了,進入影院的人越來越多。

「《生死時速》,兩張。」

「《生死時速》,一張。」

「《生死時速》……」

一直在忙碌的法比奧忽然發現,購買《生死時速》票的人在不斷的增多,甚至超過了占據3個影廳的《本能》。

就在新一場的《生死時速》開始放映後,法比奧也到了下班時間,趁著交接班的空隙,他粗略的統計了下這一場《生死時速》的購票人數,發現賣出的票超過了八十張,這是影院今天……不,是這一周單場最高的上座人數!

在苦苦發酵了數天之後,《生死時速》爆棚的觀眾口碑終於發揮了作用,在周五的晚上,從紐約到洛杉磯,從西雅圖到納什維爾,二十家點映院線的單場上座人數,幾乎是周四的兩倍乃至三部,甚至有不少人成群結隊來到影院,點名要看《生死時速》!

到第二天早晨,這一情況已經被反饋到了二十世紀福克斯,盡管還要高層開會後才能做出最後的決斷,但湯森·羅斯曼內心已經有了在這部影片上面投入更多資源的想法。

「周五單日票房62778美元,單館票房3138美元,觀眾a+評分率百分之七十七……」

這些擺在湯森·羅斯曼辦公桌上的數據,就是《生死時速》市場潛力最好的證明!

.全部章節